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出走的决心 - 在她成为她之前 - 苏立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一章:出走的决心

第七十一章:出走的决心

从非洲出差回来,林澜被顾野接回家,先被缠着腻歪了一会,才郑重其事地把他赶了回去。要不是临走前被要求亲他好几下作为安抚,他死活都不肯走。即便如此,还得又哄又劝,最后干脆一脚踢在他屁股上,把人拱出了门。她要趁着记忆还算清晰,尽快把所有材料整理清楚,写好报告和总结,还要想好应对sergei的办法。周一她又是一大早钻进了办公室。走进那扇玻璃旋转门的瞬间,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空调送出的冷风依旧嗡嗡作响,地板带着点消毒水味。走廊安静、地毯柔软、文件柜里的纸张整齐排列,没有任何人知道内藏汹涌。她在非洲最后几天里,顶着40度的高温走访工厂,站在尘土飞扬的车间和工人对话,翻看那一摞摞签名和工资单,心里早就知道这趟带回来的东西会让很多人坐立不安。但此刻,当她背着电脑包穿过办公区,看到熟悉的同事在电脑前敲键盘、有人泡咖啡、有人闲聊周末过得怎么样时,她忽然觉得,自己带回来的很有可能是一个会被尽快贴上“已处理”标签的包裹,被放进无人在意的角落。她先把调查材料和整改建议发给了北京。邮件发出去的那一刻,她还有一点微弱的期望:哪怕不能全面清理,也能换来一点制度改进,让一些人不得不谨慎起来。路过sergei办公室时,她透过半掩的门看见他正低头签文件,神情自若。她吸了口气,准备拿出十二分精神与他搏斗。“lan,欢迎回来。”他擡起头,笑容得体,一改往日对她的敌意。她微微一愣,惊讶、疑惑、还有本能的警惕同时涌上来。林澜在他对面的椅子坐下,把那份厚厚的报告放在桌上,简要说明了她在c国的发现:访谈记录造假、审计抽样不合规、系统数据多次被修改且无任何更改说明。她甚至把几页带有签名对照和时间戳的关键证据翻到他面前。这些证据若认真追查,总部——包括sergei本人——很难撇清关系,至少是监管不善。她几乎是隔着桌子,正面将这记耳光甩过去。原以为会受到狂风暴雨般的讥讽和推诿,甚至是陷害和诬告,没想…

从非洲出差回来,林澜被顾野接回家,先被缠着腻歪了一会,才郑重其事地把他赶了回去。

要不是临走前被要求亲他好几下作为安抚,他死活都不肯走。即便如此,还得又哄又劝,最后干脆一脚踢在他屁股上,把人拱出了门。

她要趁着记忆还算清晰,尽快把所有材料整理清楚,写好报告和总结,还要想好应对sergei的办法。

周一她又是一大早钻进了办公室。

走进那扇玻璃旋转门的瞬间,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空调送出的冷风依旧嗡嗡作响,地板带着点消毒水味。走廊安静、地毯柔软、文件柜里的纸张整齐排列,没有任何人知道内藏汹涌。

她在非洲最后几天里,顶着40度的高温走访工厂,站在尘土飞扬的车间和工人对话,翻看那一摞摞签名和工资单,心里早就知道这趟带回来的东西会让很多人坐立不安。但此刻,当她背着电脑包穿过办公区,看到熟悉的同事在电脑前敲键盘、有人泡咖啡、有人闲聊周末过得怎么样时,她忽然觉得,自己带回来的很有可能是一个会被尽快贴上“已处理”标签的包裹,被放进无人在意的角落。

她先把调查材料和整改建议发给了北京。邮件发出去的那一刻,她还有一点微弱的期望:哪怕不能全面清理,也能换来一点制度改进,让一些人不得不谨慎起来。

路过sergei办公室时,她透过半掩的门看见他正低头签文件,神情自若。她吸了口气,准备拿出十二分精神与他搏斗。

“lan,欢迎回来。”他擡起头,笑容得体,一改往日对她的敌意。

她微微一愣,惊讶、疑惑、还有本能的警惕同时涌上来。

林澜在他对面的椅子坐下,把那份厚厚的报告放在桌上,简要说明了她在c国的发现:访谈记录造假、审计抽样不合规、系统数据多次被修改且无任何更改说明。她甚至把几页带有签名对照和时间戳的关键证据翻到他面前。

这些证据若认真追查,总部——包括sergei本人——很难撇清关系,至少是监管不善。她几乎是隔着桌子,正面将这记耳光甩过去。

原以为会受到狂风暴雨般的讥讽和推诿,甚至是陷害和诬告,没想到,sergei只是皮笑肉不笑地听完,合上文件,说了句:“工作很扎实,信息整理得很全面。谢谢你在外面花这么多精力。”

林澜又一次愣住了。那语气,完全不像是面对一个大型舞弊的反应。

林澜直截了当地问:“那接下来呢?外包公司和审计公司的责任,是不是要明确下来?”

sergei放下报告,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总部和合作方已经有共识了。外包和审计公司……会在合适的时机处理的。”

林澜张了张嘴,还想再往下追问:“可如果责任不明确,下次还会——”

sergei擡手打断她:“总部上面已经和中方协调好了,不会大动。大家都同意,以免影响整体合作,先内部整改一下,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

这一刻,她忽然想起周林曾经重心长地跟她说过:调查会做,但北京方面也未必会愿意公开这个问题。政治上不希望扩大影响。

是的,她眼前发生的,正是那一幕:事情被界定为“技术问题”,改改流程、换个表格、加几条校验的规则,故事就可以画上完美的句号。至于外包公司、审计公司,无非换了就行;甚至sergei本人,都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林澜指尖攥紧了报告纸的边角,心里涌起一股无力感。她很清楚,这场交锋,她说得越多,能给未来留下的空间就越小。

几天后,她在邮箱里看到一封内部通报。

审计公司合同继续续约一年。外包公司收到一纸“提醒改进流程”的函,但依旧堂而皇之地留在项目名单上,继续分配新的任务。屏幕上的几行字,十分简短,没有任何调查报告、责任人名单,更不可能有人提起“舞弊”两个字。

sergei依旧在他的原位。北京方面倒是很快发来一封措辞得体的感谢邮件,点名表扬了她。称对项目改进充满信心,并再次肯定了她在非洲出差期间的努力和贡献。

林澜盯着那封感谢信看了很久,心里清楚,这就是最终版本——一个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收尾。

她靠在椅背上,脑海里闪过的是非洲园区里闷热的厂房,工人们告诉她的工资完全与报上来的不符;是北京协调会上,周林翻着一页页底表,然后皱着眉和她核对数据的夜里。

那些奔波、调查、对话、质疑……确实换来了一些改变:几个关键流程加了留痕步骤,拨款审批增加了数据同步校验,试点建议也得以落地。但她也明白,这些只是修补,是让漏洞更容易被看见,而不是让它们真正消失。

她以为,经过这么大的波折,即使不大张旗鼓地公开,至少两家公司能被换掉。她天真了,这些年职场的风风雨雨,她觉得自己白学了。

那天傍晚,林澜把最后一份文件整齐地推入资料夹,关上电脑。

她走出大楼,回头看了看许多办公室里透出的灯火通明。她安慰自己,至少,有些事情,她真的做到了:流程变得比过去更严谨,几位关键岗位的人,在碰到她时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她知道,这些改动不算多,但已经让一些人心里多了几分忌惮。

可她也知道,在这盘棋里,她只是一个能推动几步的小子,撬不动整个棋局。她还没能到那个影响决策的位置,她还没有足够的权力、资历——她还不配。

而且,她很清楚,这一次自己是被推到了聚光灯下。sergei今后会更加忌惮她,而她的名声也会在总部传开——这是个不好缠、不懂得随行就市、喜欢揪麻烦的人。

如果这条路她还要继续走下去,所需要的,可能不仅是技术和专业,还要有足够的筹码与耐力,去应付那些看不见的暗流。

手机震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艾琳的短信——

前面是简单的问候:“华盛顿最近待你如何?东南亚真的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后面跟了一句完全没有铺垫的话:

“记得,你随时都可以选择自己想待的地方。”

林澜盯着这行字,在路上停了很久。

“想什么呢宝贝儿,”顾野牵着她的手,两人在乔治敦的街边散步。周五的夏夜,街角传来街头艺人弹奏的萨克斯风声,与人群的笑声交织成一片。

“这几天怎么看你老是愣神。”

“嗯?”林澜才从思绪里回神。顾野看她又分心了,一把搂过她的腰,把她带到自己面前。

“说吧,到底怎么了。”他温柔地问。

过去的一周,每一天看上去都很正常,甚至比林澜过去几年表面上的样子要好。

工作上得到了点名表扬,不知情的同事们还前来祝贺;顾野那边每天都会准时发来早安请示晚汇报,中间还约着见了两次面。这个人每次见面,都像在甩着尾巴,状态一如回到了两人曾经谈恋爱时的样子。

可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的心境已经不大一样了。

舞弊案的结果对她打击很大,让她对那份长期坚持的价值感到灰心。她一向觉得自己并非幼稚,也算是在职场里摸爬滚打过的老油条,周林和艾琳也都提醒过她,这样的事不会有山崩地裂的改变。她当然明白这一点,可这一次,却无疑加深了她对工作本身的怀疑,那种曾经被压下去过不止一次的、对于自己在做什么的质疑,如今又浮了上来。

她擡头望着眼前平静地等待着她的男人,是这么久以来期待的画面,如今抵达,却让她无比心酸和痛苦。

好像这么多年,工作和感情之于她,就像鱼与熊掌,她永远只得其一不得双。她曾为工作倾注全部心血,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失落感;而感情呢?直到最近,她才开始直视自己的需求,并尝试着勇敢一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