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首次交锋
二月二十,对皇太子朱慈烺的册封完成了最后的礼节,这对于稳固皇权有着重要的意义,避免下面的臣子无谓的争斗,也意味着皇室血脉后继有人,让那些想要投机取巧意图获得拥立之功的臣子归心。
朱慈烺的成长,周皇后功不可没,国丈周奎更是跟着沾了光,被封为嘉定伯,食禄1000石。
皇家的喜事,道贺之人就不可缺少,内阁大臣在朝会过后,集体来到乾清宫暖阁中,再次向皇上祝贺。
“仲美,听说你也得了一个公子,朕还没有向你祝贺,你要对他好好教导,将来可以与皇太子一起在宫中读书学习”崇祯现在就开始准备给自己找的伴读。
“臣定会悉心教导,上个月江西巡抚魏照乘上疏请求皇上免除惠、桂二王的部分税收,臣觉得这个江西巡抚能够替皇上滤,也是个可用之人,不如就把他调入京城,待在皇上身边,也便于时常询问”
“皇上不可,魏照乘此意乃是包藏私心之举,看似替皇上实乃为了让朝廷免除更多的税收,现在朝廷财政拮据,怎么可以再免除部分税收,此举已开,其他大臣也会争相效仿,并非朝廷之福。在臣看来,魏照乘定是收到二王的好处,献媚二王,才会有次举措,魏照乘不但不能奖,还要对他进行处罚。”周延儒知道崇祯已经做了批复:不同意魏照乘的建议。罗彦现在就是在想为魏照乘谋求好处。
周延儒虽然不明白罗彦与魏照乘之间有什么关系,但他认为只有罗彦提出的官员任命他都要反对。
对周延儒如此上路,崇祯还是很高兴,能看到他们出现不同的意见,崇祯的目的也算达到,刚开始也要多支持周延儒,况且周延儒的建议也符合自己的心思。
“就按周延儒的建议,免去魏照乘的江西巡抚一职,另选大臣出任江西巡抚。”
崇祯对周延儒的支持看似是为了制约罗彦,可他却没有意识到朝廷的每个决策都是风向标,都会对下面大臣产生影响。魏照乘一次简单的替藩王说话就遭到罢职,今后还会有哪一个大臣敢替藩王说话,甚至会在无形中产生对藩王的压制。
罗彦如同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随着阁臣退出暖阁,可心中暗自高兴,如果周延儒只是这样的手段,处处针对,他同意的周延儒反对,整个事情也就简单的多了,周延儒无中生有的攻讦,对于罗彦现在与崇祯的关系及罗彦在朝中的威信还起不到作用,罗彦也判断周延儒不敢用这种低级的手段,除非罗彦彻底被崇祯抛弃。
周延儒与罗彦的第一次交锋,让周延儒获取短暂的胜利,他心中窃喜,他也必须把这件事告诉他的亲信和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主动弹劾魏照乘,这件事不像他的作风,况且以我对他的了解,罗彦对藩王并没有多少好感,大人是不是中了他的计策”营缮司主事华允诚也有些拿捏不准,他与罗彦的交际虽然不多,但对罗彦还是认同的。
“你说他这是反间计”周延儒把亲信们召集在自己家中,本想给他们吃个定心丸,可这样的结果也让周延儒始料不及。
“大人很可能是中了他的计策,张罗彦向来阴险狡诈,在朝堂御史对他进行过多次弹劾,可都被他反手一击,搞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御史对他都畏若蛇蝎”山西道御史刘令誉对罗彦同样不满,不是周延儒重回朝堂,他已准备辞官回家。
“你这是怎么了,竟如此惧怕与他?”周延儒
“并非下官怕他,而是此人太奸诈,如果不仔细谋划,难免会掉入他的圈套”
刘令誉的话让周延儒意识到,他的第一次交锋很可能是失败的,就连皇上也在罗彦的算计之中。
同时,周延儒也需要对罗彦进行重新的看待,不能把他当成一个年轻娃娃,而要把他当做老谋深算的古董。
以前,周延儒总以为罗彦是一条躲在背后的狼,两次三番利用自己,现在看来他更是一条躲在背后的狐狸。
“你们有什么建议?”周延儒道。
“皇上召大人回朝,也是有制衡罗彦的意思,现在明面上看,你与罗彦的斗争已经开始,并暂时胜出,也算暂时给皇上了一个交代,”
“大人现在重回朝堂,不应急着与罗彦见出真章,而是要先拉拢朝中东林党、残余腌党等,利用他们与罗彦争斗,特别是东林党。东林党这些人玩嘴炮还是一流的,并且他们更是党同伐异”
亲信们地话,今日的失利,让周延儒不等不,暂时沉寂下来,原来急功近利的办法不足以收拾这个狡诈之人,他需谋定后动。
接下来的日子,双方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在对待朝中事情的处理上更选择有利于朝廷的建议,供崇祯进行参详。
周廷儒的态度也是罗彦乐意看到的,如果他一直是这种态度,罗彦也不想与他为难,但罗彦知道周廷儒的使命就是制衡他,崇祯也不允许周廷儒与罗彦一团和气,现在的默契只是皆时的,周廷儒也一定在畴划着什么?
不管周廷儒在畴划什么,罗彦还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虽然他现在已是次辅,但是从以往发生的事看,哪怕是首辅也随时会被崇祯所厌弃,他要做的还是要不停地加大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那怕与崇祯最后交恶,也要保证自己的家族安全,如果有可能,在海外建立一个小国,也是不错的选择。
建立小国的想法,突然冒出,让罗彦顿觉心惊肉跳,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如果传出,就是谋逆,满门抄斩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