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谈笑 - 大晋缠花娘 - 枕宋观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晋缠花娘 >

第78章谈笑

萧承乾淡淡地点头,姜愉却不觉得敷衍,这是她第一次在近处得见太子,在她看来,是个好机会。

“起来吧。”萧季绾冷眼旁观,姜太夫人今日神情中夹杂着一丝晦暗,她心下了然。

“今日京兆府尹李家也进宫请了安,离开没多久,不知姜太夫人遇见没?”慕容念故意这般问,想看看她的反应。

姜太夫人抓紧手中的木杖,眼前浮现出许清如那张肖似赵惊玥的脸,当下心惊肉跳,一时揣摩不出上意,顿了顿,答道,“远远地见着了,李太夫人看上去颇为硬朗。”

姜愉忽然抬起眼帘,天真又羡慕看着晋宁夫人,试探道,“阿愉也瞧见李家几位姊姊了,许久不见,只觉得姊姊们越发出挑。”

“李家会教女儿,还待字闺中的两个一个赛一个娴静,外孙女倒是好动的性子,大概是像她母亲,听闻江宁郡守夫人年轻时也是活泼的,果然还是谁生的像谁。”不等慕容念开口,萧季绾就颇为感触地说。

谁生的像谁……

听者有心,在姜太夫人眼里,陛下和晋宁夫人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些什么。

想一想也是,许清如有五六分像赵惊玥,她能看得出来,曾经同赵惊玥十分熟悉的二人又怎会看不出来。

可不管陛下有没有查出什么,她都得稳住,不能自身先漏了陷,姜原遂死前他们将一切痕迹都抹了,先帝废了那么多力气都没查出来的事,过了二十多年,她不信今上这么容易就能查出来。

一定是她多虑,她不能慌!

“殿下学业繁重,往常臣妇来了几回都不曾见过殿下,今儿巧了,能在请安时遇见殿下。”姜太夫人神色如常地暗中拧了一把闷闷不乐的姜愉,这个孙女还是年纪太轻,听见陛下夸了几句李家那几个就开始不高兴了,在家中发发脾气倒没什么,换到御前可就是失礼了。

经过阿奶的提醒,姜愉想起来这不是在武平侯府,不是自己可以任性的时候,眼下需将其他事情都放到一边,给太子殿下留下个印象才是最紧要的。

萧承乾似乎不豫姜太夫人和姜愉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他身上,自顾自一言不发地饮茶。

“对了,明日阿如要进宫制缠花,阿愉喜欢何种花色来着?”晋宁夫人为萧承乾解围,“阿如那双手巧得很,无论喜欢什么,她都能做得出来。”

“阿如?”姜太夫人不明所以地问,这个人她知道是谁,却不能知道是谁。

“哦,就是为吾做九龙九凤缠花冠的,小小年纪便能成一店首席,听说已经名振江宁郡了呢!”提起许清如,晋宁夫人言语之间不乏赞赏,同她是姜原遂后人无关,只这一份手艺以及小小年纪便能以女子之身撑起母女三人的生活,实属不易。

姜愉差点绷不住脸色,怎么连一个市井乡间的野丫头都能得入得了夫人的眼,而她呢,虽得陛下敕封,沾的却是那个素未谋面的堂姐的光,多少令她心中有些不自在,好似她只是个,替身。

“阿愉院中遍植牡丹,想来是独爱牡丹了。”萧季绾不知道姜愉是不是真的钟爱牡丹,但慕容念赏过她一支牡丹钗,从那以后武平侯将这个女儿院中的花植全部换成了牡丹,牡丹为“花中之王”,至少从寓意来讲,姜愉应是喜欢得不得了。

陛下提及牡丹,这让姜愉心下平复了些,是了,京中这么多贵女,却没有一个能得陛下和夫人赏牡丹纹样之物的,她是头一份。

萧季绾和慕容念将这祖孙二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互相对视一眼,不咸不淡地扯了几句家常,便让她们退下了。

姜太夫人和姜愉出去以后,萧承乾松了口气,萧季绾看得好笑,“活像她们要吃了你,你是储君,怕个什么?”

“儿就是觉着怪不自在的,日后再有这些事儿,母皇可别为难儿了,儿刚入朝不久,要学的东西还有许多,现下是万万分不出心思考虑太子妃之事的。”萧承乾说的是实话,不接触朝政不知道,一接触方知他母皇日理万机的忙碌,整座江山的责任都抗在母皇一人肩上,还要分出心思照顾教导他,母皇,当真是很不易。

萧季绾哪里看不出萧承乾心中所想,“你愿意主动学,为母皇分担朝中事务,我同你阿娘都很高兴,但你也无需着急,路要一步一步走,循序渐进才能走得踏实。”

“是,儿谨记。”

慕容念又拉着萧承乾关照了他几句日常起居,然后才放人离开。

许清如走了快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江柔开始着急,她担心许清如第一次面圣,会因不知规矩触怒圣颜,白日里有活计的时候还行,晚间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翻来覆去好几天都夜不能寐,眼底一片乌青。

何大掌柜都看在眼里,她也担心许清如,但她同江柔一样,半点消息都不曾收到,她不是没向李夫人旁敲侧击过,实在是李夫人也不知道什么。不过李夫人安慰她说,让方玉瑶陪许清如进京时,她已经亲笔写了一封信让带给长兄,长安家中就算看在她的面子上也会对许清如照顾一二的,再者长安离楚州路途遥远,寻常的消息一时半会儿传不过来实属于正常,若有变故,长安会加急送报,所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何大掌柜将李夫人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给江柔,依旧还是没能安慰到她多少。她潜意识里对长安那个地方有种无法言说的恐惧,阿耶阿娘在时,他们偶有提到长安,皆是一副讳莫如深的神色,她直觉那个地方并不好。

江柔在楚州夜夜心惊,许清如在长安也没好多少。

那日陛下说令她进宫为晋宁夫人制缠花,她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宫中一时半会儿备不齐雨花竹,是她想得太美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堂堂一朝天子,怎么会连个竹子都搞不到!

许清如乖乖坐着马车,在女皇拨给她的两位千牛卫的护送下穿越皇城来到勤政殿,已经是第三天了,对于陛下和晋宁夫人的格外厚待,她从一开始的疑惑不安到现在变得麻木不仁,在勤政殿这三天里,她缠花没做出几支,却几乎将长安大大小小的官员家眷见了个遍。

陛下每日上朝下朝,见臣子改奏折处理政务,那叫一个日理万机,晋宁夫人也不遑多让,她虽临朝参政,但身上还担着皇后的职责。今日这家太夫人进宫请安,明日那家夫人进宫作客,勤政殿少有清静下来的时候。

许清如是由衷佩服,前朝后宫向来一体,牵扯甚深,晋宁夫人为陛下维系百官后院,所要处理的事并不比朝堂的波云诡谲容易多少。<

就这三天的时间里,她见过好几个奇葩的人家。

有那姐死妹替,结果发现妹妹和姐夫早有私通共同谋害了发妻长姐的伯府世子,有那喜好男风故意纵容妻子和庶弟生下孩子被亲娘发现后反过来怪亲娘多事的礼部侍郎次子,还有那因为家中婆母赏赐不均闹到宫中的公爵儿妇……

晋宁夫人曾为三宰之一,可见其才能出众,以辅佐君王的宰相之才整日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却无半点不耐,可见对陛下十足的真心!

有多少感情初时浓烈,却在时间所给予的满地鸡毛中逐渐平淡,甚至走到相看两厌的地步,作为天底下最尊贵的一双人,身旁的诱惑不知道有多少,还能做到始终如一,怪不得一个能以女子之身君临天下,一个能以女子之身站在女皇的身侧凤临天下。

慕容念刚送走一家侯府女眷,抬头就见许清如看着殿中的雕梁画栋在发呆,关切地问,“阿如可是累了,累了便歇歇吧,金竹,去将今日新贡上的枇杷装一盘过来给阿如解解渴。”

“啊?”许清如恍恍惚惚地看向晋宁夫人,“谢夫人。”

慕容念打开玉扇摇了摇,“这些事儿一年四季不断,倒让阿如见笑了。”

“小女不敢,”许清如顿了顿,“只是觉得夫人好厉害。”

“哦?”慕容念来了兴趣,“哪里厉害?”

许清如将她刚刚发呆时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慕容念掩面而笑,“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就像阿如做缠花一样,初时接触这些事儿我也不知该如何,心道这些人可真不怕家丑外扬,还要吾来替她们出主意,时间久了便发现,后宅再复杂,左不过那么几类事。”

“其实都是闲的慌。”许清如嘀咕了一句,没想到晋宁夫人眼睛亮了,露出“英雄所见略同”的神色,“阿如这话说对了,这些女子多囿于后宅,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其实哪有什么好争的,都是闲的。”

“夫人向陛下进谏设书院,为天下平民女子谋出路,”许清如想到此,有一事不明,“可为何不为这些世家大族后宅的女子也想上一想?”

“阿如问得好,一则我只一副身体,力有不逮,二则世家之见非一朝一时所能改变,何况比之平民女子,世家之内有那志向的,并不需要我们特意去做些什么,如你妹妹的师父,毓秀书院的谢院首,当年受吾与陛下之托在留都开设书院,为天下表率,你知谢家为何稳坐楚州第一大族而不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不因循守旧,又能约束自身,这样的家族,才可绵延百年。”慕容念目光幽幽,点到为止。

许清如听明白了,谢院首身为谢家女,身份尊贵,又曾是才绝天下的才女,身上具备谢氏族中其他姑娘不可比拟的联姻优势,却一生未嫁,将全部心血都扑在毓秀书院之上,这背后不可能没有家族的支持。

谢家能够舍得下这个女儿联姻所带来的全部好处,让其遵从本心一生忠于教书育人之业,所授学生还都来自市井,这才是真正的世家担当,这样的世家多半不会出现她这几日在勤政殿中所见到听到的那些匪夷所思的秘辛,难怪能够经久不衰。

慕容念还有另一层意思,像谢家这样“达则兼济天下【1】”的世家能够绵延百年,同谢家相反的那些个士族若不躬身自省,也不必他人做什么,终会自取灭亡,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