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乡试第二场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弄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0章乡试第二场

春秋房内,冯运将辰字十二号的所有文章整理在一起,交给了负责传递试卷的书吏。

“速将此文呈送陈大人案前。”

冯运的语气带着难得的郑重。

书吏躬身接过,不敢怠慢,捧着文章快步走向副主考陈景昭的阅卷场所。

此刻陈景昭的案头上已经堆积了不少从各经房送来的首批荐卷。

他正埋首于一堆《诗经》房的朱卷中,眉头微蹙。

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尚未遇到令他格外满意的文章。

书吏将春秋房的荐卷轻轻放在案角一角,低声道:“陈大人,春秋房冯大人有荐卷呈上。”

“嗯。”陈景昭头也没抬,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知道了。

在他的经验里,春秋房送来的卷子,往往沉闷有余,灵气不足。

难以与《诗》、《书》两房的顶尖文章抗衡,故而并未放在心上。

又批阅了几份试卷后,他略感疲惫,端起旁边的茶盏呷了一口。

目光无意中扫过了那摞新来的春秋房荐卷,不由吃了一惊。

便见那卷上有着一排的荐字。

这是春秋房所有房官都推荐?

这还真是稀奇事,一般来说送到他这里来的文章,有两个荐字的便已经是难得的佳作。

从没出现卷子上出现一排荐字的。

陈景昭不由来了精神,能得到这么多荐字,想来文章写得极好。

他将文章拿了过来,读了一遍后,感觉浑身都通泰。

好的文章果然可以让人身心愉悦。

他又迫不及待看起其他三篇文章,越看越激动。

没有想到其他经房的文章还没有出彩的,春秋房却出现了。

如果后续两场这名士子只要没有什么大的差错。

春秋房的魁首应该就是他了。

所谓魁首就是第一名,五经每房都会有一个魁首,合称五魁首。

而乡试的解元,一般都是在这五魁首中产生。

他将四篇文章放在了案头一个特别的位置。

那里存放的是他认为最有实力冲击前几名、甚至解元的试卷。

……

李钰并不知道他的试卷让阅卷的考官们兴奋。

此时的他正在准备第二场考试物品。

第二场的考试在八月十二日,他初十考完的第一场,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这一天,李钰没有看书,而是放空脑袋。

虽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但对于李钰来说用不着,知识已经在脑海中,不用临时抱佛脚。

倒不如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又是子时刚过,众士子便陆陆续续从客栈出发。

再次汇聚成人潮向着贡院而去。

和之前一样的流程,搜检后入场,然后去了第一场考试的号舍,等待开考。

乡试第二场考三道题。

1、论一篇“论诚信为治国之本”

2、判语五道。

3、诏、诰、表、内科一道。

与第一场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不同,第二场的考试题目更具实用性。

论一道,是以儒家思想、历史典故或政务理念为主题。

要求考生撰写议论文,考察其逻辑思辨与理论分析能力。

判五道,就是判五件案子。

题目多为模拟现实中的行政或司法场景,要求考生根据大景朝的法律写出裁决意见。

考察考生的法律常识、政务判断与公文规范能力。

这些案件包罗万象,千奇百怪,很多案件甚至超出想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