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郑玄
深秋时节,在荆州的学府终于建好了。学府外刘昀和黄承彦并立而行,黄承彦看着气派阔大的学府,心中甚是感慨。
黄承彦说道“终于建好了,当初德圭邀老夫前来,老夫还以为只是殿下,收买人心的举措,却是老夫浅见了。”
“文教之事,千年不变,我大汉为天朝上国,礼仪文教才是重中之重!”
随后刘昀又说道“只有有学识、有德才的人做了官,才可以让百姓不受苦难,这样我大汉才会越来越强盛!”
黄承彦听完刘昀的话,深施一礼说道“老夫在这里为寒门士子,和百姓们谢过殿下!”
随后又说道“当今天下豪强并起,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殿下能在乱世之中,不忘文教实在是天下之幸!”
“先生过誉了,只可惜大汉名儒皆有风骨,谁又会不辞辛苦来这小小的学府呢?”刘昀说道。
“殿下若是不弃,老夫有一好友,深居山林,老夫可为殿下招揽过来,想必他若是看到学府如此景象,定会欣然前来。”
“如此就多谢先生了,不知那位大儒在哪,寡人亲自去迎接。”
“一介闲人,哪里得殿下如此隆遇,我那好友名叫司马徽表字德操,就在襄阳城外闲居。
待老夫回去后,手书一封他定然会来的。”黄承彦笑着说道。
刘昀听到是司马徽,心中大喜,随后说道“如此便麻烦先生了!”
“举手之劳罢了,只是这府主人选?”黄承彦看着刘昀问道。
刘昀正色说道“寡人已经遣派使者,去北海郡,邀请郑玄先生来襄阳了。
寡人麾下多有郑玄先生弟子,想必郑玄先生必然会同意的。”
“原来是康成公!如果康成公愿意,那是再好不过了!”黄承彦也是面带喜色说道。
“到时候还要劳累先生们,寡人所愿不大,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给学子们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罢了。”刘昀淡淡的说道。
刘昀和黄承彦在襄阳准备学府的事,而孙乾一行人也早就来到北海了。
刘昀为了不出乱子,特地派了戴宗并三百精兵护卫,加上仆人共计一千多人,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北海了。
郑玄府上,除了孙乾和戴宗之外,还有其他人,北海孔融和刘备兄弟也都在。
北海当年被黄巾残余围困,还是刘备带着人来解围的。
而且孔融深感乱世不易,曾向朝廷举荐刘备为青州牧,可惜被驳回了,只给了一个城阳郡守。
其实这样也已经让刘备开心好久了,从一介平原国相到一方郡守,刘备已经彻底把握一郡之地了。
几人互相见过礼以后,各自落座到各自的位置。
这时郑玄看着孙乾说道“公佑!怎么回事,你这回来一趟,还带了这么多人?”
孙乾笑着说道“师长不知,南海王殿下在襄阳建立一所学府,希望请师长担任第一任府主。
为了不让师长劳累,特地遣派一千家仆照顾师长,并让戴宗将军率精锐三百一路护送。”
“老夫已经老眼昏花了,怎么当得起这么重要的事务。”虽然郑玄嘴上说不行,可是眼神中透露的喜悦,怎么也挡不住。
郑玄曾经推拒朝廷三公的职位,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学府府主开心。
他开心的是,这南海王这一片倾向圣人之道的心思。
而一旁的刘备就很吃惊了,三百精锐一千家仆,仅仅只是为了照顾郑玄而已!南海王好大的手笔!
刘备轻声询问道“不知这南海王是?”
郑玄笑着说道“南海王殿下是灵帝长子,早年封国时曾路过北海,老夫有几名弟子在南海王麾下任职。”
郑玄刚说完,孙乾就笑着说道“哈哈,师长不知,那王修、李增和毛玠都已经是一郡太守了,只有弟子还是一个小小的五经博士。”
“哼!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乱子。
还有你,一地文教何等重要,你还这么嬉皮笑脸的。”郑玄严肃的说道。
刘备酸了,彻底酸了,别人的弟子都是郡守了,自己还天天跑什么!
没错刘备这段时间经常来郑玄这里,就是看看能不能招揽郑玄的。
郑玄的名声太大了,只要能招揽到他,等于给自己加了一层天然光环。
现在看来,自己是没戏了。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孙乾老实的说道“师长教育的是,只是此次襄阳学府,事关交、扬、荆三州学子,主公已经下了死令,务必请师长前去主持大局!”
“嗯,如此大事,老夫也不推脱,当年南海学府的事,老夫就怕你们弄砸了。
现如今事关三州,老夫定当前去。”
“如此最好了,主公在襄阳已经翘首以盼了。
师长看何时方便,弟子令仆人开始准备。”
郑玄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不宜太迟,只要将老夫的藏书带着就行了,收拾好以后就可以了。”
“师长放心,主公担心师长路途颠簸,四季衣裳,一路补给用度,都已经安排妥帖了。”
就在两人安排好以后,孔融开口说道“没想到康成公马上就要远行了,融甚是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