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办事王爷你要干什么!
第36章办事王爷你要干什么!
元嘉帝这个差事,并不好办。
——像给秦可卿弄个诰命,戴权和京中数得上的勋贵们都有些联系,让他出宫暗示一番,宁国府巴不得能攀上他,自然会乖乖掏钱给贾蓉买龙禁尉,薛家……戴公公还真没掉价到会去皇商家里喝茶。
黛玉思来想去,禀告过元嘉帝之后,去坤宁宫找宝钗串门去了。
自那日考试之后,这还是黛玉和宝钗的第一次见面。
宝钗对黛玉的到来,颇诧异。
说起她对黛玉的观感……宝钗原本的目标是只要进宫就好,做哪位公主郡主的伴读都不要紧,但人总是贪心的,既进了宫,自然巴望更好的前程,苏瑾那条天命的路实在指望不上,那也是苏瑾的家世实在不是自己所能碰瓷之故,宝钗却不觉得论才华,自己哪里比黛玉差了。
因而看黛玉的眼神也多少带了一些暗搓搓的审视。
黛玉在宫里呆了这么久,早就不在乎别人或明或暗的探寻,只携宝钗的手坐下,自有莺儿捧来待客的茶点。
寒暄毕,黛玉便开宗明义了:“姐姐知道的,宫规森严,没有主子的允许,就是我也不好四处走动。”
这就把宝钗所有打听打听为什么独独是黛玉去养心殿侍奉的想法都打消了:“却不知,妹妹此来……”
黛玉呷了一口茶:“陛下有旨。”
宝钗立刻就站了起来,当时就要给黛玉跪下。
心里也不得不骂了一句脏话,就是你再受宠,宣旨有你这种宣法吗?!
黛玉笑了笑,把茶杯放下,声音温和了两分:“并非下给姐姐,也无需姐姐接旨,咱们坐下聊就是。”
宝钗有些警惕,谨慎地只坐了小半边。
黛玉也不在意,只轻声道:“陛下说,姐姐兄长薛蟠如果没捐过官的话,倒是可以捐一个。”
宝钗:……啊?
就是再随分从时,这样奇怪的旨意也是不得不问清楚了:“这是哪门子的旨意?”
“陛下有差给他。”黛玉虽然明白元嘉帝的意思,但也不好给宝钗透露太多,“但陛下直接给个商人下差,总归不成样子,多少捐一个官,怎么都好看些。”
宝钗都有些恐惧了。
众所周知,官也不是什么人想捐都能捐的,有道是“有些人想跪还没这门子呢”,便如薛家,再是豪富,上一位做官的也只是薛家那位紫薇舍人先祖,其余人等连这个机会都不配拥有,换以前的宝钗,自然会理解成大大的荣宠。
但,因为最近才知道了原来皇家封了个贤德妃并不是什么好话,宝钗便不得不警惕了几分,斟酌了一下语言,才谨慎地道:“陛下要哥哥去做什么机密之事,我不过内廷女官,不敢打听,但厚颜请妹妹告知一句实话,这个差事,到底是凶是吉?”
黛玉叹了一声:“要做什么事,我倒是知道,但如姐姐所言,既是朝政之事,确实不便告知姐姐。至于吉凶……我并非推诿搪塞之辈,若是能说,我自不会三缄其口,实在是此事吉凶祸福扑朔迷离,实不敢在一切都未有定论之时便贸然下结论。”
宝钗:“那……妹妹可能打个比方?”
黛玉笑了笑:“我出身何处,姐姐可知晓?”
巡盐御史林如海家。
宝钗是真的从小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对政治斗争的惨烈程度也确实缺乏认知,纵使知道于皇家而言真正的肥差不可能落到自家头上,但如果是盐政这样要紧且肥得流油的差事,心底还是忍不住冒起了一阵欢喜。
哪怕知道前面是坑,但差事本身光鲜亮丽已经很能吸引宝姑娘了,何况黛玉不过是个传信的,意思是皇帝的意思:“好,我这就给家中写信,只是信虽好写,却不知该如何送出……”
“不,宫规森严,东西落在了纸面上,总是别人的话柄。”黛玉其实不是很理解宝钗这突然的情绪转变起自何处,但总归事情是办下来了,“喊个小太监去姐姐家里跑一趟吧。”
最后出去的,也就是皇后身边夏守忠的一个徒弟。
措辞嘛……
“薛才人和在养心殿侍奉的林侍书亲厚,得了个消息,太太可别外传,悄悄给薛大爷把职位占住了是正经。”
薛姨妈正发愁一入宫门深似海,怎么也联系不上宝钗呢,当即学着王夫人平日打赏太监的模样给小太监塞了二百两银子,问:“多谢公公告知,可薛家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却不知这是哪一处的官,要走怎样的门子?”
这是彻彻底底的外行话,要是换了旁人,少不得被恶狠狠敲诈上一笔,不脱层皮是万万不要想把官捐上来的,可这既然是最上头给的暗示,小太监又岂敢拿大,当即一五一十地给薛姨妈解释清楚了要走哪里的流程,怎么写薛蟠的履历,拜上多少银子,就差没当场领着薛姨妈去把事情办了。
薛姨妈自然是千恩万谢,因为实在是很大的忙,在小太监临走时又给人家包了二百两银子。
薛家豪富,自不会把这四百两放在眼里,就是小太监回来之后先到养心殿来拜见戴权,腆着脸儿把四百两都给戴公公孝敬了上去,戴公公都只笑了一声,拿了二百两:“行了,剩余的自己收着吧。”
小太监自是千恩万谢地起身要去,临走还没忘了给戴公公卖乖:“下次再有这种活计,公公千万想着我些。”
被戴公公狠狠踢了一回屁股,提点一句:“也别光到养心殿来,夏公公那里也得孝敬到了才是。”
“老祖宗放心。”宫里最会给点阳光就灿烂,就算小太监是坤宁宫手下,喊老祖宗也是无比孺慕,跪下来再给戴公公磕了一个头。
皇后身边的夏守忠向来不敢和皇帝身边的戴权比肩,戴权拿二百两,他拿了一百两也就过了。
戴权转头要给黛玉分一百两,黛玉哪里会收这种钱:“公公留着喝茶就是,我左右也出不了宫,若有什么想的,自会问公公要。”
就是元嘉帝听说了薛家这样的大撒币行为,都:“究竟是商人之家,行事始终少了些分寸。”
这都是后话了,先说薛家。
薛姨妈素来只知慈(溺)爱,家中的生意都未见得有多关心,今日突然得了这么一单大活儿,好容易把小太监千恩万谢地送走,自己脑子里都还一片空白,冷静了好一会儿,才一叠声喊人:“愣着做什么,还不去把大爷找来!”
薛蟠今年,十七矣。
仍然没有娶亲。
无法,实在是好人家看不上薛蟠,一般的人家薛姨妈也看不上,原本倒是规划找个也在户部名下行商的人家,但宝钗这不是进宫了嘛,就觉得万一宝钗有元春那样的大造化,薛蟠的媳妇还能再往上头找找。
既没有娶亲,也没有香菱那样香香软软人品一流的女孩子做妾,在贾家私塾混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大半时间都在和香怜玉爱胡闹,不去私塾的日子就约一帮纨绔会酒观花,聚赌□□,属实无恶不作。
人是从赌桌上被薅过来的,精神都还有些恍惚,薛姨妈再是亲妈眼,看儿子这样的德行都觉得有些辣眼睛,喊薛蟠先去洗把脸换件衣裳冷静冷静再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