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上任
卯时刚过,罗彦就睁开了双眼,今天是他扑任的日子,心中带着兴奋。
“铭心,赶快弄些洗脸水来,少爷我要洗涮更衣”
今天的早上有些隆重,下人们也都早早起床生火做饭,王氏看着儿子一身绿袍,上锈黄鹂,头戴梁冠,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走上前认真地正了正梁冠,说道:“刚去任职,一定要记住你父亲的叮嘱,与同僚处好关系”
搀扶着王氏,一边缓步向府门走去一边安慰着说“放心吧,儿子知道怎么做”,随行的5个兄弟都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这迈向人生新征途的兄弟。
骑上马,带着书童,罗彦向众人招手示意,走向位于午门内的行人司衙门。
行人司的主要职责是传旨、册封等,说白了就是替皇上跑腿的衙门,为了方便传唤,衙门总部设立在午门内西侧的几间房舍内,有司正、左右副司正三位主官。司正沈得滋,左右副司正分别是张鲁得、李凤鸣,三人都是天启五年进士。昨天晚上,罗彦都给三位司正送去了拜帖,今天只用见到真人再一一拜见。
话说两头,送走张罗彦,王氏也开始为儿子的婚事打算了,回到正堂,张纯臣正坐在主座上品着茶水,虽然没有前去相送可他仔细的安排都充满了对儿子的关爱。
“老爷,罗彦已去扑任,这上门提亲的也有好几家,你看哪家合适些,他的婚事也该定下来了”王氏对儿子的婚事已有些着急,原来一直没有订婚就是考虑到考取功名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人家,自己在京城虽不是大门大户,但也不算差,也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姑娘。
“先办罗俊的事吧,你说这孩子怎么就看上了那个盲女,真是鬼迷了心窍”张纯臣对大儿子娶冯家的盲女还是有些意见的,已经拖了两三年了,可儿子对那个女子一直迟迟不忘,也耽误了学业。
“这么说,老爷是同意罗俊的婚事了”王氏虽然对此事也有些意见,可她心疼儿子,每次看到儿子对着书发呆的样子,就感觉心疼。
解决了罗俊的事,王氏的话题又回到罗彦的婚事上,“还是说说罗彦的事吧”
张纯臣沉默了一会儿道:“罗彦现在也是八品官员了,朝中虽然看不上我们武将,但我也是正三品的武将,如果要配武将世家的姑娘也要正三品,如果配文臣世家最起码也要正四品,符合这些条件,不知都有谁家的姑娘,你这几天也到京城的这些官眷中串串门,看是否有合适的人家”
王氏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不管谁家的姑娘,首先要人品好、不能善妒,另外还要儿子喜欢,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终归还要男女相投才好。
就在夫妻两人在合计的时侯,赵氏也把罗士,罗喆叫到室内训斥,虽然自己的家世和身份没法与王氏相比,王氏对自己也不错,可她也想自己的儿子能够有出息,罗士现在还是一个童生,武学也没有学到他父亲的精髓,整日就知道贪玩,还好没有出大的乱子,罗喆虽然只有十四岁,可也是秀才了,想到到罗喆赵氏心中还是有些自豪,但还是绷紧脸训斥道:
“罗士,你瞧瞧罗彦,现在已是八品官员,看看你文不成武不就的,你就不能努力些,还不如罗辅,你看罗辅从早到晚就在练武场就勤练不掇,你就不多学习,罗喆也要努力,争取早日中举,老大已是举人了,这一段时间他是无心功名,等他过了这段时间,把心思都用在读书上,也不会比罗彦差……”
挨了生母的训斥,罗士、罗喆各自分开,罗喆回到自己屋内继续读书练字,罗士走向家中的练武场。罗士自己也有些苦闷,读书这一项自己是不用想了,这不是自己的强项,练武自己也确实没有罗辅的毅力,但要论身手,在京城这些子弟中还没有人是对手,如果实在不行,就回清苑老家管理家中的田庄。在这里,兄弟六人关系融洽,与他们相比自己确实差了点,特别是罗彦,他就是个文武全才,但他与罗彦关系确是最好。
“老六,来,三哥给你过几招”
罗辅虽然只有12岁,但也是个鬼机灵,“怎么,是不是二娘又训你了,想在我这找点感觉”。
现在,在家里罗士也只能欺负一下罗辅,可不要看太小,力气、招式一点也不含糊,等再过两年罗士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你来不来吧?”
罗辅没有一点胆怯的感觉,他也正想找人过招“来就来,害怕你?”
…………
张府之中,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但在张纯臣和王氏的教导下,家庭和睦,几个儿子相处融洽,在清苑老家经营着千亩田产也能维持这些人的生活所需。
夜幕降临,下人喊了一声“二少爷回来了”,打破了张府的宁静。
“二哥,第一天当值怎么样”罗士率先跑了出来。
看到兄弟们陆续出来,罗彦依次给他们打过招呼,大家一起走向前厅,张纯臣、王氏、照实已等候在厅内,拜见过父母,罗彦便把第一天当值的情况做了个简要的叙述。
行人司有行人三百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外边替皇上传递旨意,没有差事的要在京城轮值,行人司内一般保持7人以供随时传递旨意。罗彦由于是新人,前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熟悉工作流程及鉴定印章的真伪。工作内容很简单,没有难度。张府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但罗彦知道,简单的工作并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到外地公务也不是所有人都愿到匪盗多的地方传递圣旨的,有的行人就死在传递旨意的过程中,这些,罗彦并没有告诉家人免得他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