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提前归家
街上难免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
“有没有去帮忙报官的?”
“对呀对呀,有没有去帮忙报官的?既然双方各执一词,就让官老爷来断断孰是孰非。”
“我去我去,我跑得快。”
说完,那人便冲出人群朝官衙奔去。
浮笙瞧着这些墙头草,心中窃喜,如此一来倒省得她再跑一趟。她拉起莹儿的手紧紧握住,示意她莫怕。
有人觉得此事犯不上报官,只要浮笙两人将钱袋子还于妇人便可。
看热闹的众人意见不一,且两极分化严重,吵得不可开交。
“奉劝两位姑娘,赶紧将偷来的钱袋子还给人家,否则等官老爷来了,有你们的好果子吃。”蓝衣女子不知何时站在了丢东西的妇人身旁,眉眼间透着精明,假意劝道。“官老爷可不像我们这般好糊弄。你们最好想清楚,挨板子时莫要哭着求饶。”
“哼。和她们讲那么多干嘛,她们既然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偷盗之事,就该晓得咱们嘉云国的律法。凡偷盗者,轻则杖五,重则杖毙。”丢东西的妇人双手叉腰,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神轻蔑地瞥一眼浮笙,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她坚信,只要她一口咬定是眼前两人偷她的钱袋子,即使寻不到赃物,审案时随便使点银子,也够她们主仆二人脱层皮的。
此事若成,她就会收到一笔不菲的佣金。每每思及此处,她便得意洋洋地晃几下身前的两团肉球,肆意展示那傲人的身姿。
“夫人切莫忘了,嘉云国内凡栽赃诬陷者,鞭刑十记。”
浮笙好意提醒妇人,却收到她恶狠狠地瞪视,只得作罢,安心等官老爷来主持公正。
这归云街距府衙不远。
浮笙算准时间,待衙役临近之际,故意压低声音,改变声线,趁人不备时掩在莹儿肩头,大声嚷道:“谁的钱袋子掉了?”
一时间众人脸色皆变,忙忙低头检查各自的钱袋子。
浮笙见那妇人不为所动,紧接着喊道:“里面有碎银三十两。”
此话一出,丢钱袋子的妇人面露疑惑,继而转为恐惧,又慢慢变成愤恨。这可是她一家老小半年的伙食费啊,若是真丢了,她丈夫可是要活活打死她的呀。
家中小妾如今怀有身孕,倘若她死了,不正好给那不要脸的腾位置吗?
伺候她不够,还要将这家交给她?
那妇人紧握双拳,眼珠子转来转去,试图向远处的李嬷嬷求助,却未收到任何回应。如今的她已经顾不上其他,立时伸入袖内检查,顺便掂量掂量,确认银两还在才放下心来。
然动作虽小,却也被衙役们瞧得真切。
妇人手握花开并蒂的荷包,取也不是,藏也不是,眼见事情败露,只得跪地连连求饶。
浮笙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她曾试图给过她机会,但她不以为意,甚至算得上是嗤之以鼻。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她只觉那肉球晃得人晕眩。
衙役来得途中已将此事了解大概,如今当场寻得赃物,便以栽赃诬陷罪将那妇人擒下。
浮笙回首,已不见李嬷嬷和蓝衣女子的身影。她转身欲走之际,扫见茶楼上有一红衣俊俏公子正一脸玩味地盯着她。
四目相对,浮笙微微福身后离开。
不知为何,莹儿心中泛起一股悲伤,她自知她家姑娘自落水后性情大变,人还是那个人,可眼前的姑娘却让她有些许陌生。
也许是她多虑了,毕竟姑娘变强大是一件好事。
莹儿抹去那股莫名的悲伤,笑嘻嘻地问道:“姑娘,咱们可要提前回去?”
“回吧,今日之事未能如母亲所愿,想必回去后,咱们还有场大戏要唱。”
大家闺秀当街与人发生口角,差点闹到衙门,这么好训斥她的机会,她家大娘子和余姨母怎会错过。
-------------------------------------
听风山。听风楼。
如往日一般,浮笙带着莹儿由距松青园最近的东角门而入,正撞见来回踱步、神色焦急的翠娥。
“哎呦,姑娘,你可回来了。”说着,她一把拉过浮笙快步向松青园赶去。
浮笙任由她拉着,乖巧却不解,蹙眉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你今日怎的如此急躁?”
“主君提前回来了。”
翠娥只道主君在前厅大发脾气,具体缘由她也不知。如今全家都在前厅候着,只余浮笙未归。
看来准备好的戏要换一换了。
浮笙被丫鬟们快速梳洗一番后,越过长廊来到启祥园前厅。
厅内寂静无声,浮启云在上位闭目养神,大娘子以及浮染浮颜三人则坐在下首。
“见过父亲、母亲。”
浮笙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好。
见父亲不语,她不急着坐下,而是迅速扫视一圈,见众人脸色严肃且不自然,约莫着浮启云此行定有大事发生。
她试探性问道:“父亲此行可还顺利?”
“还算顺利。”
听及此言,浮笙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不是外出办事不顺,怕是接下来要有重要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