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榆钱饭
晚上的时候外面又是起风了,狂风呜呜作响,众人各自是干了一天的活,都累的不轻,草草收拾一下便都歇下了。
第二天封尘起来就发现院子中的地上不仅仅有一层薄薄的黄沙,还有特别多在院子中的大榆树上被风吹落的榆钱。
这感情好啊,正愁没啥饭可吃的呢。
之前树上刚刚长榆钱的时候封尘也想过吃榆钱,但那棵榆树可不是白长到两抱粗的:整~棵树大约有十五六米高的样子,从树根向上七八米没有一根侧枝,长得特别笔直。
封尘对此就特别无语,按理说这的确是一棵栋梁之材,但如今他想要的是榆钱!榆钱啊喂,这个树这么高,这么粗的树。
不仅爬不上去,找杆子打榆钱还没有那么长的杆子,若是用木还会特别沉,根本也就举不起来。
这次倒正好"正欲睡呢,就赶上有人来送枕头"昨天的大风把榆钱吹落了一地。
而这棵两抱粗的榆树可不是吹的,单是掉落的榆钱就在院子的地面上,周围的屋顶上覆了薄薄的一层。
封尘捡起一串掉落的榆钱,吹了吹上面的沙土,顾不上洗就填到了嘴里,口中传来清凉甘生甜的感觉让小郎君好看的一双凤眼微徽眯了起来。
李嬷嬷打算将院子中落下的榆钱扫起来丢掉,结果就是一个去拿扫帚的空档回来就见着封尘蹲在地上,将从地上捡起一串榆钱炫到嘴里,李嬷嬷:?!!
家里面虽然是穷但少爷居然为了省钱到了这个地步了,呜呜呜,太感动了。
如果此时的封尘知道李嬷嬷心中想的是什么,一定会大声呼出,我不是,我没有。
之前封府的园子中也装饰地种有榆树,只不过是年年长年年落,就连下使婆子也没有说这是可以用来吃的。
封尘作为一个小时候村里面长大的,但后来去到城里自然也是没有过多接触榆钱的。
他唯一的一次尝榆钱还是在研究生在读的时候,外出到太行山考察,当时正值春天,当地的一位老乡给封尘一把榆钱,说是这山沟沟里没啥好东西,让封尘嚼着解闷。
之后在当地住下,房东大妈拌面蒸过一些榆钱,口感也是不错的。
这被风刮下的榆钱颇多,“嬷嬷麻烦去找个篮子来"“少爷,你这要篮子作甚?""盛这榆钱,挺好吃的,要不你也尝尝?"
李嬷嬷将信将疑地捡了串榆钱,看着绿了吧唧地,能好吃吗?
既然是少爷说好吃,也可以尝尝。谁知李嬷嬷在尝了后就被榆钱的味道所吸引。
年纪大了后就不怎么喜吃重油重盐的东西了,就喜吃些清淡甘甜的东西,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东西还挺好吃的。
单就是在院子中捡成串的,品相好的榆钱就盛满了两个大柳条篮子。
封尘之前没有做过粉蒸榆钱,只是偶尔吃过,偶尔在电视见过,料想应该和粉蒸肉的方法差不多的吧!
于是封尘也就着做饭的时候,分别用莜麦粉和荞麦粉试着各自做了一碗的粉蒸榆钱,看起来卖相还错。
莜麦粉蒸出来是粉粉糯糯的样子。反倒是荞麦粉蒸出来的黑不拉叽,但味道却比莜麦粉蒸的好点。
“这就是院子中落下来的榆钱?"刘夫人尝了尝蒸出来的榆钱,顺口地朝封尘问道",也就正好赶上风刮下来的,如果再晚两天可就老了"封尘答道。
一旁的苏姨娘夹了一筷子填到嘴里,细细品过了之后打趣地说道,"我现在吃这个倒是觉得比以前吃大席还有滋味哩!"
一旁的宋姨娘听了也笑着搭话"吃这么多回席,也不如吃一次这东西记的深,"就在这时刘夫人悠悠叹了一句:“就是不知道老爷和老大如今咋样了"
来之前说是听天由命,但是如今的这种情况先过好每个的命再说吧?
自家当家人与最优秀得意的儿子都流放在外,心中自然是不好受的。
众人听了多少都有点难受,不过刘夫人似是想到了这一点,很快将话题引到别的上面了。
榆钱的代谢速度比竹笋几乎还要快,若是加工工作不怎么及时的活,那么你就会成功收获一堆又干巴又难吃的榆钱。
所以封尘就是将两篮的榆钱蒸出来,综合人刚刚在饭桌上的反应,反而都更喜欢吃黑不拉几的荞麦粉蒸出来的。
所以封尘也就把剩下的大部分榆钱抖了荞麦面,蒸了一大锅。
“老二,给我盛出两碗来,我去给前面老太太和后面那家子送去。"刘夫人见得封尘蒸出了一大锅出来,打算和后面那家人打点一下关系。
而前面的老太太孤独一个人,刚来的时候人家也是来帮忙了,还用碎布条子做了几个布花来哄小包子。
要说刘夫人是李嬷嬷一手带大的,刘夫人处理人际关的手段可谓和李嬷嬷如出一辙。
来了几天就和周围的村民打好关系。有时候就同关系好些的妇女相互叫上一伙去挖野菜。
聊了两句就把贺家庄的情况了个透,处理和村子中妇女的关系更是如鱼得水,一群心思单纯的乡下妇女,自是比京城里的那一堆勾心斗角,耍手段的贵妇好相处得多。
如今刘夫人和后面那贺长海家的关系搞的不错,有时候封尘不在家,若是有什么事必办不了,就去找人家帮个忙。
粮食金贵,一碗粉蒸榆钱也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