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教头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24章教头

大宁十八年,二月十七。

春意料峭,晨光微熹,邓阳独自一人站在白水堡门前望着山顶发呆。不时刮来的凉风将他的衣袍吹得簌簌作响。

邓娥则偷偷躲在一旁悄悄守着,不时偷看一眼。

邓阳这八九天的时间里一直是这个样子。

老夫人知道后也曾来看过,只是邓阳一见到人就又像是没事了一样。小丫头也不敢再去告密,只好自己时时看顾着。

邓阳当然知道小丫头的举动,只是却没法解释。他本以为自己早已将科举之事放下,不想到了考试的日子,自己还心潮是难抑。

大梁的春闱大比三年一次,考试的日子便是二月初九到十七的这九天,共考三场,一场三天。能不能鲤鱼跃龙门就看这九天的表现。多少学子从踏入学堂识字的时候,就梦想着自己大比时的风采。

邓阳知道自己理智上虽然能够做出放弃科考的决定,但是十几年来的执念已经深入骨髓,怎能一点波澜都没有呢。

邓娥见他站的时间不短,便准备去提醒邓阳休息。她刚迈出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回头去看,竟然是之前来过的那个胖子。这胖子挂着一脸邪笑,一看就不是好人。

“小娥姑娘,我又来找你家公子了。”李胖子笑脸如菊。

邓娥却只是冷哼一声,甩头跑进房去。

李胖子笑容僵在脸上,回想半天也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丫头。

他上次受邓阳所托找的教头终于有了眉目,这次便是送人来的。

李胖子带身后一名昂扬汉子与邓阳见面认识后,就自己径自离去。

至于邓阳是否满意,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邓阳仔细打量着眼前挺身而立的汉子。这人身型精悍,看不到一丝赘肉的感觉。脸色是北方人常见的黝黑透红,粗糙的皮肤如砂纸般粗糙,看起来饱经风霜。一道伤疤从左侧耳前的脸颊一直延伸进脖子里,彪悍之气扑面而来。邓阳觉得受这么重的伤还能活下来,真算得上命硬。

这人左手提着把军中常见的单刀,刀鞘已然磨损严重,全靠一圈圈麻绳固定才没散架,中间部位还有两道明显的白色横痕。刀柄上包裹的布条泛着点点暗红,可见此刀饮血不少。他右肩背着一个包袱,手腕脚腕都用窄布条束的极紧实,全身上下显的十分干练。

这人同时也在打量邓阳,眼中不时露出一些好奇和迷惑。

邓阳拱手道:“这位壮士,我就是邓阳。我的条件想必李老板都和你说了吧?”

“说过了,公子要边军出身、上过战场,最好是当过中下级武吏,又有家口的。在下陈丙,今年三十二,东平郡人士,在北镇从军十六年,当过九年都头,手中杀过三十多个胡人,毛贼匪类无算,勉强能合公子的要求。”

陈丙的声音很大,震的房内嗡嗡作响。房门外站岗的两个乡营士卒被他的声音吸引,忍不住伸头来看。

“那你算得上是边军里的精锐了,怎么不在营里干了?”邓阳疑惑道。

即使邓阳没有入过行伍,却也知道像陈丙这种兵头将尾的精锐是要大力笼络的对象。那些军、镇以上将领大多数时候要负责整体军略,不可能亲自上场冲阵,即使再不喜欢也要把这些人捏在手里。

营、都以一级武官才是一支军队的骨干。这些人指挥的人数,少则数十,多则数百,是真正去执行统军者指令的人。

成千上万的普通兵卒只有在这些中下级军官的组织和带领下,才能统合为整体。所谓名将领军如臂使指,这“指”就是说的这些人。

陈丙面露苦涩,嘴角紧抿,“干不下去了。砍再多的首级,功劳也都是上边的,好处一分落不到自己手里。我杀敌多又有什么用,别人靠着买来的五个首级就官升一级,我一战斩首五级却只得大钱二百。这些年,边军的士气越来越差。当年的精锐战力也多已凋零,像我这样资历还活着的,若是没有升上去,也早就离开军营了。只是我在军中日久,一时想不开罢了。去年北镇失守后,我跟着大伙一路跑到关内,被收编进了蓟镇。我原来的都头职务,人家不认,就又变成了大头兵。这次跟着到东山路平叛,一开始还想着立些功劳再升上去。谁知道,关内也是一个鸟样。那帮当官的屁本事没有,杀良冒功、抢功委过倒是屡见不鲜。到了东平后,我找了个借口出营,回家接上家人跑到北海来了。”

邓阳听罢,表情深沉。他明白,陈丙之所以如此,是怕自己一家的人头会变成别人的功劳。

“陈都头家里还有什么人?”

“一个糟糠媳妇儿,还有个八岁的儿子。”陈丙在说到媳妇儿子的时候,脸上不自觉露出几分柔和。

“不陈都头在军中擅长什么?步战、马战还是练兵?”

“在军中呆的时间长了,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探马,几乎什么都做过。不管是操练部伍,还是刀枪弓马,我都还过得去。”陈丙说到这些,也有些自得。

嚯,这还是个通才。

邓阳对陈丙很满意,李胖子果然有两把刷子。他同时也意识到,大梁官军虽然内里腐烂,不堪重用,但是边军中依然还有不少的精锐之士,只是这些人都被压制、不被重视罢了。

“那行,以后陈都头就是我们白水乡营的教头了。我们这乡营比不得官军,地方小,人也少,士卒都是些山野粗人,就委屈陈都头费心了。”

“公子切不可如此说。陈某衣食无着,能得公子信用已是侥幸至极。”陈丙再度欠身说道。

邓阳伸手将他扶起,开口介绍道:“这白水乡营满编应有三百人,只是我们这些田舍汉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总不能慌了营生。是以我从中选拔精壮编成长值,共计六十人。不过平时实际在值的只有三十多人。”

“公子此法,已十分稳妥。早年陈丙也见过不少边地豪强组建部曲,但却因疏忽农事,以致军心动荡,不战而溃。”

邓阳颔首道,“不错,我们乡营是要保境安民,若是为了乡营而影响民生,则是本末倒置了。另外,营里汉子长于村野,生性粗蛮。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陈都头多多见谅。邓某总不会亏待了自家兄弟。”

“公子放心,来时李老板也有所交代。陈丙只要好好跟着公子干,总少不了将来的好处,总比给那些狗官卖命强。”

邓阳叫来邓娥去安顿陈丙妻儿,自己则带着陈丙来到演武场。

说是演武场,实际就是在白水堡北门外,一片靠近堡墙的土地被邓阳平整之后,作为各什训练的地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