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知己老友 - 猎赝行者 - 王文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猎赝行者 >

第212章知己老友

腊戍的雨接连下了三天,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忘忧茶社的木窗,将空气浸得潮湿。

茶社二楼的包间里,老吴、叶澜沧、小张、小李围坐在八仙桌旁,桌上摊着一张手绘的果敢地图,红笔标注的路线在纸上蜿蜒,像一条待醒的蛇。

“根据最近查探的消息,寸文山在果敢的落脚点是‘寸府’,位于老街西侧,前靠集市,后通深山,防守很严密。”老吴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红点,语气凝重。

叶澜沧的手指轻轻拂过“寸府”二字,眼神里满是担忧:“老街鱼龙混杂,军政府、地方武装、走私团伙盘根错节,比腊戍危险多了。”

“我们要是贸然过去,很容易暴露身份,反而会给景宏添麻烦。”她身旁的叶南诏刚从外面打探消息回来,身上还沾着雨水,手里的油纸伞滴着水珠,听到女儿的话,他默默走到桌旁坐下,接过叶澜沧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

小张皱起眉头,指了指地图上的集市:“要不我们乔装成商人,在集市里租个铺面?”

“就像在腊戍依托茶社这样,既能近距离观察寸府,又能作为联络点。”

“不行。”老吴立刻摇头,“寸文山刚经历过鲍岩的事,警惕性极高,肯定会在寸府附近布眼线。果敢的铺面大多被当地势力控制,租铺面难免要打交道,风险太大。”

“而且咱们在腊戍有叶叔找的茶社当掩护,果敢要是没有靠谱的落脚点,很容易出问题。”

小李也附和道:“是啊,我们现在只有四个人,人手不足。”

“王队留在华夏负责围剿名单上的联络人和原料商,缅北这边全靠吴队您和叶叔,必须更谨慎。”

包间里陷入沉默,只有窗外的雨声不断。

小张端起茶杯,目光落在窗外熟悉的茶社招牌上。

这些天他们吃住在茶社,老板的照顾无微不至,现在要离开熟悉的据点去果敢,心里难免没底。

他想家了,想家里热腾腾的饺子,可一想到还在卧底的段景宏,又把思念压了下去:“要是在果敢也能有像茶社这样安全的地方就好了。”

“果敢有。”叶南诏突然开口,语气笃定,“早年我在果敢做玉石生意时,认识个老伙计,他在老街巷子里有个院子,几年前搬去曼德勒后就一直空着。”

“那院子离寸府走路十分钟,巷子口还有我老部下开的杂货铺,能打掩护。”

“我这就联系他,咱们争取两天内动身。”

众人眼前一亮,老吴立刻握住叶南诏的手:“叶叔,太谢谢您了!有您在,我们在缅北办案心里踏实多了。”

“从腊戍的茶社到果敢的院子,要是没有您的帮助,我们根本没法这么顺利推进。”

“都是为了抓寸文山,为了守护文物,说这些见外了。”叶南诏摆了摆手,眼神里满是坚定,“我虽然退休了,但也是华夏人,能为国家出份力,应该的。”

叶澜沧看着父亲,心里满是敬佩。

这些年父亲为了文物保护,白了头发,这次更是放下自己的事,全程陪着警方办案。

她握住父亲的手:“爸,您放心,我们到了果敢会小心的,一定跟景宏里应外合,拿下寸文山。”

老吴也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大家记好,到了果敢后,一切行动听指挥。”

“叶叔负责对接当地关系,澜沧和小张负责观察寸府动静,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抓住寸文山,找回流失的文物。”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在茶社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众人看着地图上的果敢,心里虽有对家乡的思念,却更多的是对任务的决心与使命感。

他们知道,前往果敢的路充满危险,但有叶南诏的帮助,有彼此的协同,一定能克服困难。

傍晚时分,雨彻底停了。老吴带着小张、小李去整理行李,叶澜沧回房收拾东西,叶南诏却留在了茶社一楼。

柜台后,茶社老板正低头算账,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看到叶南诏进来,他立刻放下算盘,笑着起身:“老叶,今天怎么没跟孩子们一起忙?”

“孩子们去收拾行李了,我跟你喝两杯,也算跟你辞行。”叶南诏走到柜台旁坐下,从怀里掏出一小坛米酒,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从华夏带来的,珍藏了十年,今天特意拿出来跟你分享。”

茶社老板眼睛一亮,赶紧从柜台上取了两个粗瓷碗,小心翼翼地倒上米酒:“好啊!这酒我可惦记好几年了。”

他端起一碗递到叶南诏面前,“说起来,你们这次在腊戍办案,多亏了这茶社做掩护,我也没帮上什么大忙。”

“你这话就见外了。”叶南诏接过酒碗,轻轻碰了碰老板的碗,语气里满是真诚,“自从我们来腊戍,你不仅给我们留了二楼最好的包间,还帮我们盯着瑞宝阁的动静,甚至在军政府的人来巡查时帮我们打掩护。”

“要不是你,我们早就暴露了,哪能顺利拿到景宏传回来的线索?这份情,我和警方的同志们都记在心里。”

米酒入喉醇厚,带着一丝甘甜。

茶社老板笑了笑,摆了摆手:“咱们是几十年的知己老友了,这点忙算什么?再说,抓寸文山、保护文物,是好事,我能帮上忙,心里也高兴。”

叶南诏看着眼前的老友,眼神里满是感慨,如今,老友虽经营着茶社,却依旧心系文物保护,这份情谊与担当,让他格外动容:“这些年,辛苦你了。”

“在缅北这地方,经营个茶社不容易,还要帮我们这些‘外人’,万一被军政府的人发现,你也会受牵连。”

“怕什么?”茶社老板拍了拍胸脯,语气坚定,“我虽然是缅籍华人,但根在华夏。”

“看着那么多华夏的文物被走私出境,我心里也难受,也想为追回文物出一份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