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都察院
第二天,卯时刚过,罗彦便来到吏部更换自己的牙牌,这次已不同于刚入官场的情景况且还就职于都察院,吏部人员非常客气地给罗彦准备好了手续,吏部的官员非常清楚罗彦将来要长期与御史共事的人,得罪不起,还要讨好这些人,又岂敢刁难。
顺利的办完手续,罗彦就向位于西长安街西边尽头处的都察院走去,原本今天他是可以不来都察院的,但曹于汴帮了这么大的忙不及时来报道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曹于汴清廉送礼物是对他的侮辱只有早日就职、尽心办事才是对他最大的感谢。
在都察院门口验明身份,通过侍卫的指引,罗彦迈步走向曹于汴的政事堂。政事堂大门敞开,曹于汴正埋头处理公务,看到罗彦的到来点头示意罗彦先坐下来。约半刻,曹于汴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手续都办理完了?”
罗彦赶快起身,行后辈礼道:“让前辈费心了,手续一切顺利,就想赶快来做事,以报答前辈的知遇之恩。”
对罗彦的态度,曹于汴很满意,笑着道“也不急着做事,待会你就到经历周良才那里应一下卯,你今后的主要责任就是辅助周良才做好文书的整理和传递,先把都察院做事的次序搞清楚,抽出时间多看看《大明律》”。
罗彦一一点头答应,他知道这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对于曹于汴的教诲,罗彦心存感激。
辞别曹于汴,罗彦就按照曹于汴的安排到经历司找周良才。对于罗彦的到来,周良才表现的很热情,他早已得到消息,罗彦是曹于汴推荐过来帮助自己处理日常杂物的。周良才认真详细地向罗彦介绍了都察院的运作及自己平时所做的事情。经历司占两所房舍一所办差,一所仓库;办差的房舍有三间房子,中间是中厅,两侧处理政务。罗彦被安排在南侧单独的一间,周良才单独占用北侧一间,对于这样的安排罗彦很满意,在都察院能有一间书房也是不错的。房间内配置齐全: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还有放置物品的架子及笔墨纸砚等物品。
“仲美,拿着这把钥匙,去取一些笔和纸来,回来后我们去吃饭。”周良才说着,递过来一把钥匙。
仓库距离经历司不远,一会儿就到,打开房门,只见一排排货架上杂乱地放着笔墨纸砚及生活用的物品。从中挑选一些纸和笔,就重新锁上房门,转身离去。罗彦决定有时间,要给周良才提一下,把这些物品整理一下,这样混乱地放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纸张的损坏。
“仲美,走,一起吃饭去,钥匙和纸就放在你那里,今后都让他们到你这里领取。”周良才看到罗彦回来就招呼他一起去吃饭。
晌午,在京的这些衙门都有自己的司务司,官员可以在这里吃饭,早上,官员大都在家中带一些点心,在衙门中凑合,等到散值(下班)后就各自回家,也可聚会。
司务司有两人掌管,下面庖丁具体去做饭。官员在司务司取得饭菜后都会回到自己的房间,享受美食,周良才与罗彦也不例外。况且现在天气正热,回到房间要凉爽一些。
通过一段时间与周良才的交流,罗彦也了解了都察院几个部门的作用。他所在的经历司就是管理一些官员的日常用品及替上司誊写文章奏章等。照磨司管理都察院整个部门的收入、支出,设1人。检校管理都察院人员的纪律、考勤等,设1人。司狱司管理诏狱,设1人。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等一般都是在官员外派时增加的头衔。监察御史是都察院内最特殊的人,常设110人,分十三道分管天下十三个布政司(省)还身兼监察京城各衙门,每道可设多名御史。他们有直接给皇上上奏折的权利,监察天下百官,平日都会待在京城,遇到不能决断的事情就会下到地方巡查。从中可看到,监察御史权利之大,监管范围之广,但通常他们也都要先把所上奏章给左都御史过目后才会上奏,对那些经常越级上奏的,左都御史给他们扣一顶蔑视上司的罪名,也是他们受不了的。
弄明白督查御史的职能,罗彦也基本明白都察院的作用,也明白曹于汴处在左都御史位置的作用和现在尴尬。现在朝中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个位置没有皇上的大力支持和信赖,很容易成为大臣们攻击的目标,这个位置太得罪人,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成为某个利益群体攻击的目标,这对在左都御史位置上的人提出很高的要求,不能有任何违法法纪和生活的作风,也不能拉帮结派。
午时过后,周良才没有安排其他事情给罗彦,罗彦除了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外,就拿起仓库的钥匙,到仓库中整理那些凌乱的物品。
仔细地将每一样物品进行分类,他将笔墨纸砚放在最容易取用的位置,生活用品则根据使用频率和体积大小重新排列。
经过一番努力,仓库变得井然有序,每样物品都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便于日后查找和使用。为了做到有据可查,罗彦做出一个出入库账本,登记出每次取用数量和入库数量及人员、日期等。
在都察院度过的这一天,对罗彦而言既充实而又温暖的一天。他不仅初步了解了朝廷这一庞大而复杂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更对自己未来在仕途上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展望。
当天结束时,罗彦感到自己不再是刚进门时的那位迷茫的新人。他开始明白,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除了勤奋和智慧,更需要善于观察与学习。他期待着将来能够将今日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仕途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