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她生魂尚在阳间(4)
第96章她生魂尚在阳间(4)
贺元奇终于把帝王交代下来的《罪己诏》写完,搁了笔,丁姨娘便走到贺元奇的身后,替他拿捏着肩膀,笑着提醒,“老爷,五公子等了好一会了!”贺锦年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站在书案前双手一揖作福身状,“孩儿给父亲请安!”
“坐着说话!”贺元奇端起书案上的茶,啜了一口,略侧首对身后的丁姨娘道,“让那丫头进来!”
丁婉秋料不到贺元奇没有把这事给忘了,她神色一喜,马上朝着门口扬声,“如儿,进来吧!”
“是!”外面应的声音显然带着期盼和受宠若惊。
贺锦年心头微微一蹬,什么情况,这架势好象是冲着自已来的!
果然,从不开口废话绕圈的贺元奇直接指了那如儿,眉眼不动地问贺锦年,“锦儿,你看这丫头如何,满意的话,就收了房!”
那口吻象极了看到一件寻常的砚台,连材料成色也不辩,仅是觉得可以用,便直接扔给她。
贺锦年周身马上起了层鸡皮疙瘩,但她神色很寻常地打量了那如儿一眼,瞧她那身量都比自已高了半个头,讶然之间,脑子里倏地竟是闪过贾宝玉与袭人的第一次巫山云雨,心中万千感慨,曹翁诚不欺我也,果然,这年头十三岁的少年已经可以宠幸女子了。
贺锦年深觉古代这种制度的肮脏和龌龊,在深宅里,府里的规距,都会给快成年的少男派一个丫环,多数丫环的年纪稍长,甚至已有性经验,以让这丫环教授他成人之道,无关男女情爱,只把当成一种技能的养成,以便将来育孕子孙。
有些规距大些的,比如象贺府这等书香门第,通房丫环自然是未经情事的少女,但之前,肯定也是被嬷嬷开教过,让她知道如何引导主子做一场欢爱。
贺锦年很快有了应对,他转眸落向如儿,眸光带了刻意的上下搜索,倒有些看货的意味,最后,朝着贺元奇笑得如谦谦少年君子,“父亲,其实,孩儿不喜欢这类妖媚俗艳的!”
贺元奇是什么人?当朝的太子的太傅,如今朝野正沸沸扬扬地传着太子的不利流言,恐怕他都忙得焦头烂额,还有心情去给她找一个通房丫头。
那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六月!
六月男扮女装,生的模样儿又千娇百媚,关健又是贺元奇最深恶痛觉的“勾槛”院里出来的,这样的女子被贺锦年亲自带回,还天天照顾其衣食住行。
一个“勾槛”院里出来,身世不名的女子怎么能配得上他最骄傲的嫡子?
自然,触到了贺元奇的痛脚!所以,庆安才能在贺府公然带走六月。
在未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打发了六月,贺元奇心中自是有一丝愧疚,想对她的一点补偿,所以,丁姨娘的枕边风一吹,倒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
儿子十三岁了,也不算早。
“你是说你刚带回来的那丫头?”贺元奇面色丕变,贺锦年说不喜妖媚俗艳的倒合了他的心意。
既然贺锦年开诚布公地谈起这丫环,贺元奇倒稍稍地放宽了心,扬了扬手示意那个叫如儿的丫环退下后,方敛声问,“听说那丫头是你从兰桂坊买回来的?”
贺锦年带回六月时,拿了兰桂坊一个小侍婢的卖身契给了贺府的总管,这算是六月的一个合法身份。
在六月的身世未查明前,她暂时让六月有个稳妥的身份,以免引起别人的关注。
“爹,您放心,她不过是个端水的丫环,儿子瞧着她模样端正,怕是放在那地方倒是害了她,不如买回来,闲时教她读书识礼仪,在锦年的心中,不过是当她是锦筝罢了。至于通房丫环,爹,孩儿现在觉得太早!”
贺元奇神色一变,击掌在案桌之上,语声里带了少见的严厉,“是谁领着你去那勾槛之所?锦儿,你母亲虽早亡,但爹自问对你却从不疏于教导,你太令为父失望!”贺元奇蹭地从椅中站起身,吓得身后的丁姨娘忙退后一步跪倒在地,战战兢兢道,“老爷请息怒,锦儿尚年幼,好生教导便是!”
“住口,这里没你说话的份!”贺元奇为官多年,平日就有不怒而威之势,他提步跨过丁姨娘,走到贺锦年的身前,指着她的脸面怒道,“你未及弱冠之龄,已学那些纨绔弟子寻欢作乐,就算你今日有旷世之奇才,他日也不过是个一事无成酒囊饭袋!”
贺锦年马上抓住贺元奇话中重点,长翘的睫羽扇了扇,显得无辜又委屈,“父亲,此事说来误会了,孩儿怎么会凭白无故去那种地方。”对着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说这一番话,贺锦年心生愧疚,暗自嘀咕一句,这算是谎言么?但追根究底,我确实不是去那嫖乐!而且若不讲清楚,只怕想留住六月就会与贺元奇起冲突,她断不可舍了六月,但贺元奇毕竟是贺锦年的生身之父,她不想与之产生不快。
所以,这只能算是善意的谎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既然没去那勾槛之院,你如何能赎来那丫头?”贺元奇脸色稍缓了一下,他虽不喜那丫头的出身,但他更在乎的是儿子是举止是否失当。
“这事说来巧了,本来那天孩儿准备去天香楼偿偿新菜,可巧遇到兰桂坊在那包了场子,孩儿只好离去。恰巧看到一个丫头,不过是十二岁的年纪,却在那和店中的伙计一同端茶倒水,孩儿突然想起筝儿,就起了心,托人问了兰桂坊当家的愿不愿把这丫头卖给孩儿。那兰桂坊当家的倒是个性情中人,她说只要这丫头愿意,她们兰桂坊是不兴逼良为娼的。所以,这事一谈就成了!”
贺锦年这一番话不仅开脱了自已,又借用贺锦筝之名让贺元奇的心软了下来。贺元奇听到儿子提起他那早夭的女儿,心中划过苦涩,怒气瞬时被浇灭,便拍了拍贺锦年的肩,嘴角微微抖动,少顷,方哑着声线开口,“既然你是这想法,爹也不再过问,爹知道你向来知轻重!”
“瞧,这不是误会解清了么?”丁姨娘站起身,脸上端着略显虚假的笑道,“老爷,五公子向来知书达理,您就放心。”她转首看向贺锦年,神情略带了讨好,“听说杏巧那丫坏无缘无故没了,五公子您现在也缺个人照顾,依姨娘看,五公子您身边还是缺个有经验的人照顾,如儿你若是不喜欢收房,便权当个使唤丫头便是。那丫环是我娘家的侄女,知根知底。况且,这丫头跟在我身边也有些年头,礼数也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