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封赏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105章封赏

邓阳见厅内气氛沉重异常,便转换话题问道:“此事既然已由朝廷决定,大人也不要多想了。陈文范毕竟是宿将,之前的事迹来看也是沉稳之人,未必就有我们想的那么悲观。不知道这次论功行赏,朝廷是如何安排的?上次我穿着官袍回家,我娘笑的好长时间都没合拢嘴。”

这倒不完全是编的假话,当邓阳穿上浅青色官袍出现在的母亲眼前的时候,邓母脸上的那种欣慰与自豪近乎沉醉。

杨玄见机也配合的说道:“虽说还没宣旨,但是这城里谁还不是对此心知肚明了。你过两天也会知道的,我先跟你说说。大人这次算是正式起复,任东山路巡抚。至于你,内阁本想给你提几级散阶,再调到某个郡府任职,还是大人数次发信争取,才任你为胶西县令兼横海军使,散阶也只升了两级。哦,对了这胶西县在城阳郡,治下人口不多。”

邓阳一愣,翟良弼接任巡抚是意料中的事。若是不如此安排,那以翟良弼的功劳就只能入朝任尚书以上职务了,晋党之人怎么可能答应,所以只能就地安排为东山路巡抚,顺便收拾烂摊子。其中也不乏等翟良弼犯错后再行罢免的打算。

只是,邓阳对自己的这个官职也有点奇怪。

他知道自己最少也得混个从八品的待遇,否则以后谁还为朝廷卖命。只是没想到会得个县令实职,即使这个县极小,更何况还让他兼任个什么军使。这就是军政齐抓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直到这时,邓阳才明白为何要把白水军调回东阳,而不是直接下令解散了。因为翟良弼自己还有打算。

翟良弼看邓阳不说话,以为他不明白这两个职务的根底,便出言为他解释。

“你要是去郡府或者路司里干个辅佐官,先不说你能不能胜任,按你的脾气估计就受不了。你就适合到个小地方能按自己的想法施为。所以我几次给朝里诸公写信,提了一些建议,具体的你就不用知道了。但是,你去了可不是只让你安心当县太爷的。白水军义勇屡立战功,若是就此裁撤殊为可惜,借此机会正好可以转为横海军,也算是为朝廷保存一支能战之兵。万一有事,你从胶西增援也方便,明白吗?”翟良弼带着考较之色说道。

邓阳道:“明白,若是两淮不稳,则我部沿沂河南下,可直抵彭城;若是西方有事,西进支援历城也有官道之便。”

“不错,如今大梁各地烽火日多,我不得不未雨绸缪啊。”翟良弼忧道。

两人都没有把话说透,但是都已明白。两淮不稳,最起码是叛军进入淮北肆虐,或者渡江攻破江宁才算是不稳。这两种可能性现在都有可能发生,从翟良弼这种安排来看,可能性还不小。

至于西方有事,呵呵,燕人如今势大,未来是不是有勤王的需求还真不好说。翟良弼虽然没想到这么远,但是出于多年执掌兵部积累的直觉,他下意识的便做了这个安排。

邓阳对这个什么县令还真不是太在乎,最关键的是白水军保存了下来,即使改了名字。

按照杨玄的说法,军使相当于禁军中的厢都指挥使、军统制,完全看该军人马的数量和重要性而定。目前的横海军使就相当于厢都指挥使。

邓阳按下自己心里的盘算,笑道:“那不知两位得任何职?”

杨玄和窦叔业两人本就是边军出身,各自身上都有着五六品的武散阶,这次不可能会继续回翟府伺候人吧?

杨玄笑道:“我和老窦这次托大人的福都升了游骑将军,我任镇海军统制,老窦任东山路马步兵都指挥使,算是让我们也过回将军的瘾。翟力那老小子不愿意当官,还继续给大人赶车。”

翟良弼笑道:“你们本身都有将才,这些年屈居仆从,实在是浪费人才。更何况这次你们确实是有功,谁也挑不出理来。”

邓阳拱手道:“恭喜恭喜。”

镇海军如今满编四厢四十营的编制,两万人的员额编制,可以说是目前东山省内的最强战力。翟良弼把这支兵马抓在手里,那基本就没有翻船的危险。马步兵都指挥使则是全路郡县兵的最高武官,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各郡县的兵马只会听自己太守、县令的指挥。但是有时候名义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尤其是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位巡抚的时候。

………………

两天后,钦差见该来的人都到齐了,便摆香案宣旨。

与杨玄等人说的差不多,只是魏显达任镇海军副统制,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秦国良只是品级又提了一下,官职没动,这也是对他上次拔擢太速的反噬。不过,北海郡太守一职依旧空缺,由他实际主事。

其他各路来的官军将校也均有封赏,或是阶官,或是职务都有提升,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场面。

其中河北路来的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庞景林因为斩获首级最多,不但升任宁远将军,还得授勋上骑都尉的勋爵。

周围武官无不对他投以羡慕之色。

庞景林则连连道谢,还大言不惭的喊道要摆宴为大家庆祝。这特么是为自己庆祝吧。

邓阳目送庞景林在一帮武将的簇拥下离开,猜测当日屠杀龙山镇的会不会是这人的部下。

窦叔业路过邓阳身旁,见他发呆就问道:“怎么?认识庞将军?”

邓阳摇头道:“不认识,头一回见。只是好奇此人大腹便便,四肢松软,竟能斩得首级最多,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窦叔业冷笑道:“就他?我可不信他有这本事。现在外边多有传言,说是他杀良冒功,但却没有人追查,也不知是真是假。”

是吗?等到陈学士带他们到了淮河战场,是骡子是马就都知道了。”邓阳听到这里就知道想通过宣抚使司和巡抚司追究龙山镇惨案是没什么希望了。

窦叔业幸灾乐祸道:“说的也是,咱们就别为他们操心了。”

陈文范以平乱之功授内阁学士之职,只等他再平定漕兵之乱,回朝就可以成为首辅王赟的得力臂助,进一步钳制次辅也就是淮党党魁薛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