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她生魂尚在阳间(3) - 凤御凰:第一篡后 - 半壶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5章她生魂尚在阳间(3)

第95章她生魂尚在阳间(3)

在苍月,拥有景王令符的人,就拥有了号令影卫的权力。有了号令影卫的权力,那她想做什么自然如虎添翼,最关健的是,六月的安全有了起码的保障。其实于她而言,这不是第一次收到这个礼物,在前世中,顾城风也曾赠过一块给申钥儿,只是那一块,她回到申府后,落到了她父亲申剑国的手中。

贺锦年带着六月回到贺府,刚进了府门,内堂的李嬷嬷已迎了上来,福身道,“五公子,老爷让奴婢在这候着,让公子回府后,先去老爷那一趟!”

自她重生到贺锦年身上后,第一次被贺元奇传见。

借用贺锦年的记忆,贺元奇与贺锦年两人虽是父子,贺元奇对贺锦年的期待也很高,但父子间并不亲厚,甚至父子间交谈甚少。

“六月,你先回寝房!一会等我一起用膳!”贺锦年顺了一下六月耳鬓的头发,压低声音安慰道,“以后不用怕了,你身边有影卫护着!”虽说也只有几个,但现在与之前贺锦年委托那个影卫守护六月的要求已完全不同,因为贺锦年有了景王令符,于这些影卫来说,如果守护出现偏差,那就是意味着失职。

如此耳语,近得呼吸相闻,经过的丫环们看了后,不觉又羡慕又感到妒忌。她们都感到五公子这次从东宫回来后,明显与以往有所不同,似乎对丫环没有以前那般讲究礼仪及上下尊卑,甚至肯和她们说说笑笑。

一些年纪轻,容貌又不错的小丫环们原本就心存攀高枝,如今自当后悔不迭,为何当初不趁着杏巧死了,五公子身边缺人之际,自告奋勇接下去侍候五公子的差事,偏偏给这个窖子里赎出来的丫环占了便宜。

“好,我等着你!”六月点了点头,在贺锦年的注目下转身有些心不在焉地离去,他没有象女子的习惯提着层层叠叠的裙裾,一个不慎就踩到了裙尾,差点摔了一跤,惹得不远处的一个小丫头兴灾乐祸地掩嘴而笑。

贺元奇所居海泓阁是在贺府的南面,与庆安公主的瑞雪居隔了一个小竹苑。贺元奇上朝的时间很早,每日卯时初便上朝,下了朝也常常被帝王传唤御书房议政。

所以,回到贺府后,贺锦年见到父亲的机会并不多。

李嬷嬷领着她到了海泓阁二层书房,贺锦年见到一个十五六岁年纪的小丫环正低着头站在门边,一身略显小的粉裙,面料不是普通丫环穿的,似乎象是府里的小姐穿小了赏给这丫环。

罗裙穿得有些紧,把身体曲线显露了出来,有着别类的风情。

看她模样儿眉目倒清秀可人,但不过是个丫环,身着华衣,修眉润唇模样站在贺元奇的书房门外候着,这倒让贺锦年有些闷纳,这是唱哪一出戏呢?

那丫环见贺锦年上下打量着她,脸色变得愈发羞红,曲着膝行个礼,羞羞涩涩地开口,“奴婢如儿给五公子请安!”

李嬷嬷横了那丫环一眼,站在门口处朝内福身道,“老爷,五公子来了!”

里面传来一声轻咳,象是在调着声线,“让他进来!”

李嬷嬷两手推了雕花的梨花木门,自已却不进去,福身道,“五公子,老奴告退!”

贺锦年点点头,贺府虽不大,丫环仆从也不算多,但规距却多。象内堂的李嬷嬷这等身份,没有传唤,是不能擅自进主人的寝房和书房。

李嬷嬷刚走两步,贺锦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唤住,“李嬷嬷,烦请去库房领一些上好的白珍珠,吩咐厨房磨成粉,晚上送到我房里来!”珍珠粉有安神的作用,她担心六月毕竟年纪尚小,又受此惊吓,到了夜里,肯定又是睡不安枕。

“是,五公子!”

贺锦年跨了进去,一眼就看到贺元奇坐在书桌旁执笔写着,书房内明敞雅致,三面墙壁挂着各家的水墨书画,除了一张大书桌外,还置了十多张雕花式茶几桌椅。窗边还用屏风隔了一个小区域,置了一张躺椅,窗帘还特意挑了天青色竹帘垂掩,让人专心读书的同时又能眺窗赏景。

贺元奇年已近半百,因常年忙于朝堂之事,样子已显得有些老态,尤其是头发已是半白。

他与贺锦年的生母马氏青梅竹马,自幼订亲,在贺元奇高中科举后,便成了亲。婚后两人感情笃厚,虽说后来贺元奇仕途渐顺,但他并没有纳妾,可惜两人成亲十年,马氏却连生了三个女儿,而生第三个女儿时,伤了身,找了郎中治了两年,说是伤了根本,以后很可能无法孕育孩子。

贺元奇是读书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为了生个儿子继承香火,便纳了马氏身边的一个小丫环丁拾香,因为丁拾香的名讳实是上不了台面,因此改为丁婉秋。

三年后,丁婉秋又诞下一女。贺元奇失望之余又接着连纳了三房妾氏,可惜一个个腹中都没有动静。

贺元奇有些心灰意冷之后,谁知马氏的肚子又传来动静,隔年春季,贺锦年和贺锦筝就出生了。

丁姨娘穿着藏青色的对襟罗裙,发髻上斜插着一根蔷薇玉钗子,正低着头磨墨,见到贺锦年便作了一个“嘘”的动作,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坐着稍等片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贺锦年对丁姨娘并没有什么印象,贺锦年的生母死后,在庆安公主下嫁前,贺锦年兄妹也暂时被交给丁婉秋照顾了几个月,只是那时候贺锦年年幼,记忆不深。

庆安公主下嫁后,丁婉秋的日子也没有什么变化。公主在贺府时,她本份地守在自已的苑内,除了晨昏定省,几乎足不出户。庆安若是回公主府,她会偶尔来给贺元奇送一些滋补养生的汤水,尽尽姨娘的义务。

庆安公主倒不为难她,在她看来,丁婉秋到了这年纪,折腾不出什么花样。何况,丁婉秋生的是女儿,相貌才情也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将来出嫁时,多给点嫁妆给打发了,她也能落得个大方的好名声。

庆安从丁姨娘手中轻易带走六月,贺锦年心中亦知,这事怪不到丁姨娘的头上,加上贺元奇年纪已大,身边能尽心照顾的人不多,所以,对这件事,她不想追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