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服众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25章服众

路上,邓阳随口问陈丙对白水堡的建设有什么看法。这陈丙也是个直肠子的,张嘴就揭邓阳的短。

“公子,以我之见,这白水堡位置紧要,小而坚固,选址建造都有独到之处。但是,全堡只有一道护墙,墙外也无深壕鹿角援护,实际守备并不严密。万一有变,城墙被破或城门被夺,则大事去矣。不如在堡外挖掘深沟,并引白水河之水灌之。南北门外再立一圈木栅以为瓮城,不但可以多一道防线,增加攻守余地,还能容纳更多物资、人手。”

陈丙站在南门前,指着外边的空地侃侃而谈。

“而且,有了木栅阻隔视线,堡中虚实也不容易被敌人窥见。现在这样大喇喇的摆在外边,旁人只要稍微靠近门前,就能把堡内看个通透,实在是兵家大忌。”

邓阳闻言大喜,这就叫专业。

陈丙作为边军都头,指挥作战的水平还不好说,但是这小型营寨的攻防布置应该是得心应手的。邓阳开始的打算也不过是据墙而战,现在才反应过来遗祸不小。

“好,就按你说的办。待会儿,我叫邓孝鸣来协助你。”

邓孝鸣身体没有两个兄长强壮,读书也不成,但是从小对算学有些天分,做事也认真。邓怀杨本打算在城里店铺里给他谋个差事,只是一直没找到门路。

现在他则是被邓阳拉来负责整个白水堡和白水乡营的后勤供应。

邓阳和陈丙二人来到演武场,将除堡门守卫外的人全都叫了过来。

“这位是陈丙陈教头,是真正在边地砍过胡人的好汉。以后咱们乡营的操练就由陈教头负责,大家务必要跟着好好学,好好练。”邓阳对士卒们介绍道。

众人有点好奇的看着陈丙,虽然有一股子行伍气,但也没有看出什么特殊的。

邓孝青看他生的还没自己雄壮,不太服气,叫道:“那得让陈教头露两手才行。总不能他这么大剌剌的初来乍到就成了教头。”

陈丙随意整理了一下手小臂上的布条,说道:“这是自然。军中规矩,强者上,弱者下。比什么,随你挑。”

邓孝青眉峰皱起,指着架子上的猎弓道:“先比射箭,再比兵器。”

远处已经有摆好的箭垛子,邓孝青也不多话,取出弓箭略作调整就连放三箭,皆中内环。三支箭簇拥挤着形成一个小圈。围观众人见状,拍手叫好。

邓孝青也颇为自傲。他从小行猎,这射箭就跟呼吸喝水一样轻松,根本不用拿眼瞄上半天。

陈丙也对邓孝青刮目相看,收起了几分轻视,没想到山野之中竟然也有这样的好射手。

他上前接过邓孝青的弓箭,拉弓试了试力道,又往远处射了一箭试试准头,然后猛地深吸一口气,接着就在眨眼之间三箭齐发,插入邓孝青三箭围成的小圈内,紧紧聚在一起,甚至将外围一枚箭矢挤落。

场上顿时寂静一片。

邓孝青倒也光棍,耸肩道:“行,这场我输了。”

他从腰间摘下铁骨朵走到空地上,朝陈丙招了招手。陈丙则抽出长刀,将刀鞘轻轻放在地上,方迈步跟了过去。

两人的第二场比试依然没什么悬念,邓孝青虽然身型更加强壮,更有力气,但陈丙是血海里磨练出来的刀法,对付个战场雏鸟并不会废多大工夫。

只见邓孝青招招不离陈丙头、胸等处,每一击看起来都是虎虎生风,但却没什么作用。陈丙左躲右闪,游刃有余,只是七八个回合后,陈丙瞅准机会一脚踹在邓孝青的腿弯处,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

乡营众人本来还在欢呼鼓劲,见到这个场面便如被人同时扼住了脖子,现场又突然安静下来。

邓阳也看清楚了自家乡营和官军的差距,只能说遇到陈丙这样的精锐简直不堪一击。

“好!”

沉默的时间并不长,观战众人反应过来后,大声给陈丙叫好。他们说白了就是一群泥腿子,哪见过这种军中骁锐的手段,只觉得邓阳找来的这位教头委实厉害。

邓阳这下也算是彻底放心了,想必经过陈丙的操练,白水乡营必能再上一个台阶。

“陈教头,不愧是军中精锐,端的厉害。”邓阳赞道。

陈丙收刀回鞘,说道:“哪里,只是多练了几年罢了。这位壮士底子厚实,兵器也娴熟,放在军中也是难得的勇士,只是没有学过正规武艺而已。”

“陈教头,其实这东西也是我们自己捣鼓出来的,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只知道使劲砸。你在军中可曾见过类似的兵器?”

陈丙皱眉思索,“倒是跟军中的锤、锏、狼牙棒有些相似,都是破甲利器。”

“那你可会使?”

“嗯,以前练过几天,稍加改动即可。”

邓阳一激动,握住陈丙的胳膊,喜道:“太好了,陈教头来此真是天意啊。”

“能得公子收留,才是陈丙的运道。”

邓阳把站在库房门口看热闹的邓孝鸣喊过来。邓阳先是为两人做了介绍,然后对邓孝鸣道:“一会儿陈教头会告诉你如何加固白水堡,他有什么需要,你都得尽快去办。”

“好。”邓孝鸣痛快应道。

邓阳专门又嘱托道:“还有,陈教头一家子人也住在堡里,平时多照应着。”

邓孝鸣若有所思的点头应下,然后问道。

“那陈教头的月钱怎么算?”

“每月两贯。”

邓孝鸣和陈丙同时一惊。邓孝鸣道:“是不是太多了?城里的官军也没这么多。”

陈丙道:“是啊,太多了。边军里发全饷也没这么多。”他身为都头,边军饷银也一向高于内地,他拿到手的不过一贯半。他还要在这里混生活,如实因为月钱太高,惹了众怒可不好。

邓阳道:“就是两贯,从这个月就发。有本事的人就得多拿钱。营里谁要是能赶上陈教头的一样本事,我也给两贯。”

邓孝鸣见邓阳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陈教头,估计嫂子那里也安顿好了。你先回去歇歇。午饭的时候,我给你接风洗尘。”

“公子太客气了,不用这么麻烦。”

“哎,我从小向往边疆,可惜没机会去,正好听你说说。咱们到时候边喝边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