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回程
恰巧这时在山下等候的千牛卫也到了,他们在接到许清如暗中发出的信号后便立刻上山,许清如他们走了一个时辰的山路,他们身上都有功夫,连一柱香都用不着。
千牛卫一个个佩着刀剑,那可是真家伙,齐刷刷亮出来挡在姜柔则母女面前,吓得许氏族人真的以为自己要完了,一个个以头触地不断求饶,族长哑着嗓子,“阿柔!不不!郡主!郡主请您看在二郎的份上放过他的族人吧!”
许清如想说什么,被姜柔则按住,一直未出声的姜柔则走到众人面前,面对着他们,淡淡开口道,“当年我们孤儿寡母受妖道陷害,被赶出平桥村的时候,你们可有念在二郎的份上放我们一马?你们没有!如今我们母女苦尽甘来,你们却想着挤上来,这就觉得我们母女好欺负不成!”
她走近族长,低头望着,“当年我们离开村中的时候,族长你说过,今生今世我们都不许再踏入村中一步,为了遵守你定下的规矩,今日我们多走了一个时辰,绕了很远的山路才到达这里,看样子族长是将自己定下的规矩忘了,那么我不介意提醒一遍,这个规矩我不打算破,所以用不着你们费心,平桥村那个地方我们母女绝不会去!还有,”她提高了声音,“你们每一个人都记着,虽然我没拿休书,但从你们将我母女赶出平桥村的那一刻开始,今生今世我就只是许敬林的妻子,不再是你们许氏一族的儿妇,同你们没有半点关系!日后若让我知道你们哪个敢打着我们母女亦或是二郎的名号欺世盗名,那么两年前被逼出走,今日二郎坟前被围之仇,我们统统加上一起算!”
“还有你,”姜柔则猛地转向许敬槐,指着他一字一句道,“你为人夫,却凡事都躲在妻儿后头,事事挑拨她出头,让她去当那个恶人,我们回到平溪村之后,徐贞娘暗中答应向茗霞做的那些事,实则是你在推波助澜,是你在鼓动,当真以为我们不知道?”
许敬槐被姜柔则的话突如其来的话炸得头皮发麻,双腿忍不住打颤,满脑子都是“她怎么会知道?她怎么可能知道!”
“你怎么对阿如的,怎么对我的,一笔一笔我都记着,”姜柔则收回手指,拢了拢袖子,望了徐贞娘一眼,“我留你们一条命,就看许家大郎珍不珍惜了!”
自姜柔则嫁到许家直到离开,何时这般严厉过,许敬槐夫妇二人颤抖着后退几步,此时此刻他们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姜柔则不是以前那个任她拿捏的弟妹,而是陛下诏封的徐康郡主,说得出做得到,他们毫不怀疑,如果自己真的再有什么心思,姜柔则,真的不会再放过她!
“谢……谢郡主开恩!”徐贞娘一个踉跄摔在地上,还不忘喃喃道,“谢郡主开恩,谢郡主……”
而一旁的许敬槐面如土色,汗流不止。
许清如冷眼旁观许氏族人的反应,许清婉往阿姐身旁靠了靠,一向温柔的阿娘忽然开始疾言厉色起来,她倒不是怕,就是有些不习惯。
“没事儿,”许清如在许清婉的背上摸了摸,以示安抚,“他们不敢再纠缠我们了。”
“阿如,阿婉,我们走!”姜柔则转身往来时的方向走,许清如和许清婉赶紧跟上,千牛卫压后。
刀剑未入鞘,许家一群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哪里还敢继续纠缠。
对于欺软怕硬的人,就是得来硬的。
许清如她们走了快一炷香的时间,族长才敢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来。
徐贞娘捂着心口望向姜柔则母女离去的方向,“族长~”徐贞娘惨白着一张脸,直到确认她们真的走了,才敢站起来。
族长摇了摇头,忽然周围起了一阵山风,将许敬林坟前燃尽的纸灰卷向许氏众人,众人一时不察,皆被纸灰糊了眼睛。
有那做贼心虚的差点被吓破了胆,“族……族长……二郎……二郎这是什么意思?是在责怪我们吗?”
“啊!”徐贞娘闻言大叫一声,连许敬槐和许泽远都顾不上,掉头就跑,好似许敬林诈尸在身后追她。
“走走走!”族长也开始胆寒,“快走!快走!”
众人气势汹汹而来,胆战心惊而去。
回到村中以后,族长再三叮嘱众人,若想保命,以后就断了心思,前往不要去招惹姜柔则母女,否则连累了一族的人,按族规严惩。
经历了在山上的事,就算族长不说,他们也不敢再对姜柔则母女有什么想法,还是保命要紧。
许家的这一切都与许清如她们无关了。
义襄侯夫妇顺利起棺之后,她们一刻不停,立即赶回楚州,在事先由钦天监测算的地方以侯爵之礼厚葬了义襄侯夫妇。
葬礼过后的第五天,在整理好楚州的一切之后,许清如同姜柔则还有许清婉离开楚州,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
这是许清如第三次去长安,之前她以为自己只会是长安的过客,未曾想它会成为自己终老的地方。
翊王府是在前晋的太师府上进行的整改,这地方永隆一朝以后就没住过人,虽然大体结构上不需要整改,但是细微之处还是需要慢慢修缮。
工程由殿下亲自督缮,底下的人一刻都不敢松懈,但活太多,修缮量太大,许清如母女又比原先定下的回京日子早到了一月有余,所以她们抵达长安时翊王府还未修缮好,只能跟上回一样,先住勤政殿配殿。
工匠紧赶慢赶,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彻底完工。
女皇亲自为翊王府题了匾额,又命钦天监测了一个吉日,才让姜柔则母女正式搬进去。
翊王府紧邻皇城,占了四分之一个崇仁坊。崇仁坊的另外半个坊是慕容府,是女皇为晋宁夫人在京中设的府邸,府邸中有一个很大的祠堂,里面供奉着慕容家历代祖先的牌位,也包括夫人的祖父和父亲,算是晋宁夫人的娘家。
虽然晋宁夫人不住慕容府,但她们也算名义上的邻居了。
搬迁那日,女皇着便服携晋宁夫人和太子殿下亲自送她们入府,穿过宽阔的前庭和中庭花园,后头才是姜柔则母女三人的居处。
姜柔则的居处地处整个翊王府的中轴线,是一处独立的院落,名唤“福延堂”,是女皇取的名字。许清如的住处在福延堂的左侧,也是一处独立的院落,叫做“快哉阁”,许清婉的院子唤作“快晴阁”,在福延堂右侧,姐妹俩住处的名字是晋宁夫人所题。
一个快哉,一个快晴,许清如看到题字的那一刻眉头一皱,心头疑窦丛生。她来的那个世界,有苏东坡作《快哉此风赋》,有王羲之书《快雪时晴帖》,难道这个世界也有吗?怎么会那么巧?
陡然间,她想到初次面圣的时候,晋宁夫人主动问她的名字是否出自“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时候,她怎么回答来着?
当时下意识就点头了,现在想来,晋宁夫人不是在诈她吧!
这个世界,有朱熹吗?
许清如盯着“快哉”二字想得入神,丝毫没注意到晋宁夫人在一旁意味深长的笑容。
女皇一家在王府待了半个时辰便回宫了,临走前给她们留下了三个宫中的嬷嬷以及十二个宫女,宫中隔几年就要放出一批宫人,这十五个人是晋宁夫人从今岁要放出宫的宫人名单中特意挑出来的,从今以后她们就是翊王府的人。
三个嬷嬷中年纪稍长的一个最先上前,“婢子刘氏,奉夫人令侍奉郡主。”
紧接着,三人中看着年纪最轻的上前,“婢子钱氏,奉夫人令侍奉郡君。”
“婢子严氏,奉夫人令侍奉县主。”最后一位嬷嬷也跟着自报家门。<
许清如的目光从三人面上一一滑过,“敢问三位嬷嬷谁的年纪最长,谁的年纪最轻?”
“回郡君,婢子刘氏年纪略长一筹,这位钱嬷嬷年纪最轻。”刘嬷嬷应声回答。
和她想的一样,只是她猜不透,晋宁夫人为什么将年纪最轻的钱嬷嬷给她,而将严嬷嬷给阿婉呢?
罢了,晋宁夫人浑身都是谜团,她八成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答案,反正坑不着她们,怎么安排都行。
三位嬷嬷见完礼后,十二个宫女依次上前介绍自己,她们的名字各有千秋,许清如琢磨着晋宁夫人这是想让她们自己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