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王宫风云
先不提燃灯到来,所谓何事。
且说那西岐王宫,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宫墙之上。
乌云似狰狞的兽群,将月亮层层遮蔽,仅透出几缕幽微的光,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投下斑驳暗影。
姬发一袭玄色王袍,静静伫立在窗前。
他的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哒、哒、哒”,那节奏他紊乱的心跳。
这一个月来,前线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份都似利刃,割着他的心。
三万将士的伤亡,让这位年轻的武王夜不能寐,满心的焦虑与愧疚,如同这无尽的黑夜,吞噬着他。
殿外,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划破了夜的寂静。
散宜生和周公旦匆匆而入,衣袍上的夜露闪烁着清冷的光,是他们一路奔波的见证。
“大王,何邑等人已在殿外聚集。”
散宜生低声禀道,眉头紧蹙,眼中透着忧虑,“看架势,今晚不达目的不会罢休。”
姬发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孤倒要看看,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浪。”
转身时,烛火摇曳,映出他眼下的青黑。“升殿。”
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在空旷的殿内回荡。
大殿之中,灯火昏黄。
二十余名文臣分列两侧,气氛紧张得如拉紧的弓弦。
何邑站在最前,斑白的胡须微微颤动,浑浊的双眼中燃烧着固执的火焰。
这位历经两朝的老臣,此刻被一股执念驱使。
“大王!”何邑声若洪钟,“臣弹劾姜尚穷兵黩武,请大王即刻收回兵权,与大商议和!”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哗然。
几名年轻文臣纷纷出列附和,脸上满是焦急;年长者们则大多沉默,眼神中透着犹豫。
姬发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散宜生身上:“上大夫有何见解?”
散宜生从容出列,青袍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沉稳庄重。
他拱手道:“何大人此言差矣。商王宠信妖妃,残害忠良,比夏桀更甚。
东南两路诸侯已反,此乃天赐良机。若此时议和,待商王平定东南,我西岐危矣!”
“荒谬!”何邑怒目圆睁,“商王再昏聩,也不敢撕毁盟约!我西岐……”
“何大人!”周公旦突然打断,声音如雷霆,“您可记得比干丞相如何死的?”
殿内瞬间安静,空气凝固。
比干被剖心的惨状,是朝歌城最恐怖的传说,也是西岐人心中的一道血痕。
何邑脸色发白,仍强撑道:“那……那是……”
“连王叔都敢杀,商王还有什么不敢?”周公旦步步紧逼,眼神锐利如鹰,“将西岐安危寄托于暴君仁慈,岂非与虎谋皮?”
姬发适时开口:“众卿放心,孤已联络崇黑虎,必要时可请曹州兵马相助。”
这话如定心丸,多数大臣面露喜色。唯有何邑不甘心,向前一步:“大王!连年征战,百姓困苦。老臣族中商队这月损失……”
“何大人!”散宜生提高声调,目光如炬,“您是为国事,还是为自家商队?”
何邑语塞,老脸涨得通红,张了张嘴,却再难出声。
姬发起身,王袍无风自动,威严尽显:“孤意已决,伐商大业绝不中止。退朝!”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摇曳的烛火,将姬发、散宜生和周公旦的身影映在墙上,影影绰绰。
姬发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身体颤抖。手帕上,点点猩红触目惊心。
“大王!”周公旦惊呼,眼中满是担忧。
姬发摆手,喘着粗气:“无碍。说说吧,前线究竟如何?”
散宜生叹息:“姜丞相压力很大。闻仲用兵如神,更有个叫陶荣的将领,武艺高强,连斩我方数员大将……”
“陶荣……”姬发喃喃,眼中寒光闪烁,“明日你亲赴大营,请相父回城议事。”
周公旦忽道:“大王,臣弟有一计。”说着,取出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贵族的产业,“何邑等人反对,无非利益受损。若以战利品许之……”
姬发眼睛一亮:“好个阳谋!就依王弟之计。”
次日拂晓,晨曦微露。
散宜生单骑出城,马蹄“嘚嘚”,踏碎一地晨霜。
途经集市,人声嘈杂。
“听说了吗?昨夜王宫吵得可凶了……”“要我说,早该议和!我儿子都战死了……”“嘘!你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