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平静
黄忠花了很长的时间收拢汉中,各地县城,在得知张鲁已经投降了以后,都纷纷献上投诚。就这样黄忠已经完全接手汉中了,现在只等刘昀,将汉中太守和各级官员定下就好了。
而守卫阳平关的张卫,在得知张鲁已经投降的消息,连夜带人奔逃。
他知道仅凭阳平关三千士卒,根本无力回天了。
黄祖被刘昀提为固城将军,并率领五千士卒,并原阳平关剩余两千士卒,守卫阳平关这汉中门户。
让人吃惊的是,阎圃被刘昀定为汉中太守,杨任和杨昂均提为别部司马,一同在黄忠手下效力。
这样也不算奇怪,这阎圃本身在汉中就很有威望,而且军队全部在黄忠手上,即使他是太守,也只能负责民生之类的事。
汉中的事情有条不紊的发展,而让刘昀迷惑的,反而是扬州剩余的两郡。
在黄忠得手汉中以后,刘昀表奏王修为会稽太守,陆问为吴郡太守,在此期间两郡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让刘昀一时间摸不着头脑,扬州的世家太多,一直是刘昀心中的一根刺,可是现在没有理由动他们,让刘昀有些懊恼。
这天刘昀府上,华歆、孙乾、王修和刘繇等人都在,刘昀在他们上任前,请到府上做客。
“短短两三年时间,主公就雄据三州,大业指日可待。”华歆在场中悠然说道。
刘昀也笑着说道“当年先生不辞辛苦,与寡人来到南海偏僻之地,如今寡人也算给先生一个交代了。”
说完两人对视哈哈大笑,这一路的艰辛波折,只有这两个一开始就不得志的人,才知道吧!
随后刘昀看向刘繇说道“如今寡人国中,御史和国相之位尽皆空悬。
君为宗室长者,寡人欲立君为国相,为寡人参议国政。”
刘繇起身说道“殿下所托,臣不敢推辞,日后定当尽心竭力辅佐殿下。”
一旁的戴宗和太史慈也很高兴,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担心刘繇被欺骗蒙蔽,今日看来,南海王殿下还是真心实意的。
随后刘昀看向了太史慈和戴宗,说道“寡人身边亲卫统领一直空缺,不知道二位将军是否愿意出任?”
两人同时回道“殿下所托,不敢推辞!”
要知道上一个亲卫统领,现在可是一方大将,如果以后有战事,那他们两人定然也是扶摇直上。
几句话下来,场中也逐渐热闹起来了,几杯酒过后。
刘昀看着陆问两人说道“伯武你二人一直是寡人心腹,此次担任太守,一定要秉公执法,爱护百姓。
而且扬州一直为世族把控,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但是只要他们触犯国法,必不能容情!”
“臣下知道,必定不会辜负主公所托。”二人起身回答道。
刘昀满意的看着二人说道“会稽一直有山越作乱,寡人会将文则就在会稽,以防万一。”
随后刘昀便和众人饮酒听乐,一时间场上气氛热闹了起来。
而众人也是抓紧认识新的同僚,尤其是华歆这位新任扬州牧,从刚才对话看来,这位扬州牧和南海王的关系不一般啊。
酒宴过后众人各自回去准备了,如今刘昀召见过后,他们也应该各自赴任而去了。
这一日陆问和王修正准备出城,陆问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人在张望着车队。
陆问一看,这不就是他原来在荆州求学时的师长么。
陆问命车驾暂停,独自下车以后,走到了那人面前。
陆问施礼说道“学生多年未见师长,不知师长近年如何?”
那人一开始没想起来,看了一会后说道“你是陆问陆伯武?”
“正是学生。”陆问回道。
那人随即又说道“这是你家商队?可真够阔气的。”
陆问淡然一笑,随后说道“师长,这不是家中商队。
承蒙南海王不弃,学生现为吴郡太守,如今正赶往吴郡上任。”
那人一听陆问竟然成了太守,一时间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陆问小心的问了他的近况,随后二人也就没有话说了。
陆问看出尴尬,随即说道“路途遥远,学生先行一步,师长若是路过吴郡,一定要到学生那里去啊!”
随后陆问便回到车上了,而那人还在原地,神情莫名的看着他。
王修和陆问一起来的襄阳,二人在南海时相交深厚,所以就同乘一车,一同去扬州。
王修看到陆问回来了,说道“那人是谁?”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陆问回道“原先在荆州求学时的师长。”
王修和陆问交往了这么多年,一些往事他也是知道的。
随即王修笑着说道“锦衣夜行非大丈夫所为,伯武此事做的甚好啊!”
“兄长不必调侃我了。”陆问被王修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是这么多年阴郁在胸中的闷气,仿佛在刚才的谈话中,已经一扫而空了。
就这样在王修的笑声中,他俩出了襄阳,向扬州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