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暗流涌动
第二十七章-暗流涌动
孙策低头看向飞鸿,只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几缕被汗水浸湿的发丝狼狈地黏在脸颊,双眸因痛苦与焦急布满了血丝,干裂的嘴唇渗着丝丝血迹,那模样凄惨得让人心如刀绞。孙策的眼神瞬间起了波澜,眼中先是闪过一丝不忍,紧接着又被深深的无奈与忧虑所取代。他深知布防图被盗一事关系着东吴的生死存亡,绝非轻易能了断,容不得他有过多的恻隐之心。孙策咬了咬牙,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用力甩了一下衣袖,带着满心的纠结转身先行离去。
周瑜见状,赶忙快步上前,稳稳地扶住摇摇欲坠的飞鸿,眼神中满是不加掩饰的担忧与深切的心疼。他微微弯下身子,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轻声安慰道:“飞宏,你且定一定神,暂且忍耐些。此事错综复杂,必有转机,切莫让忧思乱了心智。”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托起飞鸿受伤的手,看着那肿胀乌紫、几近变形的手指,只觉心头一阵揪痛。他紧抿着嘴唇,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眼中闪过一瞬复杂的神色,那是对飞鸿伤痛的心疼,以及对局势无奈的隐忍,深知在这多方纠葛的困境中,每一步都充满艰难。
飞鸿微微仰起头,尽管嗓音微弱,却隐隐透着一股坚毅:“公瑾兄,我爷爷他……我又怎忍心见他因我而遭受这等磨难。”晶莹的泪花在她眼眶中打转,可她却倔强地紧咬下唇,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此刻,她心中恰似翻江倒海,对爷爷的深切担忧如汹涌浪潮,而自身处境的迷茫,以及对东吴局势的隐隐不安,如同层层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公瑾兄,有一事,我虽尚无十足把握,但觉得还是应当告知你。”飞鸿轻轻咬了咬嘴唇,神情满是忧虑,“我暗自猜测,爷爷盗取布防图,或许是受人逼迫。此前,我的那些师兄们寻上我,他们一心只为给师傅于吉报仇,我不禁寻思,爷爷莫不是为了不让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愿让我左右为难,才……”她的声音止不住地颤抖,眼中满是痛苦与惶然,仿佛无尽的黑暗即将将她吞噬。
周瑜长叹一口气,扶着飞鸿缓缓在一旁坐下,思索片刻后,目光坚定地看着飞鸿说道:“你放心,我定会在主公面前据理力争,为你和爷爷求得一线生机。只是此次布防图被盗,主公已然震怒,我们需从长计议,不可鲁莽行事。依我看,盗取布防图之人,绝非仅仅为了报复主公,背后或许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操纵,意图挑起各方纷争,从中获利。我们当务之急,是梳理已有的线索,找出幕后黑手,方能化解此次危机。”周瑜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他作为谋士的智慧与果敢。
飞鸿微微点头,如墨的秀眉轻轻蹙起,眸中隐隐透着忧虑与不安,恰似一弯被轻云遮蔽的新月。
周瑜见状,心中满是疼惜,他轻柔地开口,声音仿若三月春风:“飞鸿,你在此安心休养,切莫过于忧心。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我定会拼尽全力,护你周全,还东吴一片安宁。”话毕,他深深看了飞鸿一眼,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承诺,而后脚步匆匆,带着决然的气势转身离去。
周瑜疾步穿过回廊,只见府内上下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神色紧张,脚步匆匆,正按照命令加强各处防御。侍从们来来往往,传递着各种指令。他加快脚步,朝孙策的书房赶去。
与此同时,牢房外的冷风呼啸着,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局势悲鸣。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百草仙人独自蜷缩在角落。粗糙的墙壁上布满了水渍,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角落里挂满了厚厚的蜘蛛网,仿佛岁月的枷锁。潮湿的地面散发着刺鼻的霉味,混合着一股腐臭,让人几欲作呕。百草仙人心中满是对孙女的担忧,他深知以孙女的性子,定会为了保护自己而揽下所有罪责。“都是我这老头子连累了孙女啊……”他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自责与懊悔,身体紧紧贴着冰冷潮湿的墙壁,仿佛要把自己融入这黑暗之中,干枯的双手用力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浑浊的眼中流下两行老泪。
而在孙策的书房中,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烛火在风中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在墙上投下扭曲的阴影,仿佛无数张狰狞的鬼脸。墙上悬挂着的军事地图,此刻看起来仿佛是一张巨大的罗网,将东吴困在其中。堆积如山的军报随意散落在桌上,显示出局势的紧迫。孙策坐在桌前,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死死盯着桌上跳跃的烛火,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愤怒。他不自觉地摩挲着剑柄,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布防图如果被盗,意味着东吴的防御布局完全暴露在敌人。他暗自思忖,此事背后必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绝不能轻易放过任何线索。
“来人!”孙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都被震得跳动起来,“去彻查与百草仙人有过往来的所有人,一个都不许放过!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找出幕后黑手!”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名侍卫神色紧张地应了一声“是”,便匆匆退下执行命令。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飞鸿和爷爷的命运悬于一线,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风暴之中,而他们的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死存亡,更将深刻影响东吴的命运走向。(正文结束)
《临江仙·东吴谲变》
牢内飞鸿容惨淡,周瑜痛惜情绵。
百草心恐女身煎。
冷风悲狱处,孤寂影堪怜。
孙策书房凝目处,烛摇图卷愁连。
奸谋暗涌意难安。
彻查奸佞事,命运系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