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漕运总兵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27章漕运总兵

罗彦赶快抛弃自己建立的小国的想法,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辅佐崇祯做好朝廷的治理。

前段时间一直把心思放在了周延儒身上,现在既然暂时安分,他就要腾出时间,把漕运的问题捋顺。

罗彦前年乘坐运河船返回京城时,因为归乡心切,对漕运没有过多关注。二月初六,兵科给事中陶崇道要汤国祚指出,刘孔昭谋取漕运总兵所贿赂官员名字。这件事让罗彦意识到,漕运可能存在重大问题。

漕运关系着南方物资北运,是给京城输血的重要通道,一个漕运总兵的职务就能让灵璧侯汤国柞与诚意伯刘孔昭相互争夺,这其中定然存在巨大的利益。

根据朝廷的官职设置,漕运设有漕运总督,主要管理漕运事项,下设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督催有御史、郎中,押运有参政,监兑、理刑管洪、管厂(造船厂),管闸有主事。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10万余人。

不过,漕运总督也多是临时官职,代表皇上巡察,有时也会设河道总督,但下面的官职就比较固定。漕运总兵就管理着这10万余人的卫漕兵丁。

大致清楚了漕运的基本情况,罗彦也基本明白漕运总兵为何受到追捧。这其中存在着的利益不是一般的大。原来设立漕运的目的就是南方的粮钱运至北方,这些船、兵丁、疏通河道等费用都是由朝廷出,可是随着南北货物的交流,就会有人依靠朝廷设立的公共设施投入私用,成为官员私自牟利的手段。

按照朝廷的往例,漕运总兵也都是由世袭的公侯等所担任,他们地位尊崇,朝廷所派遣的官员到了后,也同样会给他们保留一些情面。

去年九月,崇祯就派遣御史龚一程巡视漕运,只是还没有结果,不过,罗彦也不相信会有太好的结果,他们最多把该完成的皇差完成的七七八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往今来,各朝各代一直是南方富裕,北方贫瘠,南方富裕的关键在于哪里有富饶的良田、北方的产出则相对要低,自从成祖朱棣把都城迁至北京,京杭运河的就尤其重要,它要把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也要给北方的军士提供粮饷,这是最初的目的。

朝廷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资维持这条运河的正常运转,除了皇宫需要的物资之外,大量的百姓也同样需要生活物资,可他们没有权利使用这条运河。运河的修建就是为了前方的将士和朝廷的官员,可运河的运输能力太强了,这就给了某些人机会,利用运河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方,换取北方的财物。

想明白这些,罗彦心中对漕运所采取的措施也有了大概的思路,这也将是给朝廷增加收入的又一项重要的举措。

罗彦的举措是不错,可是首先反对的就是漕运总督李待问及河道总督李若星。

漕运总督及河道总督衙门都设在淮安,漕运的重要决策也多出自这里,朝廷的命令直接削弱了总督的管辖范围及权力。

“总督大人,我也上疏多次了,建议朝廷收回旨意,可是都被朝廷驳回,要严格按照朝廷的旨意行事”河道总督李若星还是了解一些漕运情况。

“嗨,我也上疏多次,同样被驳回,听说是罗彦的主意,我也不知道他的葫芦里是卖什么药,从他以前的作为应该不会无的放矢,可这件事我也确实想不通,按照朝廷的旨意执行吧,也许我们真的老了。”李待问也有些无奈。

朝廷的命令直接侵犯了朝廷世袭公侯、官员的利益。也让诚意伯刘孔昭、灵璧侯汤国柞他们心中的小九九直接付诸流水,灵璧侯汤国柞更是心中恼怒。

“什么,朝廷要裁撤漕运军”灵璧侯汤国柞。

“是,还请侯爷多配合”漕运总督兼户部右侍郎李待问道。

“这是谁的主意,怎么裁撤?”灵璧侯汤国柞急道。

“听说是内阁给皇上的建议,按照朝廷的旨意,漕运兵只保留1万人,船厂工匠留3成,其余人员全部调往天津,运河周边的卫所也要取消,卫所人员没有土地的每人分配2亩,其他朝廷官员保持不变。”

“那往京城运粮怎么办,1万人怎么能够供给京城及边关将士的粮饷如何供给?”

“这下官就不知道朝廷准备如何运作?下官也对朝廷的做法感到无解”

“这都怪那个刘孔昭,好端端的,他钻营总兵干嘛,现在好了,鸡飞蛋打”

灵璧侯汤国柞本来就掌管漕运,因为感到诚意伯的威胁,才把这件事给捅到上面,现在弄成了两袖清风,可自己的家教告诉他,一定要明白皇上的心意、服从皇上的安排。自己的祖上汤和正是明白朱元璋的心意,才主动退让保住一命,这让他有火气也不敢发作,只得在心中暗骂刘孔昭。

可是,诚意伯刘孔昭心中一样恼怒,自己费了不少力气,原想谋求漕运总兵,现在好了,漕运总兵哪里还有什么油水,他同样在骂灵璧侯汤国柞。

“你说说,汤国柞这个傻子,他是怎么想的,把事情捅到皇上那里”

“老爷,算了,我们的钱花出去了,那些官员还敢白拿我们的银子”诚意伯刘孔昭的妻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可惜了,那个罗彦怎么会给皇上出这个主意,我早晚要到英国公那里说道说道,这今后要想往京城贩运货物就要交税了,还要雇佣民夫。”

“交税这也没什么,以前给了那些官员,现在给朝廷,只是要雇佣不少民夫,要增加一些本钱。”诚意伯刘孔昭的老婆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也精明的很。

朝廷的制度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可是对下面的卫所兵、纤夫就带来了好处,也催生了另一种职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