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规划 - 末世女只想种田 - 扬笙落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68规划

68规划

◎黄金百两,洋芋盛宴◎

几天后,新帝的赏赐再次抵达平安镇赵家。

这一次赏赐之物不再是海外采购的洋种子或牌匾,而是沉甸甸、金灿灿的一百两黄金。

当黄绸覆盖的托盘被掀开,露出码放整齐的金锭时,饶是见惯风浪的徐闻道也微微挑眉,难得新帝大方一回。

赵铮和阮玲珑更是有些发愣,一百两黄金!

这在大周西南方的平安镇,绝对是一笔足以让人疯狂的财富。

还好送赏赐来的天使十分低调,新帝周衡昌似乎也不想惊动其他人,天使只是转达了周衡昌的口谕,言明最终封赏肯定不止于此。

送走来自京城的天使,阮玲珑拿起一块金锭掂了掂,触手冰凉沉重,她看着那耀眼的金色,低声对赵铮嘀咕道:“铮哥,看来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国库也不是很充盈嘛。”

毕竟,自己献出的改良后的稻种、洋芋的种植法,以及之前捐献的粮食,其价值和对大周的贡献,远非这百两黄金可比。

赵铮失笑,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知足吧,玲珑。这已经是难得的恩典了。寻常人家,几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金子。”

他理解玲珑的言外之意,但也深知皇权恩赏的分量。

阮玲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只是随口一说。看着眼前这笔意外之财,她心里立刻有了盘算。

“铮哥,”阮玲珑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赵铮,“我想用这笔钱,在咱们那五十亩地边上,修个庄子。”

“修庄子?”赵铮有些意外。

“对!”阮玲珑兴致勃勃地规划起来。

“你看啊,文姨她不太爱出门走动,咱们现在这宅子虽好,但院子有限。若是修个庄子,带个大园子,种些花草树木,甚至弄个小池塘,文姨的活动范围不就大多了?心情也能舒畅些。”

阮玲珑扳着手指头继续说道:“咱们名下田产不少了,以后可能还会更多。有了庄子,就等于在田边有了自己的据点,方便管理,存放农具和粮食种子都便利,雇工干活也有个歇脚喝水的地方。”

“再说嘛,”阮玲珑狡黠一笑,“也算是给咱们家置办了一份更气派、更安定的不动产。你说是不是?”

赵铮听着她的分析,越想越觉得有理。

既能照顾到文姨,又能便利农事管理,还能置办家业,一举三得。

“好,就按你说的办。我去联系工匠,好好规划一下。”

大周境内,粮荒的阴影逐渐散去,赵铮不再需要亲自带队奔波于外,冒险转运粮食。但他一手组建起来的运输队,却并未解散。

平安镇地处大周西南方,连接着几处山货产地和周边几个县城、州府。

随着商业的恢复,货物往来需求渐增。而平安镇,恰恰缺少一支稳定可靠的、能承接大宗货物运输和押运的“镖行”。

赵铮看准了这个机会。

他的运输队成员都是经历过流民之乱、身手不错且知根知底的青壮,忠诚可靠。

赵铮趁机整合资源,正式打出了“平安顺达”的招牌,承接货物运输和押镖护送的活计。

凭借着之前积累的信誉和人脉,赵铮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加上他原本就经营着的猪肉批发供应,赵铮俨然成了平安镇上数得着的“实业家”。

事业蒸蒸日上,赵铮心中却一直记挂着一件事。

这天,他特意找了个徐闻道精神头不错的午后,端了杯热茶,坐在老人对面。

“爷爷,”赵铮语气诚恳,“我有件事,想跟您开诚布公地谈谈。”

徐闻道慢悠悠地呷了口茶:“嗯,说吧。”

“是关于……跟您学医的事。”赵铮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您让我当助手,照顾您起居,辨识药材,处理炮制,这些我都乐意做,也一定会做好。但是……”赵铮顿了顿,神情变得认真而坦诚。

“我清楚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瞒您说,我性子粗,坐不住,那些深奥的医理脉案,看久了就头疼,实在不是这块料。强扭的瓜不甜,我也怕辜负了您一身惊天的本事。爷爷的医术传承,恐怕还得另寻良才了。”

他说完,有些忐忑地看着徐闻道,生怕老人动怒。

谁知,徐闻道只是擡眼瞥了他一下,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

“你以为老夫老眼昏花,看不出来你榆木疙瘩里没长那根学医的弦?行了,老夫心里有数。你呀,就不是当大夫的命。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吧,把玲珑照顾好,把家业经营好,比什么都强。”

徐闻道答应得如此爽快,甚至带着点嫌弃,反倒让赵铮愣住了,随即是满心的感激和轻松。

他连忙起身,郑重地给徐闻道行了一礼:“多谢爷爷体谅!”

徐闻道之所以如此“大度”,自然是有他的底气。

他的目光,早已锁定了那个在书房里安静看书的文静。

这个半路认的女儿,在学医一道展现出的天赋,简直令他惊叹。文静心无旁骛,过目不忘,一点就透,一学就会!

失忆对她而言,仿佛成了一块纯净的画布,让她能毫无杂念地、全情投入地描绘医道的玄妙。

徐闻道甚至觉得,她学医的灵性和专注,比许多自幼学医的弟子都要强。

这大概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这一身衣钵,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

初夏时节,阮玲珑精心照料的那一亩洋芋试验田迎来了丰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