第52章学会“懒”,才能“揽” -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 许燕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学会“懒”,才能“揽”

第52章学会“懒”,才能“揽”

§§§第1节成功的“懒家伙”

马云的演讲稿《爱迪生欺骗了世界》中,有很多成功的“懒家伙”的案例。再看一些“事必躬亲”的管理者,总是忙得那么焦头烂额仍旧失败。杨朱说:“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管理者对于下属职权内的工作不必事事插手,适当授权才能真正集权。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授好权,偷好懒呢?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每一个小学生在做作文时经常喜欢引用的句子,中国人从小就受到“要勤劳”的德育教育,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事无巨细,均要亲力亲为,搞疲劳战术,真的就能够成功吗?

比尔·盖茨懒得读书而退了学,成了最富的人。

可口可乐的老板更懒,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可口可乐成了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

罗纳尔多在场上连动都懒的动,就在对方的门前站着。等球砸到他的时候,踢一脚,于是球就进了门,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

爱迪生之所以说出“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句话,是因为他懒得想成功的真正原因。

看看你公司里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一天像发条一样忙个不停的人,他是不是工资最低的?那个每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发呆的家伙,是不是工资最高,据说他们还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呢!

——马云在雅虎的演讲《爱迪生欺骗了世界》

上面最后那句话说的就是公司的管理者,管理者是最“懒”的,而且也应当“懒”,因为只有“懒”,不为小事所羁绊,才能统观全局,在“谈笑间”让“樯橹灰飞烟灭”。可是有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却愿意做一个勤快人,忧心而操劳,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吾日三省吾身”在自己的个人博客《懒人的哲学》上大大地打击了勤快人的优越感:

法家韩非、李斯之流主张积极进取,大搞权谋,欲玩世界于股掌之上,结果除了他们自己多半死于非命外,其学说也多遭后人诟病。在兵家的韬略中勤懒参半,但最得人青睐的则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以逸待劳”等有偷懒余地的策略。且不说秦始皇、隋炀帝和明朝的崇祯皇帝的勤快没得说,就是汉之衰、清之亡,也何尝不是汉武帝和乾隆爷太勤快埋下的祸根。至于乱世烽火,生灵涂炭,就更是因为勤快人太多惹的祸。

诸如此类的言谈,看似荒谬,细细体味倒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因为忙,所以没时间去思考,逐渐就会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因为懒,所以才会想办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突破创新。

§§§第2节勤快而失败的管理者

圣达公司的李总就是这样的一个勤快而失败的管理者:

一大清早,圣达公司的李总办公室里就挤满了人,手里拿着等待签字的各类文件和单据。自从李总两年前上任到现在,很多个早晨都是在大量的签字中度过的。

从外部跑市场联系供应商,到内部制度建设,甚至到卫生内务都要亲自过问,公司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眼下公司逐渐走上正轨,市场也打开了,更可喜的是员工开始踏踏实实做事了,李总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对公司的管理他丝毫也不敢放松,大事小情都得过问,就是因为他的“事必躬亲”,公司才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的样子,可不能放松呀!

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和扩大,李总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日常事务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无法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配等重要的问题。渐渐地李总陷入了沉思:究竟是什么使公司的中层对自己的签字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呢?下面的情况也让他担心,主管营销的副总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开拓市场上,整天在考虑办公室装修的图纸;要不要招一个保洁员,人力资源总监都得审核,公司急需的人员却招不来,大家似乎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

总经理陷于日常琐事、审批流程冗长复杂、各级管理层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最终导致公司整体效率低下。现在公司又快要回到最初的混乱状态了。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在扩大规模后都会面对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解决呢?

§§§第3节是什么阻碍了管理者不放权

究竟是什么让管理者不愿授权给下属呢?真的是因为管理者太勤快了吗?总的说来,阻碍授权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对下属的能力和品质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权力、害怕失去威信、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等等。还有些管理者放了权却又不放心,不够彻底,下属们好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施展不开手脚,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诸葛亮就是一个放权不放心的人,虽称得上是一代英杰,然而他的责任感过于强烈,本应是各属职权,各有分工的机构,他却非要事必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留给后人诸多感慨。诸葛亮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是最先灭亡。

这与诸葛亮的不善授权不无关系。试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力于军机大事、治国之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又岂能劳累而亡,导致刘备白帝城托孤成空,阿斗将伟业毁于一旦?

“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国藩直接指挥过几次战役,如靖港、湖口、祁门之战,都是大败而回,差点命丧人手。明白了自己不是领兵打仗的将军之料,于是开始致力于运用调度将领,把具体的军务一概推给手下将领去做,让他们全权处理军中事务。他对下属的大胆放权使下属产生了极大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也激发了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以五万之军击败了太平军的二十余万人马。

《列子·杨朱》中,杨朱见梁王,说道:“治天下如运诸掌。”梁王觉得很好笑:“先生连一妻一妾都管不好,三亩之园都不会耕。却说治理天下就像翻转手掌,你也太狂妄了吧?”杨朱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陛下见过牧羊吗?一群羊一百多头,五尺之童就能驾驭它们,想让它们往东则往东,想让它们往西就往西。但你如果让尧舜等古代贤君驾驭一只羊,不管怎么吆喝,羊都不会听他们的啊。”

黄吕大钟,不能伴奏复杂精致的舞蹈,因为它的音阶比较稀疏。“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矣。”杨朱最后把梁王说的哑口无言。

所以管理者也要学一学杨朱,学得“懒”一些,一张一弛之谓道,把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做一只属于那20%的不干活却爱动脑、善于发现新的食物,能够快速寻找到新的增长点的“懒蚂蚁”。

过于勤快的管理者往往会陷入琐事的圈套,从而无法脱身去创造性地从事宏观战略决策的制定。从找人、用人、留人,单调、琐碎、低层次重复,管理者陷在类似事务性工作中无法脱身,而下属也会心存依赖而懒于管理、失于职守,这似乎是中国的所有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常态的管理困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