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入宫 - 大晋缠花娘 - 枕宋观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晋缠花娘 >

第76章入宫

转眼便到许清如进宫的日子。<

李家昨日晚些的时候送来了一套正式的衣裳,今日一早又派人过来给她更衣绾发。每一步都替她安排得好好的,婢女离开时悄悄告诉许清如,说夫人让她不用担心,陛下准了太夫人等入宫请安的奏呈,今日太夫人崔夫人等李家女眷都会进宫。

婢女离开后不久,冯冬就亲自来接她了。

许清如深吸一口气,登上了前往太极宫的马车。

马车晃晃悠悠地穿过朱雀街,在顺义门停了下来。昨日崔夫人告诉她,除非陛下特许,否则马车进不了皇城,得从顺义门下,然后步行进入皇城,许清如以为要下车了,赶紧起身掀开帘子,冯冬见状上前笑呵呵地提醒她,“大姑娘坐好,一会儿马车动了可仔细摔着。”

许清如往宫门看去,随行来接她的人向守门的侍卫递了一个什么东西,侍卫检查了一番,而后让开了路。

“冯大监,不用在这里下车吗?”许清如好奇地问,按照崔夫人的说法,顺义门内是不能行车的。

“陛下特许大姑娘乘车入禁,故而不用在此下车。”冯冬说道,“大姑娘若是好奇,可打开两边的窗子看一看宫中的景色。”

“哦。”许清如似懂非懂地点头,默默退回马车,冯冬替她拉上了帘子,再次提醒道,“大姑娘,您坐稳了,我们这就进皇城了。”

车轮缓缓滚动,穿过高大的城墙,进入了大晋的皇城。

李家的几位命妇早许清如一刻到达的勤政殿。命妇请安本该去定坤殿,但晋宁夫人同陛下一起居勤政殿,并不住定坤殿,所以请安的地点便改在了勤政殿侧殿。

因是寻常请安,众人并未着礼服,只穿了稍正式一点的常服,李太夫人带着几位儿妇围在殿中一边同晋宁夫人唠家常,一边等许清如进宫。

李家往宫里递今日请安的帖子也只是一个试探,可宫里竟然应允了,不仅定的时辰只比许清如入宫早一刻,还让李家将方玉瑶一起带上,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几人正听崔夫人讲在楚州那两个月的经历,忽听冯冬进来回禀,说接许大姑娘的马车已经到了勤政殿外,陛下还在接见大理寺卿,故而来请夫人示下。

李家众人心中一惊,许清如竟是乘马车直达勤政殿,上一个能有此殊荣的还是国舅夫人。

“总算是到了,先将人请进来吧,”慕容念扫了一眼殿中的各人,“崔夫人和方三姑娘她当是见过的,还请二位先陪陪她,吾去请陛下过来。”

晋宁夫人发了话,她们哪里有不应的,李太夫人笑着说,“蒙夫人看得起我这儿妇和外孙女,夫人尽管放心,我们定仔细照看着。”

许清如被请出马车,跟随冯冬进了勤政殿。

“请大姑娘先去侧殿,陛下会在那里见姑娘。”冯冬在前面一边引路,一边给许清如解释,“今早大理寺的崔正卿忽然说有事要向陛下禀奏,陛下正在接见,大姑娘在侧殿稍等一会儿,夫人已经去请陛下了。”

许清如在冯冬的引导下绕过正殿,侧殿的殿门比正殿略窄,但作为太极宫内的三大主殿之一,窄也窄不到哪里去,仍旧气势恢宏。

许清如默念着崔夫人教给她的规矩,抬脚踏入了侧殿之中。

一进殿,便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崔夫人和方玉瑶,方玉瑶看过来的时候显得十分激动。

原来婢女告诉她的,今日李家家眷会入宫请安,真的就是一大家子女眷都进了宫。

许清如一眼看过去,在心中猜测各人的身份。

位置在左侧最靠近上首且年纪最长的当是李太夫人,坐在右侧首位的应该是李家的长媳,京兆府尹夫人陈氏,崔夫人是李家的二儿妇,坐在紧挨着太夫人的左手边,崔夫人的对面是三儿妇韩夫人,接下去是两个和方玉瑶差不多年纪的女孩。

她曾听方玉瑶介绍过京兆外祖家的情况,大舅舅膝下两子两女,皆为陈夫人所出,只有一女还未出嫁,想必是其中的一位,至于是哪一位许清如猜不出来。二舅舅并无女儿,只有三个子,三舅舅有一子两女,也是只有一女未出嫁。

来长安数日,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李家的其他女眷,没想到在太极宫一次见了个全。

冯冬命人搬来绣墩放在方玉瑶身侧,许清如知晓那边是给她留的位置了。

“阿如快来!”方玉瑶拍拍身旁的绣墩,进宫前阿婆再三告诫她要少言寡语,一早上她都快憋死了,好不容易见了许清如,心中第一次进宫的紧张与压迫感瞬间消了大半。

“大姑娘请坐,陛下和夫人一会子就到。”冯冬将许清如引到绣墩前,立即有人给她上了茶。

茶盏是一方冰裂纹,搁在手边的几子上,还可以看见杯身上的窑变,如冬日碎裂的湖面上开出了一朵殷红的花。

她不懂瓷器什么的,但也能看出这只茶盏不是凡品,也是,天家的东西哪有差的,只不过,她用余光看去,太夫人她们身侧的茶盏虽是冰裂纹,却好像没有窑变。

心中越来越捉摸不透太极宫中的两位人中龙凤到底在想些什么,乘车入内已是令她疑惑顿生,就连喝茶的杯子都要赤裸裸的与众不同,她还有几分清醒,并不觉得自己消受得了这份特别的优待。

从许清如进殿开始,太夫人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她身上,在见到许清如之前,她想了很多陛下对这个出身市井的姑娘格外看重原因,在看到许清如之后,她知道自己猜错了,哪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原因。

几个儿妇可能没什么印象,孙女和外孙女同那位差了辈分,那件事发生时她们还没出生,自然也不会知道,但她是见过那人的,凡是见过她的,又怎会忘了她的模样。

当年那件事将整个长安搅得腥风血雨,在听到先帝圣裁时,她还替那人惋惜了一把,如今再见这张相似的脸,立时被勾起了陈年往事,太夫人心中感慨万千,也明白了陛下对眼前这个女孩与众不同的原因。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哪怕许清如之前再怎么安慰自己,在进入太极宫,见到天家气象的那一刻,心中还是不免忐忑起来。

这是一个天子一人便可生杀予夺的时代。

紧张的时候喝水是最合适的掩盖方式,她伸手去端茶盏,想用勤政殿的茶压一压勤政殿给她带来的不安,却感觉李家众人探究的目光。

这茶她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为难之际,只听得殿外传来“陛下驾到”四个字,伴随着一阵脚步声,许清如看见两名四十岁上下的女子步入侧殿。

左侧的女子梳高锥髻,发髻正中插着一把金镶玉梳,左右两侧各簪着龙纹对钗步摇,身着红色广袖曳地日月裙,裙上的纹样皆为金线所绣。

右边的女子相比之下素净许多,用银色发带半绾的发髻上斜插着一支玉簪,耳旁是同色的滴珠耳坠,一袭广袖银丝梅花联珠裙堪堪垂到脚边,盖住了双足,全身上下唯一的艳色来自于腰间佩着的一块血色的凤纹玉佩。

一龙一凤,许清如大致猜出来二人的身份。

她正回想崔夫人交代的规矩,忽然感觉到身后有人扯了扯她脚边的裙摆,许清如一回头发现李家几个年轻的女眷早就跪倒在地,李太夫人倒是没跪,但也半弯着腰行礼,只有她一个人直愣愣地站在原地。

不好,大意了……

许清如连忙补救,腰弯到一半正要跪下去,前方一道威严而不失温和的声音阻止了她,“免礼,不用跪。”

许清如进退两难,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直起身,冯东见状上前托了她一把,“陛下说免了,许大姑娘请起吧。”

她这才直起腰,低头站在原地,一缕绯红爬上耳梢,不是怕,是真的尴尬。

“你们也起来吧。”女皇携晋宁夫人在上首坐下,“入座吧。”

众人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许清如刚要坐下,上首又传来了阻止她进一步动作的声音,“你便是为夫人制出九龙九凤缠花冠的许清如?上前来让朕瞧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