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请安
第101章请安
隔日一早幼君招呼丫鬟忙自己穿戴好了,接着又到园子里看视一回,胤祥方还在梦中。幼君放放下心来,又嘱咐了跟前的人好生服侍,有什么情况让伴云通报一声。接着登车而去。夏天天也亮得早,早晨的空气好,鸟儿们也开始啼唱。
幼君的心情却是沉重的,她还在想着一会儿怎么向康熙请旨能让到郊外去静养一段时间只怕离了这些纷争病也好得快些。正想着,突然感觉肚里的孩子在动,幼君摸着肚皮说:“宝贝,额娘也无助,你告诉额娘该怎么办。”
车子到了宫门口便停下来了,宝娟过来扶幼君下来。一行人先到宁寿宫太后处问安,不曾想在路上遇见了四福晋。
妯娌俩许久不见倒在外面说了一会儿话。
“昨日我们王爷去你们家也没说妹妹有喜的事,对了,看来有好几个月的。怎么样,身子沉吗?”乌拉那拉氏搀着幼君慢慢走。
“不算沉。四嫂可好?”
乌拉那拉氏道:“我有什么不好的,老日子过惯了。妹妹有了喜我们雍王府里也有了喜呢。”
幼君忙问:“又是你们那个姓李的侧室?”
“不,是一个没进府多久的格格,姓什么钮祜禄氏的。那个女人看上去还乖顺,每次到我房里还请安的时候也还安静。你知道我们的弘昀没了我们王爷难过了很久,王爷的子嗣稀少,如今好不容易又有了一个,我天天在送子娘娘面前烧香求菩萨保佑。希望这一个能给我们王爷带来福气。”
幼君笑道:“放心,这一个定会平平安安的。只是我觉得四嫂会不会太累了些。”
“我有什么累的,如今自己不能生。有别人替我生倒没什么好说的。”乌拉那拉氏说得很轻松。
反而幼君倒是替她四嫂怜惜起来了,她见四福晋穿着光鲜亮丽的亲王福晋的朝服,一身的华贵和荣耀在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凄凉。幼君又想这么说来弘历要出生了吗?这个康熙最得意的孙子,后来整整统治了中国六十年的未来皇帝。
宁寿宫里已经聚满了前来请安的后妃并各家福晋公主夫人。女眷们皆是按着丈夫的爵位封号排好。幼君自然被挤到了后面。
太后已经穿戴整齐礼了佛在宫女们的搀扶下颤巍巍的出来了,端坐在上首,接过了宫女捧来的茶,喝了一口,停顿了半刻才淡淡的说了一句:“都起来吧。”
幼君从地上起来,险些没站稳,好在一旁的十五福晋扶了她一把。幼君觉得有些头晕,当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太后不过按例问了几句官面上的话,说得淡如白开水。接着便各自散去了。四福晋又过来邀幼君一道去永和宫里给德妃请安。
德妃见着她们妯娌倒还喜欢,又见幼君有了身孕方说:“十三媳妇这一胎保准是个儿子,很好。十三阿哥才一个儿子,多些也热闹热闹。”
“是男是女媳妇也说不准。借德额娘美言罢。”自从幼君看见德妃自私的一面时便和这个名义上的婆婆再也亲近不起来。当然也不能完全怪德妃,深宫里的女人哪个是容易的,千小心万小心,特别又是熬到了德妃这一步。再说人家还有两个正经的儿子顾不过来哪里照料得到一个养子。
幼君没坐多久便有些不安起来,她还得去养心殿向康熙请旨呢。只是又怕康熙不见她面,那么她算是白来了一趟了。
因此幼君起身道:“德额娘,媳妇还要去皇父那里请安,先告辞了。改日再来给德额娘请安。”
德妃道:“你也不容易,出入不方便的话礼节上的事疏忽一点也没什么。”
幼君正要出去的时候十四福晋完颜氏过来了,一见幼君和乌拉那拉氏忙笑道:“母妃这里真热闹,两个嫂嫂都在此,看来我是来得不巧了。”
“说的什么话,十四媳妇来得正好我有事要问你。”德妃忙说。
乌拉那拉氏见幼君要走也跟着起身来:“家里还有事了,媳妇也先回去了。母妃好生保重。”
德妃点头说:“去吧。对了,我仿佛听见人说老四家里也有了消息。可真是件喜事,这弘昀没了,就只剩下一个弘时太单薄了。”
乌拉那拉氏含笑着没有答话。
完颜氏道:“母妃,刚才我说的可不是,我来了,两个嫂嫂都急着要走,所以来得不巧。”
乌拉那拉氏便和幼君携手出了永和宫。走出了宫门幼君忙问四福晋:“四嫂要去皇父那里吗?”
乌拉那拉氏说:“我就不过去了。只怕这时候我们王爷在那边,我去也无益。对了,妹妹一人方便吗?”
幼君看了看身后的巧彤和宝娟说:“我怕什么,不是有她们两个吗。再说也没什么要紧的。对了,我还得谢谢四嫂送我的东西,我很喜欢。四嫂有空了和四哥一起来家里坐坐。”
乌拉那拉氏道:“有空一定来,让十三弟好好养身子。”
幼君点点头,看着乌拉那拉氏登车离去。等她的车子远去了,幼君这才向养心殿的方向走去。
康熙照例还在御书房办公,幼君知道不该贸然去打扰的。只是怕耽搁得久了胤祥在家不好。因此让丫头们在外面等着,自己去御书房向康熙说明。
果然到了这边,康熙正与大臣们商量事情。太监让幼君先在亭子里等着,左等右等,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幼君不免心烦起来忙和跟前的小太监说道:“麻烦小公公帮忙通报一声,我还得回去,家里有病人呢。”
小太监笑答着:“禀福晋,万岁爷议事别人可不敢打扰,福晋再等等,若实在等不了不如先说给奴才,等万岁爷空闲了再替福晋转达。”
幼君拿着扇子摇了摇,觉得额头上滚着豆大的汗珠。这个天气可真叫热的。
转眼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幼君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渐渐毒辣了起来,她好不容易挺着肚子走了这一趟,哪里说回去就回去,没把事情办好不能轻易说走。
此时胤禛走了来,他看见了在亭子里等候的幼君因此也上前来。幼君忙起身和胤禛问好。
胤禛忙问:“十三弟妹来此处做什么?”
幼君苦笑道:“等着面圣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怪热的,弟妹有什么事不如和我说,我一会儿进去向老人家请示。”胤禛好心说着。
幼君道:“没关系,已经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就这么回去了岂不划不来。”
胤禛便也不好再有别话,他也站在亭子里同幼君一起等待。幼君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一个劲的摇着扇子。只是胤禛见她行动不便,若是动了胎气或是中了暑总是不好的。虽然担心,但也不好明显的表示出什么来。他也大约清楚跟前这个小小的女人的性格了,她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类型,谁来劝也没有用处。
太阳又照射过来了,亭子里的阴凉处十分有限,胤禛始终没有再向前迈进一步,一向最怕热的他独站在太阳底下,只幼君置身阴凉处。一直等到胤禛皮肤晒得滚烫这才见御书房的门开了。胤禛连忙走了上去,迎面走来了几个朝中的大臣。
大臣们纷纷向胤禛问好,胤禛自然也客气了一番。胤禛走进那扇门前向幼君点点头,幼君会意,知道是胤禛让她先等着,自己进去向康熙汇报。
果然没过了多久,另一个小太监走了来躬身说道:“十三福晋,万岁爷有请。”
幼君拿着绢子先拭了拭额上的汗,说了句有劳了于是跟着小太监进到了那扇门里。屋里果然比外面凉快了许多,幼君大大才舒了一口气,接着依礼下跪给康熙请安。
康熙眼皮也没怎么抬,冷冰冰的说了句:“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