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急诏
方慎道特意提醒,陛下急诏,诏一下便得立即启程。
于是许清如刚回来不到两个月,又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上一回由千牛卫护送,这一回因有太子殿下同行,护卫加了三倍,千牛卫、羽林卫、金吾卫,大晋国君的三大亲卫都出动了。
江柔茫然又不知所措,一脸求助地看向何大掌柜,何大掌柜也没比她好多少,妈呀,她一年前从平安镇请回来的绣娘居然是镇北大将军的亲孙女!
店外人头攒动,璎棠前不久才两接诏书,今儿璎华也接了诏,何家这两姐妹选中的首席,一个是大将军孙女,一个是大将军曾外孙女,这是什么运气啊!
“阿娘,阿姐。”许清婉匆匆忙忙走进来,“李夫人说有急事,我还未下学就将我接过来,到底什么事儿啊?”
她课上得好好的,忽然李夫人带人来了书院,跟正在给她们授课的谢院首耳语一阵之后,一向喜怒不形色的谢院首竟然露出了吃惊的神色,然后她就懵懵懂懂地被李夫人带出了书院。
“方郡守,崔刺史,殿下已在城门口等候,请江娘子和二位姑娘快些上车。”说话的事岩风,他奉萧承乾之令来接人。
许清如心知进京的事儿是板上钉钉了,“阿娘,我们先上车。”
转头又对何大掌柜和何掌柜托付道,“二位姊姊,事发突然,我和阿娘这便要走了,手中还未来得及完成的订单,请二位姊姊向客人解释清楚,愿意让旁人接手的就让旁人先顶上,若不愿意,一定要我和阿娘出手的,还请他们略等一等,等我们从长安回来。请他们放心,我们绝不弃单。”
“尽管放心去,正事儿要紧,这里横竖有我们。”何大掌柜缓缓回过神来,“这走得急,可用带什么东西?”
经何大掌柜一提醒,许清如想起来,就算什么都不带,得把玉锁带着,万一陛下要验呢?虽然可能已经让人偷偷验过了……
“中郎将,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回家拿一下东西,顶顶重要的东西。”许清如急切地请求。
岩风猜到许清如想拿什么,“殿下吩咐了,请江娘子将玉锁一同带上。”
这就是应允了,许清如赶忙扶着江柔,牵着许清婉上车。回小院拿了玉锁,想一想又将陛下赐的玉镯一同带上,然后才去城门口和太子会合。
萧承乾坐在车中与苏锦蘅闲聊,顺便等一等还没到的江氏母女。
为楚州这一起乱局善后可是令他费神费力,也知道了自己的的颇多不足。一个楚州已经令他神思疲惫,更遑论为母皇分忧天下四海之事,看来回长安还是得向太傅他们多学学。
“殿下,江娘子和两位姑娘已到。”岩风隔着车帘向萧承乾禀报。
苏锦蘅闻言起身,此番她并不一同回去,而是继续留在楚州,她今日来此是为了提醒萧承乾,她还未将萧承乾的身份告诉许清如。
“如此重要的事儿还是应当由太子殿下亲自向许大姑娘道明,”苏锦蘅回过头,露出一副看好戏的神色,“毕竟她是殿下的救命恩人。”
萧承乾一顿,顾左右而言他,“阿蘅,你当真不一同回去?”
苏锦蘅平静地笑了笑,“离三年之期还有许久呢,我就不耽误太子殿下了,”说完果断地下了车,身后的萧承乾只能对着她离去的背影蹙眉,他原是想在离开楚州前,同她商讨商讨姜愉的事儿来着……
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楚州,许清婉掀开侧边的帘子往外面看,看到的除了士兵还是士兵,她何时见过这么多人,赶忙缩了回来。
“阿姐,我们为什么要去长安啊?”方才人多不便,许清婉忍着没问。
许清如从怀里掏出玉锁,指着上面的字说道,“我猜,应该和这枚玉锁有关。”
“永嘉有姝,婉娩柔则。”许清婉对着玉锁念出来,摇头道,“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永嘉,是先皇的第一个年号,就和凤临是今上的年号一样。”许清如也是从长安回来之后才联想到“永嘉”二字的真正意思,之前她以为这是江柔阿娘的小字。
“‘永嘉有姝’,是说阿娘是永嘉年间出生的喽,”许清婉继续猜测,“‘婉娩柔则’是阿娘名字的由来吧,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同我们进京有什么关系?”
“‘永嘉有姝,婉娩柔则’这八个字是孤的阿娘昭敏皇后的字迹,玉锁是孤的阿耶赐予镇军将军姜尚川独女的。”不知何时,马车忽然停了,车外传来似曾相识的少年声。
许清如听见这声音狐疑地掀起车帘,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面前。
这人是,她在破庙里救过的那个白袍少年!他怎么会在这里?
许清婉是见过萧承乾的,她急忙起身行礼,“殿下!嘶——”
萧承乾伸出手需扶了一把,“二姑娘没事吧?”
“没……没事。”许清婉捂着额头从马车上下来,疼得直抽抽也不忘将未行完的礼行完,“殿下安。”
“不必多礼。”萧承乾抬了抬手。
殿下……
许清如再迟钝,也明白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苏娘子一直未曾向她透露另一人的身份,她还以为那个少年是苏娘子家中的兄长什么的,呵呵,谁知道会是大晋太子啊。
“见过太子殿下。”许清如也走下马车,平静地询问道,“不知殿下过来可有事?”
“从楚州启程到现在,已经走了许久,孤就是想问问几位是否累了,需不需要停下休息。”萧承乾朝姊妹二人身后的江柔微微颔首。
“这点小事殿下不必亲自过来询问,派手底下的人传话便好了。”江柔客气道。
“无妨,小事而已。”
许清如陡然想起一件事,朝萧承乾盈盈一拜,“方才殿下说,玉锁上的字是殿下的阿娘昭敏皇后所书,殿下怎知玉锁一定是真的?莫不是以前看过?”
许清婉疑惑地望着萧承乾,对啊,殿下怎知玉锁是真的。
许清如这般问是想试探那次暗访江家的人是不是他派来的,结果萧承乾一点也不心虚,泰然一笑,“江娘子的身份母皇已查了许多遍,若非有十成十的把握,怎会降诏令天下皆知?”
许清如在心里暗道了声,好家伙。这小太子心思弯弯绕绕的,回答了跟没回答一样,张口闭口“母皇”,他母皇不就是今上,她要是再不识好歹追着问,不就是在怀疑今上嘛!<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许清如收回方才的话。
萧承乾见三人并无晕车的迹象,便主动提议,“江娘子与二位姑娘若是不累,那孤就命队伍继续赶路,赶在天黑之前进入下面的州城?”
江柔没有异议,许清如她们更没有异议。
苏锦蘅回到毓秀书院,打算去寻谢咏絮,就《魏书》的授法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魏书》是前朝编纂的一本史书,今岁史学才纳入教学之中,书院中无人教过此门功课,苏锦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