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育才救世:鬼谷子的百年布局(3) - 谋圣鬼谷子 - 王国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谋圣鬼谷子 >

第23章育才救世:鬼谷子的百年布局(3)

第23章育才救世:鬼谷子的百年布局(3)

又过去了数日,张仪再次向相府投进名帖。苏秦传出命令,让张仪明日来相府一见。张仪向店主借了一身衣服,第二天天刚亮就赶往相府等候。苏秦预先摆下威仪,关上中门,让客人从侧门入内。张仪想要进去,左右的侍者制止道:“相国接见客人还没有完毕,您应该稍作等待。”张仪便站在门外,看到拜见苏秦的人特别多,禀明事情的也有很多人,过了很久,眼看已经到了正午。听见堂上高呼:“客人还在吗?”

左右侍者说:“相君召见你。”

张仪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向室内走去,指望着苏秦能够起来相迎,但苏秦却安坐不动。张仪忍气作揖,苏秦起立抬手示意。说道:“余子,别来无恙。”

张仪怒气勃勃,没有答话。左右侍者禀明到了午餐时间。

苏秦又说道:“公事冗杂,劳烦余子久等了,唯恐你饥饿,先吃点饭吧。饭后咱们再谈。”

命左右侍者在堂下设立座位后,苏秦自己坐在堂上吃饭,满桌的山珍海味,张仪桌前却只有一肉一菜,和粗茶淡饭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张仪本来不打算吃,无奈非常饥饿,况且已经欠下店主很多饭钱。指望今日见到苏秦,就算得不到荐用,也会有些金银赠予。但没想到会是如此光景,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出于无奈,只能忍着羞愤应着。看到苏秦杯盘狼藉,将他余下的饭菜分赏左右,比张仪吃得还要好很多,张仪心中更加羞怒。

饭后,苏秦传言,请客人上堂。张仪举目望去,苏秦仍旧是高坐不起。张仪终于忍不下去了,走上几步,大骂道:“我想你不会忘了故旧,所以远来相投,你为什么要这样羞辱我?眼里还有同学情谊么?”

苏秦徐徐答道:“以余子的才学,我以为早已经飞黄腾达了,但却不期穷困至此。我不是不能将你推荐给赵侯,使你富贵。但就怕你志衰才退,不能有所作为,连累了我。”

张仪道:“大丈夫自己能使富贵,这怎么能赖你推荐呢?”

苏秦道:“你既然能自己谋取富贵,又何必来求我呢?顾念同学之间的情谊,资助你黄金十两,请你自行方便吧。”

张仪听后非常生气,将黄金扔在地上,气愤地走了。苏秦也没有挽留。

张仪回到旅店,发现自己的铺盖已经放在了门外,问店主原因。店主回答道:“今天你得见相君,必然是有了吃住的地方,所以提前为你收拾好了行李。”

张仪摇头,口中只说:“可恨!可恨!”

脱下衣服,交还店主。店主问:“莫非相君不是你的同学,你认错人了?”

张仪扯住店主,将往日交情,还有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仔细地讲述了一遍。店主道:“相君虽然据傲,但却是位高权重,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对的。送给你十两黄金,也算是好意。你收了此金,也可以当作饭钱,剩下的还能当作回去的路费,何必推辞呢?”

张仪道:“我当时一时气愤,将黄金扔在了地上,如今手里没有一文钱,该怎么办呢?”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只见贾舍人走了进来,与张仪相见,说道:“让你连番等候,真是不好意思,不知先生有没有见到苏相国?”

张仪非常生气地骂道:“这无情无义的家伙,不要再提他了。”

贾舍人道:“先生出言太重,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

店主人遂将张仪拜见苏秦的事,叙述了一遍,并说张仪如今欠下的账没有办法还,又不能回去,十分愁闷。

贾舍人说:“当初是我撺掇先生来的,如今先生有了这样的遭遇,却是我的不对。我愿意给先生偿还欠下的钱,并送先生回魏。”

张仪说:“到了如今这步田地,我还有什么脸面回魏国。我想要去秦国一游,只是没有路费。”

贾舍人说正好他也要去秦国办事,就和张仪一道去了秦国。

到秦国之后,张仪便向秦王投了进名帖,秦惠文王特别悔恨没有留下苏秦,听到张仪求见,立马就传令召见,并拜其为客卿,和他商讨军国大事。

贾舍人看到张仪有了着落,便要离去。张仪流着泪说道:“我之所以有今天,全是仰仗你的帮助,现在我出人头地了,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你怎么就要离去了呢?”

贾舍人笑着回答:“并不是我帮助的你,而是苏相国。”

张仪听后,十分愕然。

良久才问道:“明明都是你资助的我,为什么说是苏相国呢?”

贾舍人说道:“相国想要推行合纵的策略,但是担心秦国伐赵,会败坏他的大事。想着能够得到秦国权柄的人,除了你没有别人,所以苏相国先派遣我装作商人,将你招到赵国。又怕你安居小国,因此故意怠慢你,将你激怒,你果然萌生了游秦之意。相君给了我大量的钱财,让我资助你。如今你已经得到秦王的重用,我也可以回去见苏相国了。”

张仪叹道:“原来我一直在季子的谋划当中,却毫无所觉,我不如他。请你代我向季子表达谢意。只要季子还在,我终身不会伐赵,以报季子对我的恩德。”

此时,战国七雄大部分都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变法,变得逐渐强大起来,崛起最快的当属秦国。秦孝公时期,商鞅的变法相当成功,使得秦国的综合实力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地在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使得它在战争中连连获利,迅速地积累下霸主基业。

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他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地去对付它。

但是在此期间,燕国发动了一场“五国伐齐”之战。因为燕国被齐所灭,燕国的百姓遭到齐国军队的残忍杀害,燕王哙身死。因此燕昭王即位后,发奋图强,以报国破父死之仇。此战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了两城,虽然后来,齐国又收复了失地,但国力却大不如从前——从东方强国降为二等国家,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五国破齐,在战国政治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使秦、齐并强的局势变为秦国独强的局面。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秦国后来的统一战争,而且也与鬼谷子的谋划相符。

后担任秦相的张仪又推行连横的策略,并取得了重大成功。这致使楚国丧失了大片土地,楚怀王客死他乡,楚国的综合实力一落千丈,再没有了和秦国正面抗衡的实力;使秦取得了汉中之地,将关中和巴蜀连在了一起,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而后来秦国又将势力伸展到了中原,占据函谷关和武关以东等重要据点,进可攻,退可守,因此逐渐地强盛起来。

乱世终结者

经过了春秋战国长期兼并的战乱,中国社会开始向着天下统一的趋势发展。鬼谷子看到这样的形势,觉得应该在当今天下各国当中挑选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国家,尽力辅佐,实现一统天下,还世间一片靖平的宏愿。经过多方谋算,他认为秦国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也拥有一统天下的气运。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公元前246年,秦嬴政即位,秦灭六国统一战争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这时,六国日渐没落,秦国实力蒸蒸日上,一统天下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之势。

齐国一直都是东方强国,但在秦始皇初年,齐国传至齐共王时,在齐威王时期历经辛苦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云烟,齐国已是徒具强国之名。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国家没有贤臣良将,军队也没有战斗的士气,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国之战,可谓是毫无准备,只能坐以待毙。

韩国在三晋中一直是最弱的一方。到了韩桓惠王时,韩国已经向秦国称臣。秦始皇初年,韩国疆域急剧缩水,只剩下都城阳翟,还有周围的几个中小城邑,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

魏国虽然在战国初期是最强大的,它占据河东、河西和河内以及河外等广大地区,疆域内山河纵横,地势险要,但它却阻扼着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咽喉,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眼中钉,尤其是魏惠王以来,与秦作战连连失利,疆域日渐缩小。到了秦始皇初年,魏国国势更加衰弱。但是经过信陵君窃符救赵,并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之后又取得河外大捷,这才再次提高了魏国的威望,但是本应乘胜恢复魏国疆域,只是安釐王昏庸无能,不但不借机复国,反而受到秦国离间挑拨,将信陵君罢免,这便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赵国地处北方,方圆两千里,是北方强国。尤其是赵武灵王时期,推行“胡服骑射”,在政治上推行新政,富国强兵,国势日渐强盛。赵国北拒匈奴,南抗强秦,在当时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但是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多次被秦兵攻打,但赵王却对本国良将廉颇和李牧都不予任用,还听信谗言对贤臣加以诛黜。赵王的昏庸无能,使得赵国国势日渐衰微。

燕国在战国初期属于极其弱小的国家,但在燕昭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疆域得到了扩充,国力日强。到燕王喜当政时期,却时常发动混战,既劳民伤财,又使得国力损耗巨大,这使它在七国之中成为比韩国稍微强一些的弱小国家。

当时楚国在秦将白起攻陷都城后,国势大大减弱,国都也迁移到了陈地,以后又多次迁移。都城多次被迫迁移,极大地挫伤了楚国的民心和士气。在楚考烈王当政期间,楚国实际上也已是徒具强国之名,远远无法与秦相抗衡了。

秦国在最初的时候是关中地区的一个戎狄小国,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春秋时期各国争霸中原盟会争雄的时候,秦国常常被排斥在外。但从秦孝公时期开始励精图治,推行变法革新,逐渐成为中央集权式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对外则采用张仪连横的策略攻伐诸侯。后司马错南并汉中和巴蜀,北灭义渠与陇西,巴蜀的大部分地区先后落入秦国之手。后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下楚都郢,又在华阳击溃赵魏联军,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全部落到了秦国手中。

公元前231年,秦国发兵接受韩国南阳太守腾投献的南阳城。次年派遣腾攻打韩国,俘获韩王安,尽纳其地。公元前226年,韩国旧都郑的贵族不甘灭亡发动了叛乱,秦不久将叛乱平定,并将迁居在外的韩王安处死,韩国灭亡。秦国在韩国国都一带设立颍川郡。

这时赵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秦国乘机发兵大举进攻。当时有民谣道:“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公元前229年,秦国再次大举攻打赵国,王翦率兵越太行山直下井隆,杨端和率兵围困赵都邯郸。同时秦王派李信率兵攻打太原和云中。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带领大军抵抗强秦。但赵王听信李牧和司马尚将要谋反的谗言,派遣赵葱和颜聚将李牧和司马尚替回,后将李牧处死。次年王翦大败赵军,杀了赵将赵葱,并俘虏了赵王迁。接着又继续攻代,代王嘉被俘,致使赵国彻底灭亡。秦国在赵都邯郸一带设立邯郸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