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宜臼避祸
东宫内,残存的侍卫和宫女宦官们一起收拾物品,在唯一还算完整的藏书阁内,姬宜臼正和姜宁争执不休。
“外公,我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离开,如此离开我将背上弑君篡位的罪名。不行,我一定要面见父王讨个公道!”
“宜臼哇,这个时候你到哪里讨公道哇,你自己的命都是危在旦夕,听外公带个话,随外公一起回申国避一避吧。”
“自古有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就算父王真的要杀我,我最为大周太子父王的嫡长子决不能被人说是不忠不孝。我去面见父王把事情说清楚之后,不用父王动手我自己就死在他面前!”
“你傻呀,你说得清楚吗?随话说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姬伯服敢这样做自然做好了各种准备,你此时去面见王上不时自投罗网吗?外公只怕到时候你不仅不能澄清事实,反而会被坐实弑君篡位的罪名,死的不明不白呀!宜臼哇,外公知道你自幼就孝顺,但这也要视情况而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若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
这句话的意识是做儿子的惹怒了父亲,父亲要揍儿子,若是仅仅是打几下屁股那就忍了吧,谁叫他是当爹的呢。但若是当父亲的抡着皮带、镐把、菜刀、擀面杖等家用十八般兵器气势汹汹向儿子杀来,那么当儿子的就应该第一时间撒丫子跑路。若是一味讲孝顺被盛怒之下的父亲碎尸万段,那会让父亲背上不义的罪名,那样做还能算是孝顺吗?
就在姬宜臼低头沉思的时候,藏书阁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宜臼,申候说的在理呀!”
姬宜臼和姜宁回头一看只见进来一位身穿铠甲,面白长须相貌和姬宫湦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男子。此人是姬宫湦的亲弟弟莫国国君姬望,姬望此次进京朝觐正打算离京的时候忽见镐京城内烈焰蒸腾就连王城内也是火光冲天,姬望心中大惊连忙调集本国随驾人马从东门进入镐京,而此时申候的军队也从本门冲进镐京。两军几乎是一前一后冲进王城。申候急着去救姬宜臼,于是就拜托姬望前往栖凤宫营救申后,姬望来的还算及时,栖凤宫是王城中收到攻击最轻的地方。姬望率领莫国兵马将黑衣人斩杀殆尽,这才接出了申后。
姬宜臼一见姬望立刻紧走几步跪在既往面前抱住姬望的大腿痛哭流涕。
“王叔,侄儿委屈哇!”
姬望扶起姬宜臼,他看着姬宜臼那沾满鲜血的铠甲也不禁唏嘘不已。
“宜臼,你就听你外公的话暂时到申国避一避,若是你此时去见你父王他在盛怒之下根本就听不进你说的话,暂避一时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等你父王怒气平息,王叔再联络几家诸侯为你说情,最不济也要请王上彻查此事。总之你现在不能去见你父王,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哇!”
“儿呀,你要听你外公和王书的话呀!”
申后走进藏书阁,伸开双臂迎向姬宜臼,姬宜臼扑进申后怀里母子两个哭的是痛彻心扉。姬望一见这个惨景长叹一声连连跺脚,申后背过身去不住的抹着眼泪。
姬望一见连忙劝慰申后:“申后莫要悲伤,此地不可久留,速速带着她们母子回申国。记住,我若不给你音讯万万不可返回镐京。”
申后拱手说道:“多谢莫候,以后的事情还要多多仰仗莫候从中周旋。”
“那是自然,不要多说了,快走!”
申后点齐兵马收拢残兵,护着申后和姬宜臼出了镐京直奔申国而去。姬望坐镇王宫派出人马肃清镐京城内趁火打劫的贼人,又叫来躲在家中的幸存大臣出来处理政务稳定局面出榜安民。
姬望站在王城正门的门楼上看着繁华不在,遍地死尸和血迹的镐京城他不禁仰头长叹:“苍天,难道我大周就要社稷崩塌了不成?列祖列宗在上,求你们保佑大周渡过此难吧!”
汤泉宫的主殿叫做奉天殿,是姬宫湦召见诸侯议政、赐宴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此时姬宫湦依旧身穿铠甲坐在王位上,冷冷看着下面跪着的寥寥几位臣子。在他的右手边坐着志得意满的姬伯服,左手边坐着上卿虢石父。
姬宫湦面前跪着的除了监管汤泉宫的宫卿和戍卫汤泉宫的镇将之外,剩下的五六个官员都是平时比较伶俐的,是昨夜领着自家护卫半路加入保护王驾的队伍中的,所以说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不乏投机取巧之人。
姬宫湦看着这些人半晌之后才说:“众卿免礼,赐座!”
待众臣落座之后,姬宫湦接着问道:“汤泉宫镇将,你可知六师有何动静?”
汤泉宫镇将起身答道:“王上驾临汤泉宫后,臣就命人持天子令前往六师。除王子伯服殿下所统六师全部陪王伴驾之外,莫候姬望所统六师已于今早被调入镐京弹压暴民,其余六师于昨夜枕戈待旦似有行动但却一直不曾出营。但在今早,其中半数人马离开大营不知去向。臣已下令封锁大营,只许进不准出。此部六师如何处置,还请王上决断。”
姬宫湦点点头说:“你做得好,予心甚慰。予命你将此部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王上!这?”
“似这等乱臣贼子留之何用,杀!”
“臣遵命!”
汤泉宫镇将领命而去,殿内众臣低头不语。就在这时满身消炎血迹光头赤足的蓬头垢面的尹球闯进殿内,他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扑通一声扑倒在地,一路翻滚着滚到姬宫湦面前。
“王上!王上啊!臣终于活着见到王上了,呜呜呜呜。”
尹球这惨状就连姬宫湦见了都不免动容,他换了个语气问尹球:“尹球,你这是怎么了?”
“王上,昨夜臣与王子殿下上卿大人一同进宫勤王,殿下和上卿大人担心王上安慰率军直奔丹霞宫,臣率领一军抵挡太子殿下。”
“住口!你在说谁!”
姬宫湦怒吼一声,吓得尹球一哆嗦,他随即眼珠一转明白了姬宫湦的用意。
“臣口误,臣是说率领一军抵挡那个想要弑君篡位之人。本来臣身先士卒临阵指挥,我军已经节节胜利将叛贼逼入东宫。臣也曾向叛贼喊话说是只要弃械投降就既往不咎一概免罪。不想那叛贼甚是嚣张,一阵箭雨射来不仅射死众多将士,还将臣的战马射死。但就算这样臣依旧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率领王师攻入东宫并将叛贼围困在藏书阁。就在我军即将生擒叛贼之时,申候率领大军从背后杀来,我军腹背受敌孤军奋战,将士们舍死忘生死战不退,奈何申候来势汹汹又是出其不意,我军最终箭矢耗尽进过一番苦战之后全军覆没。臣是被侍卫压在身下才逃过一劫。待到天明时分,莫候领兵进入王城平息事态之后,才将臣救出。臣就立即跑来这里面见王上,王上~~~~~~”
姬宫湦咬着牙问:“那个逆子还有那个生了他的贱人现在何处!”
“王上,他们被申候接走了,莫候晚到了一步没能截住他们。”
姬宫湦气得满面铁青他猛地站了起来挥舞着双臂怒吼:“好哇好哇!予养了一个好儿子,好到都等不及他老子咽气就想登基坐殿,你们说,予样的是个什么儿子!”
众臣低头不敢言语,谁都知道这时候你怎么说都不合适。若是顺着姬宫湦的语气说你养了个心狠手辣的崽子,当时是没事,但在姬宫湦反应过来之后定会找个理由给小鞋穿,弄不好人头不保。若是劝解的话,正在气头上的姬宫湦一定会把答话的人大卸八块泄愤,所以这时候还是啥也别说的好,就算是被骂成蠢材也比丢了性命强。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之说,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姬宫湦见没人搭理他怒气更胜,大吼着说:“予养了只狼崽子,不对,他连狼崽子都不如。狼崽子都不会反噬父母,而他却连父亲都要杀!他不是人,他就是个畜生!”
众臣心中一松暗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他是畜生你是啥?反正不管是啥,别找后账把气撒在我们头上就行。”
姬宫湦在边走边骂:“畜生,这个畜生!他若是主动来面见予,予还会让他分辩一二,可是他却跑了,呵呵,这不是不打自招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还有什么好说的!虢石父,立即调集王师,予要率师扫灭申国,将那畜生和那贱人一并杀了!”
虢石父说到:“王上不可,此时王上出兵属于师出无名,天下诸侯并不清楚那叛贼的罪孽。大王不若将诸侯招来,将那叛贼的罪行公布于众,此时王上再兴兵伐罪就是师出有名,天下诸侯定然会跟随王上讨伐叛逆,也必不敢和申国结为同盟。”
姬伯服:“父王,师尊说得对。父王一向仁慈宽厚,虽说是那叛贼意图弑君篡位在先,但父王不可因怒而伐,必须明正典刑将那叛贼的身份废黜,并将其罪公布天下,如此一来就没人说父王自残骨肉了。”
姬宫湦看着姬伯服一脸的慈祥,他说:“幸好苍天给了予一个好儿子,你说的没错,那畜生不配做太子,也不配成为大周天子。虢石父,立即派出天使召集诸侯到汤泉宫议事。尹球,立即召集六师将汤泉宫十里范围内封锁!”
尹球:“王上,此时派出天使怕是要耽误时间,诸侯大多还在半路上呢。”
虢石父说到:“臣请王上下令点燃烽烟,如此各路诸侯定会闻讯而至,也会带来军队。待王上将那叛逆的罪名公布于众时,诸侯定会和王上一起兴兵伐罪。王上,臣还有一言。”
姬宫湦:“讲!”
“王上刚才言到,那叛逆不配成为太子,而且他犯得是弑君篡位的大罪,此罪罪无可恕,再给他太子身份就不合时宜了。臣请王上废黜姬宜臼太子之位,立王子姬伯服为太子!”
众臣此时明白过味来,纷纷叩拜喊道:“臣请王上废黜姬宜臼太子之位,立王子姬伯服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