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仙绳缚孽徒
话说杨戬借土遁之术,一路风驰电掣般向南疾驰而去。
他心中虽然知晓夹龙山位于南方,但毕竟从未亲身去过,只能每前行一段路程便从土中钻出,确认一下方位是否正确。
就这样,杨戬一路走走停停,却不想竟然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座仙山脚下。
这座仙山山势巍峨,云雾缭绕,山间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仙鹤啼鸣声,宛如仙境一般。
杨戬本欲绕山而行,继续寻找夹龙山的下落,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忽然瞥见山顶之上有一座青鸾斗阙,斗阙周围霞光万丈,瑞气千条,显然并非普通之地。
杨戬见状,心中不禁一动,当下也顾不得许多,纵身一跃,如飞鸟般直朝那青鸾斗阙飞去。
待到近前,杨戬才发现这斗阙规模虽不大,却建造得精巧别致,美轮美奂。
正当他打量之际,忽见斗阙门开,从中走出一名女子,此女身着素色仙衣,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宛如仙子下凡。
杨戬见那女子出来,赶忙上前施礼道:“在下杨戬,路过此地,冒昧打扰,还望仙子莫怪。”
那女子微微一笑,还礼道:“原来是杨道兄,小女子龙吉,久闻道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杨戬闻听此言,心中暗喜,原来这女子便是龙吉公主,他赶忙又施了一礼,道:“公主过奖了,杨戬不过是一介修士,当不得如此赞誉。”
二人寒暄片刻,龙吉公主得知杨戬乃是玉鼎真人门下,更是对他以礼相待。
杨戬在这青鸾斗阙稍作歇息后,便向龙吉公主辞行,继续踏上寻找夹龙山之路。
杨戬沿着山路缓缓而下,行至山脚一处低洼之地时,忽然听到一阵孩童的嬉笑之声。
他心中好奇,循声望去,只见两名童子正在溪边戏水,那溪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那二童见杨戬气度不凡,竟主动上前拜见,杨戬见这二童生得伶俐可爱,心中也是喜欢,便与他们攀谈起来。
交谈中,杨戬得知这二童乃是山中精灵所化,无主已久。
他心中一动,暗想这二童若能收归己用,日后必能成为得力助手,于是便施展神通,将这二童收服。
杨戬收服二童后,正欲离去,忽然瞥见那溪水之中似有一物闪闪发光。
他定睛一看,却是一件神兵,此兵长约丈余,通体寒光凛冽,锋芒逼人,正是那赫赫有名的三尖两刃刀!
“此番虽误了行程,却也算意外之喜。”杨戬抚刀轻笑,随即再度启程。
---
夹龙山上,惧留孙听完杨戬所述,面色骤变:“什么?那孽障竟去了西岐?”
他急忙清点洞府,果然发现捆仙绳与五壶丹药不翼而飞,顿时捶胸顿足:“这畜生!竟敢盗宝下山,闯下如此大祸!”
杨戬冷眼旁观,道:“师叔,土行孙助纣为虐,已害我西岐两员大将。此事若传至玉虚宫,恐怕……”
惧留孙冷汗涔涔,忙道:“师侄放心,贫道这就随你前往西岐,亲手收了这孽徒!”
---
西岐大营外,姜子牙率众相迎。
虽对惧留孙满腹怨气,但顾及同门之谊,姜子牙仍拱手道:“道兄远来辛苦。”
惧留孙面露愧色,还礼道:“子牙,贫道管教不严,致使孽徒为祸,实在惭愧!”
入帐后,姜子牙再难压抑怒火,质问道:“道兄,土行孙残杀我阐教弟子,此事该如何交代?”
惧留孙长叹一声:“这孽障趁我外出,偷盗法宝下山。子牙放心,贫道定将他擒回,交由你发落!”
姜子牙神色稍霁,沉吟道:“既如此,还请道兄出手。不过商军新胜,士气正盛,不宜强攻。不若由我引阵叫战,道兄暗中埋伏,待土行孙现身,再一举擒之。”
惧留孙抚掌赞道:“妙计!子牙用兵,果然名不虚传。”
姜子牙淡淡道:“道兄过誉了。只是……”他话锋一转,“土行孙既非奉师命下山,为何偏投闻仲麾下?”
惧留孙苦笑:“这……恐怕唯有擒住那孽障,方能问个明白了。”
---
商军营前,闻太师见姜子牙仅率数百人叫阵,不由嗤笑:“姜尚,昨日十万大军尚不能胜,今日带这点人马,莫不是来送死?”
温江附和道:“太师,西岐怕是无人可用了,才让这老朽前来丢人现眼!”
西岐众将怒目而视,姜子牙却不动声色:“闻仲,胜负未分,何必猖狂?”
闻太师正欲下令冲杀,忽见陶荣目光微闪,低声道:“太师,姜子牙此行必有蹊跷。”
话音未落,哪吒已挺枪出阵,厉喝:“土行孙!可敢与我一战?”
土行孙昨日连擒二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当即请命出战。闻太师颔首应允,却暗中运起天眼,环视四周。
战不十合,土行孙故技重施,祭出捆仙绳。不料那绳索刚至半空,忽如金蛇般扭动,竟调头飞向云端!
“不好!”闻太师天眼骤开,红光迸射,照出云中一道人影——正是惧留孙!
“惧留孙!藏头露尾,算什么本事!”闻太师厉声喝道。
惧留孙飘然落地,袖袍一挥,土行孙脚下地面顿时化作金石,遁术尽封。土行孙面如土色,瘫坐在地。
哪吒趁机一枪刺去,却被惧留孙伸手拦住:“哪吒且慢!这孽障自有门规处置。”
闻太师怒极反笑:“好个阐教!战场之上,岂容你说拿人就拿人?”说罢挥鞭直取惧留孙。
惧留孙冷笑:“闻仲,你非我敌手,莫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