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追债之法脂粉队内亦有这样的治国之才……
第37章追债之法脂粉队内亦有这样的治国之才……
一听元嘉帝这个话,怡亲王简直是拔腿就跑,一点不想看他皇兄关于“办事的王爷”的选拔现场,到王府里听说长史被贾大人叫走了,还特地关怀了一声他们去了哪个酒楼,目的就是调戏调戏贾琏这个美丽的蠢货好压压惊。
没别的,实在是这“办事的王爷”他有歧义啊!在元嘉帝年少时他就是这么定义自己的!事情干着干着他就成皇帝了!
现在,他说要选个办事的王爷,谁知道他是真要选个办事的王爷,还是想选个走他的路线最终立成太子的继承人,但不管怎么选,但凡有点眼力见儿都知道这是臣子无法掺和的皇家私隐,以怡亲王的知进退程度,拔腿就跑简直是本能反应!
甚至还想通知黛玉一声,让这位小友也万万不要去踩这种大坑,但考虑到外臣和女官若是有私下勾连,反而害了这聪敏明.慧的小丫头,便只好作罢了。
正因为没有怡亲王的提前知会,又有元嘉帝的刻意放任,在元嘉帝召诸皇子前来时,黛玉侍奉在侧。
说真的,元嘉帝的儿子数量……有点可怜。
太上皇那会儿成年皇子们站一起,济济一堂,冲击力极大,元嘉帝的后宫数量无法与太上皇相比,更有人生前半段专情淑妃,后半段专情贵妃的感情经历,那两位的子女又大多养不下来,到现在,皇子们全都召了过来,健在的也就五个。
再细看,三皇子四皇子勉强是个能干事的样子,五皇子一看就是个挺混不吝的性格,六八来倒是来了,可两人看起来一团稚气,只是纯来了而已。
几位皇子都不知道元嘉帝传他们是何目的,原以为是考校功课,便因为各自的学业水平而呈现不同的精神状态,可当元嘉帝把想分派给儿子们的差事一说,别的人尚且还罢,三皇子的腰竟都有点佝偻,标准的“这样得罪人的活计父皇可千万别想到我”的样子。
五皇子早就放弃了远大的前程,混不吝的样子在三四两位皇子身边本就显得有些辣眼睛,三皇子再这么一佝偻,六八两位皇子则在后一排,就多少显出了四皇子的丰神俊朗来。
显出来了还不算,养男孩子嘛,自然不可能和小姑娘一样,介绍个婚事扭扭捏捏“听爹娘的”就视为同意,若是连想要什么直接说出来的觉悟都没有,是得不了元嘉帝喜欢的。
四皇子果然在兄长弟弟都怂了,更小的两位弟弟也不可能担大任的情况下,给自己鼓了鼓劲,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意试试。”
元嘉帝想也只有这个成器,乜了三皇子与五皇子一眼:“六郎和八郎年纪尚小,自然不算在列,你二人,怎么个章程?”
五皇子可干脆了:“父皇,儿臣才疏学浅,怕是难当大任。”
元嘉帝冷笑了一声。
五皇子缩了缩脖子。
行吧,皇家嘛,早些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别给能担大任的好孩子添堵也算挺美好的品质。
就是老三……
三皇子第一时间虽然怂了,但又琢磨着这是君父给的第一个差事,要是就这样被老四抢了先,岂不是一处不如人处处不如人,便又起了一点别样的心思:“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儿臣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到什么章程,可否容儿臣回去想一想,是否有良策,再……”
元嘉帝不置可否,看向四皇子:“你呢,要回去想想不?”
“仓促之间。”四皇子回应得非常沉稳,“儿臣就是说应下了,也不好回父皇要如何做好这个差事,索性户部欠款之事已有好几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不如儿臣与三哥都回去想一想,都给父皇上一个奏章,明日再议吧。”
元嘉帝摆摆手,三位皇子俱是跪安。
黛玉其实不是很懂元嘉帝今日见诸皇子为何非得让她在身边,但被元嘉帝养了这么久,有些不是很懂的事情她也不强求立刻就明白,元嘉帝明摆着累了,黛玉便悄悄站到了他身后,给元嘉帝揉起太阳xue来。
女孩家的手指柔软,力度也适中,元嘉帝也就安然靠着椅背,过了一会儿,才道:“好了,你自己也去写一份吧。”
黛玉愣住了,连按着元嘉帝太阳xue的手都停了。
这让元嘉帝笑了一声:“放心,虽然你把朕让林如海过来主持此事的念头打消了,但朕总不至于那么小气,让你个小女子去挑大梁。”
劝元嘉帝别把林如海调回来确实是黛玉的私心,元嘉帝虽然没有点破,这样的调侃还是让黛玉有点害羞:“陛下这话说的,倘若陛下敢让臣女挑大梁,臣女也可以给陛下打包票,不敢说把一千二百多万的欠款都追回来,但其中三五成,还是有些把握的。”
“小丫头。”元嘉帝嗤笑一声,自然不会把黛玉这样的话放在心上,摆摆手,“去写你的条陈吧。”
黛玉行礼:“是。”
才行到门口,元嘉帝突然又道:“让下头的人盯着些皇子所,三郎和四郎若是自己写的奏章还罢了,若是得了什么人的指点……照原样报来。”
黛玉凛然。
秘卫一般是不盯宫里的,无他,实在是元嘉帝宠幸妃嫔时宫女太监看着也就罢了,让健全的男人看着实在是尴尬,且儿子们大了也有妻妾的需求,元嘉帝既然自己会尴尬,自然也得为儿子们多想想。
但元嘉帝既然吩咐了,黛玉再次行礼:“是。”
第二日,五六八三皇子就没有过来凑数了,三皇子和四皇子倒是都捧了奏章过来。
对这两份奏章,元嘉帝并不是很着急要看,只让戴权收了,放在桌案上,自己眼睛都没擡起来,仍死死地黏在手上那份不太像奏章的文书上。
两位皇子都觉得稀奇。
本朝和前朝不同,前朝皇帝几乎不教孩子,主打一个“王不见王”,养成什么样子全是文臣说了算,但本朝自太祖以降,只要是有条件的,皇帝都会时不时见一见皇子们,考校功课也好,分派差事也好,总之都很在乎龙子凤孙的教育和成长。
元嘉帝这样冷落他们,还是首次。
……好吧,也不算太冷落,元嘉帝还是赏了“坐吧”两个字的,戴公公也是亲自捧了茶给两位殿下的,除了父皇没有如同往常一般立刻翻阅自己的作业之外,并没有别的问题。
两位皇子也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地等着。
好在,元嘉帝看文字材料的速度还是快,等看完了那份明显不是奏章的文书之后,先打开了三皇子那份。
扫了两眼就放下了。
四皇子颇稀奇地看了三皇子一眼。
三皇子眼观鼻鼻观心,一个眼神都没给弟弟。
元嘉帝则没有说什么,只是打开了四皇子那份奏章。
这倒有点意思,元嘉帝多看了两眼,但很快也放下了,远比不上看最开始那份不像是奏章的文书的时间。
这时,才理会了两位皇子:“老三看来不是很想接这个差使啊。”
三皇子到底只占一个长,论宠爱论能力,是如何也不能和弟弟们相比的,君父如此相问,他自然不可能再坐着,起身正对元嘉帝道:
“父皇,儿臣确实仔细想了,可官员向户部借款,皆各有各的难处,朝廷给了他们借款,也是厚待官员之意,这本是德政,不过是官员们一时猪油蒙了心,过了那个难处之后,也不思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