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围剿行动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王队之前总说罗上校有大义,可在缅北这地方,哪有什么纯粹的大义?”
“他们军政府内部都不是一条心,罗上校要养活手下的士兵,必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我们跟他合作,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小张点了点头,终于明白老吴的用意。在缅北这个复杂的地方,信任是最奢侈的东西,只有把线索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主动权。
中午时分,搜查终于结束。
瑞宝阁被翻得一片狼藉,却只搜到了一些废弃的工具和撕碎的账本纸,连一块翡翠原石都没找到。
罗上校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对着士兵们大发雷霆:“一群废物!这么大的院子,竟然什么都找不到!”
老吴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图纸和账本已经被他藏好了,这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罗上校,看来寸文山确实早有准备,把东西都转移了。”他适时开口,“既然没什么线索,我们就先回去了,有新情况再联系。”
罗上校也知道再搜下去也没用,只能摆了摆手:“行,那咱们就先这样。”
“要是找到了线索,记得通知我。”他眼神里满是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离开瑞宝阁时,老吴故意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这座破败的院子。
这里曾是寸文山的造假窝点,现在却成了揭露罪恶的起点。
他摸了摸裤腰里的图纸,心里默默说:“景宏,我们拿到线索了,你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能收网了。”
车队驶回忘忧茶社,叶澜沧和小李早已在门口等候。
看到老吴和小张回来,叶澜沧立刻迎上来:“怎么样?找到线索了吗?”
老吴点了点头,走进茶社,关上门,才把裤腰里的图纸和账本拿出来:“找到了!景宏藏在草垛里的,全是造假的核心图纸和账本副本!”
“太好了!”叶澜沧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有了这些,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寸文山的原料供应商和买家了!”
小李也凑过来,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感慨道:“景宏太厉害了!竟然能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藏好这些东西。”
老吴却皱起眉头:“现在的问题是,罗上校肯定会怀疑我们藏了线索。”
“以后跟他合作,必须更加小心。而且从鲍岩被速毙的事情来看,军政府高层跟走私团伙肯定有勾结,我们的对手不仅是寸文山,还有缅北的权力网络。”
他顿了顿,对着众人吩咐道:“小张,立刻把图纸和账本扫描,发给省厅,让技术科分析原料来源;叶澜沧,跟你爸打听一下,军政府高层里谁跟鲍岩走得近,这可能是我们的突破口。”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茶社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造假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仿佛变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慢慢朝着寸文山收紧。
老吴看着图纸,心里清楚,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在缅北这片复杂的土地上,他们不仅要与罪犯斗智斗勇,还要与贪婪的权力周旋。
但他坚信,只要线索在手,只要段景宏安全,正义终将到来。
省厅办公楼的灯光在夜色中亮得格外醒目,段厅长办公室的窗户还透着微光。
办公桌上,刚从腊戍传回的扫描件整齐铺开。
一叠是段景宏藏匿的造假图纸,线条细密精准,从瓷土配比到釉色调制,每一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另一叠是账本副本,上面记录着原料供应商、中间联络人、海外买家的姓名、电话和交易明细,墨迹虽淡,却字字如铁。
段厅长坐在真皮座椅上,指尖轻轻拂过图纸上熟悉的笔迹。
这是他儿子的字,上学时总被老师夸工整有力,没想到多年后,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眼前。
他拿起一张青瓷模具图纸,边角处还留着淡淡的铅笔印记,显然是段景宏反复修改过的痕迹,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孩子,长大了。”段厅长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
他想起段景宏小时候,总缠着他问“爸爸,文物为什么不能丢”,那时的小家伙还踮着脚够不到书架,如今却已经能独当一面,在缅北的狼窝里为了守护文物出生入死。
段厅长想着想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骄傲像暖流般在胸腔里涌动,儿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更没有辜负身上的责任,仅凭一己之力,就拿到了摧毁整个走私网络的关键线索。
可兴奋过后,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担忧。
他太清楚缅北的凶险了,寸文山老奸巨猾,手下全是亡命之徒,段景宏孤身卧底在那里,哪怕露出一丝破绽,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寂静的街道。
夜色深沉,远处的路灯像点点星光,却照不亮缅北的丛林。
“景宏,再坚持一下,爸爸很快就会带你回家。”段厅长在心里默默祈祷,手指紧紧攥成拳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是技术科的汇报:“段厅长,图纸和账本我们初步分析完了,造假工艺非常专业,原料来自勐腊山附近的瓷土矿,买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还有几个是华夏籍的古董商!”
“好,我知道了。”段厅长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威严,“立刻把图纸分类整理,明天上午下发到全省各文侦支队、大队,组织全员学习,尤其是年轻警员,必须掌握这些造假特征,防止仿品流入市场。”
“另外,把公安部的对接文件准备好,图纸和账本副本明天一早就发过去。”
挂了电话,段厅长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将账本上的名单单独挑出来,用红笔在每个名字旁标注了可疑等级。
这些人是寸文山的“左膀右臂”,只要把他们一个个拿下,寸文山的走私网络就会不攻自破。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专案组会议”四个字,眼神锐利如鹰。二
第二天清晨,省厅的走廊里已经响起了匆忙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