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筹措军费(三)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23章筹措军费(三)

左都督周奎的府中,周奎也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周皇后已经传话过来了,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让自己的父亲把握住。周奎虽贵为崇祯的岳父,但说到底也是小门小户的人出身,见识还是太短,对朝中的局势也看不清,只不过父凭女贵,找了个皇帝女婿,才有了今天这个地位。对于到手的钱财看的比命都重要,何况这是预支,地还没有到手,现在还在敌国手中,就要买敌人的地,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谁知道什么时间可以收复辽东。说的是三年,三年过后,收复不了怎么办,总不能找崇祯要钱吧,最让他心烦的是不论是谁,再买了土地后,都要交税,好的一点是头三年不用交税,这让周奎心里还多少平衡一点,不过低价也确实不高,已经是现在市场价最低得了。

朝廷这神神秘秘的做法,还是让周奎想要赌一次,既然从宫中传来的消息,说不定还真能行,几经挣扎,周奎下了最后的决定,拿出1万两赌一次,成功了地价的差值就可以翻几倍。

对与周奎这种抠抠搜搜的做法,英国公张维贤就要大气多了,既然决定与罗彦站在同一战线,这样的好事他自然不会决绝,他相信罗彦能够做好,也有能力在三年内收复辽东,他的眼光可要比其他人长远,也更清楚朝中的局势,不过多参与朝政,让人更能看清今后的大势,就以罗彦现在受崇祯的宠信程度和罗彦的能力,最起码5年之内,罗彦会在内阁起立不倒,他直接嘱咐张之极拿出20万两,以英国公府的名义购买土地。

罗彦虽然给定购买土地的日期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消息也很快在圈子内传播开来,只用了短短十天,1000万两军饷就到了罗彦手中,这些钱也成了专项费用,在罗彦把它交到毕自严手中时,毕自严那是眉开眼笑,朝廷的财政危机终于得到有效的缓解。

“毕大人,这钱可要专项专用,不能挪作他用。”罗彦谨慎地向毕自严交代。

“呵呵,这不用你说,老夫在里边还有1万两,这可是老夫的全部家当,谁也别想从这里拿走一文钱,每一笔都会有严格的登记,使用的地方也会严格审查。”

“该花的钱你也不能抠搜,特别是军械研制方面,这是成败的关键,需要多少,我让宋应星来找你要。”

“放心,我还不糊涂,‘欲动刀兵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还知道。听说你要造船,这个花费可不小,老夫在天津时也修过战船,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也可以提供一点参考。”

毕自严此刻是心情好了,袁崇焕心情可就好不到哪里去了,朝廷裁减辽东军的命令已经下达到他这里。

“朝廷命我裁减军队,你怎么看这件事”袁崇焕对着他的亲信郭广。

“依属下看,这是大人逐渐失去朝廷的信任,前面把范景文调到天津任巡抚,现在又要裁撤将士,大人不如就上一道辞呈,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这应该都是张罗彦的主意,他新入内阁,以为打了一次胜仗,就觉得辽东军没有太大的作用,如果大人上的奏章,朝廷态度暧昧,我们就前去攻打广宁,以显出大人收复辽东的决心和辽东军的战力。”

“要说这个年轻人也确实有些本事,仅仅凭借京营的那些人就守住京城不失,还依靠大同兵打了一个漂亮的阻击战。这个人在军事上的才能也不可小瞧,以前是我小看他了。不过他也太小看我辽东军了,我承诺皇上五年收复辽东的话也要有所行动”袁崇焕心中已有了决断。

袁崇焕的奏章被送到罗彦手中,他知道袁崇焕是在借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可对袁崇焕不愿意裁军的心思,罗彦一时估摸不透他是哪种想法,如果说他是想借此来贪墨,可此人也素来清廉,如果他是想拥兵自重,以现在的形式,他还没有这个能力,朝廷的一张命令可以随时解除他的职务,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保卫朝廷的江山,还是想凭借功绩入阁,还是性格耿直、自以为是,罗彦还没有见过这个人,可是从他以往的做事风格上,罗彦还是多少把握住了一点脉络。

罗彦在他的奏章上批复了‘忠心可嘉、执行命令,不越大凌河一步’请皇上批朱,不过这也让罗彦从心中看轻了这个蓟辽总督,至少他没有大局观念,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点聪明在守卫这个重要的边塞,这更让罗彦有了限制他权利的决心:把他身边的将领调出一部分安置在京营之中,充实京营的实力,对周边将领形成威慑之力。现在的京营,除了周遇吉,罗彦还没有发现比较杰出的将领。罗彦想要的将领,也必须是能够严格遵守军纪之人、意志坚定之人,将来鸟铳兵的大量使用,必须要有严格的军纪,才能做到进退有度。

罗彦为了筹措军饷,加强军队的改革,也是费尽了心力,现在,京城中多数人已被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他必须要努力向前冲,不然他们会把他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只是,他的道路,在这个复杂的环境,在这个疑心重重的皇帝领导下,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他张罗彦才是真正的阴险小人,老夫费尽心力,却给他蹚出一条阳光大道,这个少丝鬼,老夫绝对不会与他善罢甘休,老夫要他死,吴生,你去联系张溥,让他来见老夫,就说老夫要找他有要事相商,老夫年年打雁却被这个少丝鬼所伤”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的一栋老宅中,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愤怒地发泄着心中的情绪,书房的地面上,洒满了打碎的紫砂壶瓷片,他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途,他不想就这样终老一生,同时也要报这一箭之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