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开始乡试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弄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开始乡试

贡院门前。

各府来参加考试的士子聚集在了一起。

这场面让李钰有些咂舌,李家湾只有他一个秀才。

而这里有上千的秀才。

林澈低声道:“这得有多少人啊……”

高登云道:“一省英才,尽汇于此,少说也有一两千人。”

几人不再说话,这就是科举之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贡院外,无数火把猎猎燃烧,大批兵丁手持兵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面无表情地维持着秩序。

士子们被引导着排成数列长长的队伍,等待搜检入场。

“所有生员,听候唱名!打开考篮,准备查验!”有官员在高处厉声呼喊。

乡试的搜检比前面的搜检更为严格。

首先核对身份。

衙役手持名册,高声唱名,被叫到名字的士子需大声应答。

上前出示身份文书(户帖、籍贯证明、府学县学证明等),由官员仔细比对相貌,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接着是搜身。

这个环节对于李钰来说已经是第四次了,因此轻车熟路。

照样屁股缝也要被摸一遍。

这让李钰觉得一定是以前有人在这里夹带了小抄,所以才会检查这里。

能想出这样夹带的,真是个人才。

这夹着一路走过来,舒服吗?

李钰人小,对脱衣服检查这事也没什么忸怩。

不过其他士子就颇有些难堪,毕竟有的地方不怎么出彩。

当然虽然难堪,但这些士子也不敢有怨言,规矩就是如此,你要不想被这样搜检,那就不要来考试。

通过搜检的士子,方可领取入场凭证,然后真正踏入那扇巨大的龙门。

期间有被查出夹带的士子,被差役粗暴拖走。

李钰想不通,都成了秀才了,还夹带干什么。

而且明知道有搜查的环节,还夹带,真当这些衙役是吃素的。

进入龙门后,众人被引领着去一个极大的庭院。

庭院内灯火通明,有官员再次核对身份、签到。

然后再由差役根据各自手中的号牌,引导士子们前往号舍。

李钰进入号舍,将考篮放下,然后将号舍里里外外擦干净后,便坐下闭目养神。

等到所有士子都进入贡院后,大门缓缓关闭,将尘世的喧嚣与牵挂暂时隔绝。

卯时正刻,锣鼓声响起,标志着考试正式开始。

差役们手持题目牌,在各条号舍通道间快步行走,同时高声宣唱第一场考试的题目。

另有书吏将印制好的试题纸,逐一发放到每个士子的号舍。

所有士子都屏息凝神,竖耳倾听,想要急切知道第一题是什么。

李钰同样凝神细听,很快差役洪亮而略带拖沓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第一场,四书题——‘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题目出自《论语·子路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南方人有句俗语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

孔子对这句话表示赞同,并说如果不能长久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终将承受随之而来的羞耻。

李钰看到这题目,便微微一笑。

这一看就是主考官出的题,邓中岳的文章中经常强调一个观点便是做人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而此题引用了孔子转述的南方谚语和《易经·恒卦》的爻辞。

核心便在于“恒”字,探讨的是持之以恒的品德对于立身行事的重要性。

不过此题虽然简单明了,实则内涵深刻。

而且将《论语》与《易经》联系起来,绝非简单地阐述“要有恒心”就能打发的。

李钰已经听到了前后号舍中传来压抑的叹息和抽气声。

显然此题虽然意思明确,但如何破题,如何立意,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极其考验功力。

这第一道题是最重要的,如果写不好,很影响心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