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 定风波 - 是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定风波 >

第57章

第57章

腊月里,魏夫人请老工匠打的一对金项圈送来了,她爱不释手,闲暇总拿出来抚摸。

魏君行偶然看见,问起那金项圈是用来做什么的。

魏夫人说:“马上就是新正了,显荣必是会来看我这位姑母的,我提前给她那双孩儿准备下了这一点点的心意。”

她这话提醒了魏君行。

新年一到,萧家人又要络绎不绝地到长安来贺新岁了。

他微微拧眉,他有几年没在府里过年了,想到要与那么多人客气来客气去,实在有些头疼。

还有萧显荣……眼不见为净吧。

魏君行好不委婉地建议道:“娘,府里没几间空屋子了,沉香别院修整过,不如你搬去那里住,地方宽敞才好待客。”

魏夫人一下子就听出了他的弦外音:“你这是嫌我娘家人烦着你了?!”

“我的确不喜欢人多,乌泱泱的吵闹更会让我心烦。”

“你怎地如此不近人情!”

“娘去年不也是住在别院的吗?”

“你……”

魏夫人恼得很,这是又打算翻旧账了。

跟这个儿子翻旧账,就没一次能翻过他的,到最后弄得翻脸,反而得不偿失。

魏夫人只好顺服低头,吃完除夕的团圆饭,乘车去别院了。

元日,魏君行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堆爆竹。

袁修承不玩,说那是小孩子的玩意。

魏云意冷哼:“兄长,你别理他。”

他们魏家两兄弟到庭院里点爆竹去了。

霍姨娘慈柔随和,不大管束孩子们,爆竹一点一个炸,热闹得很,但她还是提醒魏君行:“上元夜有灯会,留几个到那天晚上点。”

提起上元灯会,霍姨娘满是期盼。

雅丽的妇人拉过杨筝,告诉她和袁修承道:“你们姐弟还没有好好逛过长安的灯会吧?听说今年灯会格外不同,圣人将微服离宫,天子要与官民同欢,到那日灯燃千树,不夜天的奇景,万万不可错过了。”

又好奇问:“随州和武陵,在上元节也会办灯会的吗?”

袁修承摇摇头:“不知道,我没有看过。”

杨筝则回答说:“随州也有灯会,但我们不大去看。每年正月十五,村里人会准备酒脯豆粥祭祀祈福,傍晚时候要开始迎紫姑,再晚就进行占卦,问农桑诸事。”

霍姨娘惊异:“各地风俗果然千差万别。”

大家约好上元夜同去看灯会。

到了日子,霍姨娘却早早出门了,她要先去道观里听经祈福,嘱咐杨筝说不必等她。

魏君行带杨筝去街上看灯,他们走在前面,魏云意和袁修承走在后面。

一轮满月底下,长街如昼,里坊灯火通明。

沿街花灯璀璨,式样争奇斗艳,更有百戏陈设。

天官赐福日,长安城落进了将会通宵达旦不灭的灯海里。

路上行人聚戏朋游,摩肩接踵,周遭欢呼喝彩声不绝于耳。

“过桥摸钉走百病,驱恶纳福祈丰年嘞!”

就连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桥也催生了无数生意经。

袁修承谢绝卖花的、卖彩灯的、卖糖人的,最后依然被一个卖面具的小贩挽住了:“小郎君,买张面具送给心上人吧?”

他止住脚。

人戴兽面,诡状异形,今夜的长安城,自上而下逍遥无羁。

“好丑。”

他不要买面具,这种小玩意,雷同而不实用,过了灯节就会被弃置一旁。他望望已经走过桥的杨筝,知道魏君行是要带她去鼓楼下等着看燃灯,他们会在那里待上一阵子,所以他决定先抽身去买一朵珠花。

城里不计其数的花灯让杨筝的眼睛应接不暇。

“君行,这里有一盏罗汉灯。”

“这座叫攒星阁。”

“金龙吐水?白鹭转花?这都是宫灯的样子了。”

……

她看过了许多艳姿出彩的花灯。

魏君行见别人手里都提灯,要给杨筝买一盏,杨筝在热闹非凡的花灯摊子上挑了一只金凫式样的:“这个好,小巧轻便,金灿灿的又明亮。”

杨筝回头,四周张望,发现袁修承不见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