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人在十几岁的时候总是很天真,以为一切都简单得如同自己那尚未发育完全的大脑。
以上,我是说我自己。
19岁时候的我,根本不明白大脑比我发达了很多、心思比我细腻了上亿倍的林子淙,是经历了什么样的自我挣扎,才默认了对我的喜欢。
我只知道傻乐。
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除夕里他给我的一个拥抱,已经做了很久很久的心理建设。
关于林子淙对我的感情,他从没好好地给我从头到尾讲述过。
我曾经跟他说:“要不你也写日记呗。”
“写日记干嘛?”
“给我看。”我说,“知道你内敛,有些话不好意思直接和我说,你就写下来,然后我偷偷看。”
林子淙像看傻子一样看我:“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直接说的?”
我哑口无言。
所以,我想知道那些日子里,他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斗争才终于肯承认喜欢我,我就得像收集拼图碎片一样,有事没事挑起话端,套出来一点,记下来,然后慢慢把这些碎片拼凑出完整的段落。
于是,我直到快三十岁,才终于明白林子淙在那年都想了些什么。
当我像条快乐的金毛一样,无所顾虑地向他表白时,他第一反应是:完了。
这说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被人喜欢怎么会是“完了”呢?
可事实上,林子淙就是这么觉得的。
从他给我的碎片中,我大致猜出,早在我告白之前,他就已经发现自己喜欢我了。
不是他口口声声说的“亲哥”一样的喜欢。
就是恋人般的喜欢。
而他的启蒙老师,自然和我不一样,跟那个渣男戴贺川没有半点关系。
实际上,林子淙在高中毕业那年,就发现,他对我的感情有一些微妙。
可那个时候,他觉得是吊桥效应惹的祸。
当时的他,独自一人回到那个噩梦一样的家里,准备了结此生,可我硬生生挤了进来,在那栋黑黢黢的房子里,每一个角落都点上了温暖的小蜡烛。
我癞皮狗一样的行为,却让他仿佛重获了新生。
新生啊。
怎么可能不意义非凡呢?
林子淙透露,当初即便我不和他报考同一城市的学校,他也打算追随我的脚步。
当然,他用的并不是“追随”这个词,他这个傲娇的人,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他不想跟我分开。
可是,他也没想过要和我恋爱。
世界之大,让相爱这件事变得概率极低。
尤其是两个男人。
林子淙从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好运气,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更何况,他也不想。
因为他喜欢的是我。
他不希望我是同性恋。
没有歧视同性恋的意思,毕竟,我就是同性恋。
但只要是个人就知道同性恋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一部分人混乱——精神混乱、肉体也混乱。
一部分人挣扎——自我的挣扎、同社会的挣扎。
无论如何,这都是被边缘化的一群人,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也难过家人那一关。
林子淙在意我,同时也在意我爸妈。
他作为一个男生,喜欢我,这件事可能对我们每个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他只想和我们一起过稳妥的、寻常的生活。
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做好了让这份感情烂在心里的准备。
却没想到,我跟他说,我喜欢了他。
晴天霹雳。
多年后,他这么对我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
林子淙倒也真是不走寻常路,大概除了他,不会再有其他人被自己喜欢的人告白时,觉得是晴天霹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