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薛家棺椁什么叫义忠亲王千岁呀! - 红楼之林家女相 - 霜雪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薛家棺椁什么叫义忠亲王千岁呀!

第35章薛家棺椁什么叫义忠亲王千岁呀!

这两份诏书发出去,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这位新出炉的贤德妃,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揣测。

这个事,倒是苏瑾看得分明。

当时,苏瑾和宝钗才归置完了一日的公务,因二人同住一院,又都自知她俩各有前程,无可雌竞之处,在闲暇之时,两人也会一起做针线或是下棋读书消磨时光,便难免谈起近日的新闻。

苏瑾对宝钗说的是:“太上皇对宁荣二府的所有情分,算是断在贤德妃上了。”

宝钗不意苏瑾愿意和自己聊这么深的事情,自然要顺着往下问:“姐姐似乎知道内情?”

“我与你日日一起当值,你不知道的,我又如何知道?”苏瑾回答得非常光棍,“只是宁国府那一场丧事办得震惊京华,倘若秦氏有些身份,宁国府将人家娶做冢妇,却让她香消玉殒,无论她是自己本该年寿不永,还是里头另有缘故,总之,宁国府被迁怒是难免的;倘若秦氏没有身份,那就是宁国府僭越,难道又是多光彩的事了?”

宁荣二府同气连枝,宁国府犯了错,荣国府能讨什么好?

“那……”宝钗有些奇怪,“照姐姐所言,为何陛下会将贾娘娘封做贤德妃呢?”

虽然封号有些奇怪,但这仍然是荣宠啊!

苏瑾看着这个从小就没得到过正经政治教育的倒霉孩子,那眼神是最爱嘚瑟自己见识不凡的宝钗最不喜欢的目光:“傻妹妹,什么妃嫔能得两个字的封号啊?你都不想一想的吗?”

死人。

宝钗脸色都白了白。

薛家是皇商,能依靠的只有王家和贾家,这两条腿走路,陡然瘸了一条,宝钗不得不担心了起来,有些不死心地问:“真的就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有。”苏瑾声音很稳重。

宝钗:!!!

不用宝钗说,肯定是“还请姐姐赐教”,苏瑾也愿意和宝钗交这一回心:“生个孩子。”

苏瑾这样谨慎的人,宫里哪里不是耳目,她当然不可能说太危险的话。

但这“生个孩子”,但凡有点城府,都该知道不是普通的孩子,而是天资聪颖,学什么会什么,政治觉悟高得离谱,政治手腕让人害怕,直逼汉武帝一群大儿子都不想立只喜欢他的刘弗陵。

否则凭什么给元嘉帝本就不喜欢的荣国府逆天改命?一如五殿下,元嘉帝既没给他的母亲妃位,也没有惠及他的外家,不就是因为不喜欢么?

那这个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宝钗想的却是另一茬,压低了声音:“纵使贤德妃娘娘可比钩弋夫人,陛下的年岁……”

苏瑾意味深长:“这就是难上加难之处啊。”

元嘉帝的这批皇子,最小的也十四了,元嘉帝则是快五十了。

纵使元春从现在开始努力,就算孩子真的聪明,元嘉帝又还有多少年好活呢?就算能等到元春的孩子成年,到时候元春刚成年的孩子和一群已经三四十岁,心机手腕精力都最顶尖的皇子去拼一个储位,谁赢谁输?

国赖长君呐!

宝钗的脸色,终于不好看了起来。

她偷偷觑了苏瑾一眼,发现苏瑾仍然神态平静,不由揣测起她告诉自己这些的目的。

主要是开始思考,自己和元春姐姐也算有亲,苏瑾是不是在故意告诉自己,好让自己找机会把这番话告诉贤德妃,让她早作打算。

但想不明白,主要苏瑾已是内定了贵不可言的女孩,但苏瑾贵不可言的前提条件必然是这批皇子和她年纪相仿并且最终能登大位,她现在撺掇贤德妃生孩子去争储,没道理啊。

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奓着胆子直接相问。

倒让苏瑾笑了起来:“不过我们姐妹闲话罢了,给不给贤德妃娘娘说有什么要紧,无论贤德妃娘娘是否知道这些,为了尽快在宫中立足,她也会尽早怀个孩子,可话说回来,她想在宫中立足都无比艰难,遑论什么孩子?”

别忘了,贤德妃的这个贤德,可是逼得好好的贤妃的封号都改成惠了。

后宫妃嫔心机都深,揣摩上意几乎都成了本能,“惠”和“贤”的封号都差不多,如果够上贵淑贤德的说法那“惠”更差,任谁也不会理解成给惠妃一个更好的,把不好的给元春,只能是惠妃给贤德妃让位。

倘若惠妃自己行差踏错,受罚就受罚了,让位也可以忍。

可惠妃没错,凭什么?

那只能是元嘉帝在自己的妃嫔里扫了一圈,皇后自然不在战圈里,贵妃是心尖尖哪舍得让她去宫斗,淑妃当年能生三子一女那也是曾经的心头好,情分多少还是有的,也就是不怎么喜欢但母凭子贵的惠妃,扔出去和贤德妃宫斗,无论输赢,元嘉帝都不心疼。

而想都想得到的,在卧虎藏龙的元嘉帝内宅里作为一个小透明能生下四皇子的惠妃,比在温室中长大的贤德妃,孰强孰弱?

元嘉帝故意让惠妃去和贤德妃斗,对贤德妃可能是好意吗?真要是好意,能给她那样一份简陋的诏书吗?

蛛丝马迹都指向,元嘉帝想让贤德妃死。

宝钗纵使想到了惠妃可能会不痛快这一层,却到底见识有限,对“元嘉帝故意让惠妃不痛快,逼惠妃处理掉贤德妃”这一层,是万万料想不到的。

不由心惊肉跳。

不过,说到这里,苏瑾也笑了一声:“当然,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惠妃娘娘也未必会按陛下指的路去走。”

“这是图什么呢?”宝钗从不觉得自己比这些顶级贵女差什么,但今日她是实打实感受到了差距。

苏瑾唏嘘:“当然是因为贤德妃娘娘再如何,不也是封了妃位吗?”

贤德妃娘娘有陛下也动不得,只能在诏书和封号这种细枝末节上发泄不快的后台呀。

惠妃要当了陛下的枪,动了贤德妃,贤德妃的后台不痛快了,陛下没有亲自动手自然不会被怪罪,可惠妃娘娘又该如何保全自身呢?

宝钗突然福至心灵:“那照这么说来,贤德妃娘娘也不强求一定生个孩子,直接去讨好……”不敢提太上皇,只好模糊掉,“那一位,如何呢?”

不对,宝钗意识到问题了。

太上皇能活多久呢?能有十几二十年倒都好了,若是只有两三年的功夫,太上皇一死,贤德妃可就不是“失宠”能囊括的凄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