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身世 - 大晋缠花娘 - 枕宋观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晋缠花娘 >

第84章身世

“阿娘!阿姐!”许清婉朝着许清如和江柔飞奔而来,扑在了阿娘的怀里,身后还跟着李夫人派出去保护她的家丁。

“阿婉,快让阿娘看看,有没有受伤?”江柔急忙将许清婉拉开一些,认真检查她浑身上下有没有受伤的地方,“手是怎么回事?”江柔捧着许清婉被帕子包扎起来的左手,“怎么受伤了,在哪里受的伤?”

许清如独自走到带许清婉来的女子的面前,郑重行了一礼,“多谢娘子送我小妹过来。”

“大姑娘客气了,人是太子的手下救的,我不过是送回来,何况,”苏锦蘅意有所指地说,“这也是为了报答大姑娘,此间叛贼皆已灭,请大姑娘放宽心。”

许清如闻言有片刻的怔愣,眼前这位娘子算是承认了她就是之前在平安县外破庙里的那位蓝袍小郎君?

苏锦蘅读懂了许清如脸上的神色,从袖中掏出一物,交到许清如手中,“物归原主。”

接过帕子握在手中,不用看也知道是什么。

若庙中的人是她,那么另一个呢?

不对,方才她说什么来着?谁救了阿婉?

“太子殿下?”许清如回头看了看扑在江柔怀中哭成一团的许清婉,摸不着头脑,“阿婉怎会认得殿下?”

苏锦蘅解释道,“是太子在进城的途中无意中听到有人呼救,命手下的侍卫去查探,这才救下了二姑娘,路上又遇到郡守府的人,说是李夫人派出来保护二姑娘的,太子殿下如今在去同方郡守等诸位大人会和,所以让我先将人送来。”

她这一番话说得三分真七分假,太子殿下让她送许清婉过来是真,但并不是殿下听到了许清婉的呼救碰巧救了人,而是自打确定了江家这母女三人的身份后,陛下就便命岩风带着几个侍卫暗中保护。

其实许清婉离开小院的时候,他们一直跟在许清婉身后,只是之前陛下下了令,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在母女三人面前现身,直到许清婉迷路,武平侯姜家的人想借机杀了她,岩风这才不得不出现救人。为了不让人起疑心,她只能谎称是太子路过此处听见声响故而救人。

“哦,原是如此。”许清如又行了一礼,“请娘子代为感谢太子殿下,多谢他仗义相救。”

许清婉一边哭一边将自己的遭遇断断续续地讲给江柔听,江柔关心则乱听不出其中矛盾之处,只一味后怕,不断地对岩风道谢,李夫人可就不一样了,她们一听便觉其中不对之处。

按照许清婉说的,想杀她的人共有八个,个个都穿着一样的玄色劲装,未曾佩甲,这似乎并不是楚州守军的穿着,也就是说想杀她的另有其人!

许清婉不过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能同人结什么仇,值得对方派出这样的人力追杀,联想到阿嫂陈夫人此次特意为她带来的阿娘的书信,不由得心中惊骇。

难道说,当年那件震惊天下的逆案,真的另有隐情!

若真是如此,陛下日后对江氏母女的厚待,可绝不仅仅只是保她们衣食无忧!姜原遂一脉受了那么大的委屈,陛下还不得倾尽全力去补偿?

李夫人同陈夫人对视一眼,显然阿嫂同她想到一起去了。李夫人心中感慨万千,当初她因为许清如的手艺觉得此女绝非池中之物,一语成谶。

姜原遂父子功震天下,收复北方保萧氏江山一统,有这样的曾外翁和外翁,只怕楚州城都留不下她。

“李夫人,陈夫人,”岩风拱手行礼,“殿下命我等在此保护各位,请夫人放心,方郡守无恙,已经同殿下会合。”

李夫人担忧一夜,听见岩风这么说总算能松了一口气,若说楚州中还有什么安全的地方,一定是太子的身边,太子是大晋嫡脉唯一的后嗣,陛下必定早就为他做了万全的筹谋才会让他来楚州。

“那叛军呢?”方玉瑶插了一句,“可都解决了?”

岩风实话实说,“逆贼曹谅全和唐继尧带兵入了留宫,现在已被殿下调来的兵马围困在其中,用不了多久这场叛乱必会平息。”

在场没有人怀疑他们真的会成功,哪怕是在昨夜那样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都坚信曹唐之乱不会持续太久,不过是早晚的事。

难的不是平息叛乱,而是平息过后的善后。

她们尚且有家丁可以挡一挡,普通百姓家可就没那么好运了,若曹唐二人故意纵着手下的士兵,楚州城只怕伤亡惨重。

如何救人,如何安置灾民,如何处置楚州大大小小的官员……诸如此类的事都需要太子去考虑决断。

岩风环顾四周,门口那些叛党的尸体已经被抬走,“夫人,府中的事我们不便掺和,还请您自行处置,我们就在门外守着,这门,我们会替您重新安好。”

“有劳了!”李夫人真心实意地道谢,有千牛卫在,府中众人的安全便有了极大的保障,于是她先让方玉瑶带着江家母女去春水居休息,而后和陈夫人一起放开手去安排善后之事。

等到再次日落时,岩风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曹谅全与唐继尧兵败被伏,连同一干党羽家眷皆被收押,由太子殿下向长安呈奏,等待陛下的裁决。

凤临十九年的五月十三,是大晋历史中极为不寻常的一天。

这一天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女皇陛下在考虑了一个月,廷议了无数次之后,终于决定了对“曹唐之乱”的两个叛首曹谅全和唐继尧及其党羽的处置。

曹谅全、唐继尧叛秋后处斩,夷三族男丁,族中女眷全部流放北庭,予以拔野部、回纥部、骨利部、阿史那部四部族人为奴,其余党羽及家眷没入教坊司,终身不得赎。囚车队伍从楚州启程的那一天,楚州百姓愤而投以烂瓜烂果,以表达对于这些人毁了自己平静生活的愤慨。

但有一人虽为唐继尧党羽,充当唐继尧幕僚多年,却不在流放之列,这人便是王梁。

五月十三日发生的第二件事便与王梁有关。钦差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经过明察暗访,确定了王梁与两起命案有关,一起是平桥村秀才许敬林往楚州赶考途中遭遇劫匪意外身亡一案,一起是其妻向茗霞难产而亡一案。

人证物证俱在,证实许敬林之死是王梁为了摆脱同许家长女的婚约而暗示向茗霞耶娘所做,同时也证实向茗霞难产而亡是王梁故意暗示唐绫买通产婆所做。这两起命案都非直接与王梁有关,按《大晋律》无法叛其死罪,但他还有给向家二老下药致使其一死一瘫,多次对许清如谋害未遂等罪状,数罪加身,女皇亲自判处其终身监禁大理寺。

许清如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王梁谋划这一切的原因。

原来平康县首富王家是当年天下鼎鼎有名的世家原州王氏嫡支,家主王盈之承爵怀国公,因“永隆之乱”受姻亲牵连,家族被贬,后嗣皆不得入仕,死的死伤的伤,偌大一个士族就只剩下了王梁阿爷这一脉,跟随南渡的队伍流离到了平康县,并在此定居。

从天下第一等的士族没入至商户,王裕也曾不甘心,但有心无力,后嗣不得入仕这一条彻底断了王家起复的路子。但王梁不这么觉得,楚州刺史唐继尧就是他给王家起复寻找的垫脚石,只是王梁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终究功亏一篑。

许清如知道真相以后十分唏嘘,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想光耀门楣这没错,但不应该用那么多无辜的人去给他野心铺路。<

王梁一起被押送往长安的那一天,许清如陪着江柔去看了,同他一起被处置的还有福全。那日王梁进入刺史府后,福全没有照他交代的做,而是将东西送到了许清如面前,许清如直接将人带到了郡守府,王梁没了后援,唐继尧忙着谋反,没空理他,只先将他关起来,反而帮了王梁,没让他重重的罪状之上多加一条谋反的罪名。

福全因为主动交出王梁从唐继尧那里偷过来的账目名册,极大省去了后期调查的时间,所以只打了三十大板,关押两年便可释放。

至于绿绮和南枝,算是在此案中立了功,于是方郡守应了许清如之请,允许她们脱去奴籍。脱去奴籍的二人无处可去,许清如好人做到底,在问过何掌柜和她们本人的意愿之后,将她们收入璎棠做事,也算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前两件事足够震撼,但加在一起都没有第三件事来得令人惊诧,这第三件事才叫震动天下。

皇太子萧承乾在呈奏“曹唐之乱”始末时,附奏了另一件事,称在调查楚州官场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年镇北大将军姜原遂及其子姜尚川谋反一案的隐情,并送上证据。证据就是叛乱当夜意图杀害许清婉的那八个杀手,还称姜大将军这一支可能尚有血脉在世,请陛下重启调查当年之事。

因是密奏,女皇并没有立刻在朝堂上宣告太子所请,直到五月十三,女皇连发三道圣旨,这第三道便是命三司重启对姜原遂父子一案的调查,同时捧出了先帝遗诏。先帝诏称当年案发之时便觉其中有疑惑,但苦于没有证据,只能处置了姜氏嫡支,若日后有了证据,凡萧氏子孙,无论在位者是谁,都必须重启调查旧案,为姜原遂父子平反!

此诏一出,天下皆惊。

一时之间就连刚刚过去的“曹唐之乱”都没什么人再谈起,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件旧案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