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画样 - 大晋缠花娘 - 枕宋观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晋缠花娘 >

第39章画样

毓秀书院离家近,许清婉便没住书院,不过开始变得和江柔一样,每日早出晚归。

早上母女三人用完晨食就一起出门,江柔去璎华,许清如送许清婉去书院,送完后自行回家,接下来除了傍晚去书院把许清婉接回来,以及时不时照料一下院子里用木盒种着的蔬菜种子之外再无其他的事,刚好可以将缠花捡起来。<

从平溪村带过来的雨花竹条晒过之后,被她二十根捆成一组用专门的竹筐装着放到了柴房,每次要用就拿出一捆。

前几天她让江柔帮她顺道从绣坊买些线,没指明颜色,结果江柔买了一堆粉色的线,粉色花最常见的就是桃花了,但是如今是夏日,桃花不应景儿。

粉色,夏日,许清如一边研磨一边思索,荷花倒是应景儿,不如先做个佛莲系列的缠花,拿给何大掌柜掌掌眼儿。

等闲花样用双瓣法缠出花瓣已然足够,荷花却是需要用四瓣缠花法的,许清如没用雨花竹条试验过四瓣缠花,不敢贸然下手,怕浪费了材料,她想先画出花样,再比照着做。

一个人在海棠树下苦思冥想大半日,画了一支簪,一支步摇还有一枚发梳的花样。做之前她才想起自己手中既没有簪棍也没有发梳,金银铜她都买不起,干脆画了样子等会儿接许清婉的时候顺道去一下木匠点订上几副黄杨木的。

因缠花发饰都是先将缠花花样制出来,再想办法镶到簪棍一类的器物上,所以现下手里没有这些材料并不影响制作。

花样的主体部分是荷花,她在购来的纸板上画了一整板的花瓣,每一瓣都只有四分之一荷花花瓣的大小,用四瓣法刚好能够拼成一片完整的花瓣。

待将这些花瓣全部从纸板上剪下来,就可以开始了。

先将丝线劈开,左手拿起四分之一花瓣横亘在竹条上,右手执起劈开的一缕丝线,用左手拇指将线头和花瓣以及竹条捏住,右手将丝线一圈一圈缠绕在花瓣上。

这是个细活儿,丝线本来就细,制作缠花时为了花瓣的呈现效果显得细腻一点,得将丝线劈开,缠的时候要注意正反两面的线之间都不能有空隙,这样一来就缠得极慢。

缠线这一环节她本来就熟能生巧,有阵子没练略微手生,缠了半日就找回了感觉。一做缠花的工作她就极容易废寝忘食,等到花瓣都用完,发现早已错过了晌食,再有一炷香就能去接许清婉了。

也不知阿婉第一日上学堂过得怎么样,她提前备好了夜宵要用的食材,今日的夜宵是糖蒸酥酪加荠菜馅儿的包子。包包子的馅儿准备好,发好面,把许清婉接回来再动手制作,等江柔回来刚好能吃上。

在这里过了这么久,许清如实在不喜欢一日只吃两餐,之前是穷得没办法,现在手中有钱了,她不想再挨饿,打算潜移默化地将家中一日两食的习惯改成一日三食,夜宵早些吃,不就可以当晚餐了吗!

长安城太极宫,萧承乾缓缓走在东宫通往勤政殿的宫道上,按祖训储君当每日都去勤政殿向皇帝请安听训,萧季绾觉得每日请安耽误功夫,不如用这段时间多向太傅学些东西,就改成了三日一请安,今日正到他前去请安的日子了。

萧季绾快要下朝时他从东宫出发,等回到勤政殿他也差不多快到了,只是今日同往常似乎不太一样。宫人引着萧承乾走进勤政殿内殿时,萧季绾正在给慕容念挽发。

“母皇安,阿娘安。”萧承乾躬身行礼。

萧季绾执起一根羊脂玉簪将慕容念的长发挽住,“嗯?阿晏来啦。”

慕容念坐在凳子上并未起来,只将身子转了个方向面对萧承乾,“阿晏今日留下用晌食吧。”

“是。”萧承乾抬头,发现慕容念的脸色不怎么好,“阿娘今日并未和母皇一同去前朝吗?”

晋宁夫人只是慕容念的爵封,她以中书令的实职代掌天子诏令二十余年,位列三省相佐,若无甚特殊情况,每日是和萧季绾一同去观政殿上朝的。

萧承乾瞧着阿娘怕是病了,但母皇素来忌讳听人说阿娘病了这种话,所以他才换了个法子,有此一问。他关心则乱,没看见他的母皇站在一旁拼命用眼神给予他的暗示。

慕容念似笑非笑地抬眼看了下萧季绾,故意揉了揉自己的眼角,“昨夜没睡好,今晨便没去。”

“阿娘可召过医师了?许是处暑里热了些,睡不安稳,可让施奉御开个安神的方子调一调。”不是病了就好,萧承乾暗松一口气,哪知他这口气没松多久,就听慕容念状似无意道,“是该召施奉御来看看,只怕一个不够,冯东,去尚药局看看有几人在,让他们都过来。”

萧承乾觉察到哪里不太对,阿娘不是那种兴师动众的人,更不可能只为了夜里睡不好就要将整个尚药局都召来,他这才想起去看从进殿开始就被他忽视了的母皇,难道母皇和阿娘拌嘴了?不应该啊,母皇何时在阿娘面前这么硬气了?而且刚刚母皇还给阿娘挽发来着。

萧季绾恨铁不成钢地将头撇向一边,刚刚的暗示他没注意,现在想起来向她求救了,晚了!这倒霉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冯东,不是让你去尚药局,怎么还站在那里?”慕容念慢悠悠地起身,一边摇着玉扇一边踱步,“是没听见,还是吾的话不管用了?”

慕容念看着清冷,其实一直都是脾性挺好的人,除了得知萧季绾允了萧承乾将苏锦蘅一同带走离京游历的那一次,从不会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说话,尤其是对冯东这种一路跟着她们从建宁回到长安的老人。

话都说成了这样,殿内立马“哗啦啦”跪了一地。冯东双手撑着,以额触地,“主子息怒!”

冯东一开口,殿内宫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主子息怒!”

“主子息怒!”

“主子息怒!”

……

刚走到殿外准备请求觐见向女皇奏呈今岁秋闱事仪的礼部尚书,以及拟好秋后处决的名单等待女皇最终勾决的刑部尚书二人听到从殿内传来的声音后,同时止住脚步,对视一眼,而后默契地转身离开。

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明日再奏也不迟。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长安的太极宫里住着一位陛下,一位主子和一位殿下。陛下是女皇,殿下是太子,这主子自然是晋宁夫人。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慕容主子轻易不动怒,如果遇上主子动怒,那么千万不要不识好歹这个时候去触陛下的霉头。

这是大晋官场的第一生存要则,由大家口耳相传。

殿内,冯东还在地上跪着,萧承乾弯腰恭立,静默无言,慕容念合上玉扇,“罢了,冯东你用不着去尚药局,改道去御膳房瞧瞧,太子今日留下用膳,你去盯着添几道菜,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

宫人们求之不得,低着头陆续退下,冯东从地上爬起,也退了下去。

退到殿外才敢呼出一口气,轻易不生气的人生气起来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的陛下得自求多福了。

等人全都退出去,萧季绾方才开口,“阿念~”

“阿娘,儿忽然想起来颜太傅交代的功课还剩下一些,儿臣先回东宫了。冯大监,用不着去御膳房了!”萧承乾一边疾步往外走一边高呼,他的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赶紧跑,眼下阿蘅去了楚州,不在宫中,阿娘怒起来可无人替他说情,他再不跑后果不堪设想。

“慢着!”

慕容念开折扇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一声脆响听得萧承乾直打哆嗦,他只好缓慢转身,“阿娘,儿臣……知错……”

“哦,”慕容念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何处错了?”

“儿……儿……儿……”萧承乾眼光忍不住往萧季绾那边看,他已经猜到阿娘生气是因为他了,但是阿蘅那事儿分明都已经过去了,可除此以外他真的想不起来自己哪里做错了,母皇怎么还不开口救救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