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各方反应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34章各方反应

“仲美,你太鲁莽了,周延儒现在被你弹劾降了职,可他在朝中还是有人多亲信的,你图的是什么?”曹于汴在散朝后就把罗彦叫到自己的衙门,在驿站的事情上他虽对罗彦有些意见,但曹于汴对罗彦还是非常欣赏,年轻、有能力、还勇于去做事,弹劾周延儒的事情太重要了,弄不好罗彦的前途就毁了,他必须再次提醒他。

罗彦知道曹于汴是好心,但他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他与曹于汴之间说是师生关系则还没有到那步程度,说是同盟关系也不算,他对曹于汴更多的是敬重但却不完全赞同他的思想主张,于是道:“后生也是听说了周延儒的事情,顺着皇上彻底清除阉党的意思有感而发,并没有考虑其他。”

曹于汴对罗彦的回答并不满意,他知道罗彦向来稳重,不会随意在朝堂乱讲,既然他不愿说,曹于汴也不再强求,他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提醒他将会面临什么事情。

户部尚书衙门,王永光退朝后已回到这里,他轻轻端起温在暖炉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上一杯,浅浅沾湿嘴唇,回想朝中罗彦对周延儒的弹劾。自己会不会遭到罗彦的弹劾,他在心中也打上了问号,在魏忠贤专政时期,在外人看自己也算是阉党一员,也多次遭到东林党弹劾,可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阉党一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他做人的原则,至于皇上用什么人都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罗彦的弹劾正好敲中皇上的逆鳞,才有周延儒的降职,如果皇上不用自己,自己也绝不强留。对于周延儒,他也不喜欢其做派,受到弹劾也是他咎由自取,不过他也不赞成罗彦以阉党的事扩大范围,攻讦大臣,对于罗彦这个年轻人他也观察多时,一直认为他是务实之人,只是没有想到他会在今日做出如此之举,这也意味着他将卷入朝中争权夺势之中,他身后的人也都坚守本分,他是即兴而发还是什么原因,这也让王永光有些看不清。

只有温体仁清楚罗彦要做什么,他有点佩服罗彦对机会的把握和皇上心思的揣摩,如果没有这两项,想要扳倒周延儒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自己也想过扳倒周延儒,但没想到会这么简单,既然他已经投了桃,给他抛个枣也在温体仁的能力之内,就看罗彦会有什么功绩可以拿的出来。

“碰”一声紫砂壶摔碎的声音响起,周延儒气急败坏,他没有想到张罗彦会在后面给自己一刀,此人也早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只是碍于对方后面有英国公的影子,也没有想对他怎么样,没想到夜夜防贼却怕贼惦记。

当日散值,山西道御史刘令誉、光禄寺卿周堪赓、工部营缮司主事华允诚、中书舍人傅朝佑相继来到周延儒府邸,他们都是周延儒的亲信,周延儒降职,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想办法恢复周延儒的官职和找出罗彦后面的指使之人是他们急需要做的事情。

去年吏部廷推出来的内阁人选有:左侍郎成基命、礼部右侍郎钱谦益、郑以伟、尚书李腾芳、孙慎行、何如宠、薛三省、盛以弘、礼部右侍郎罗喻义、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这些人,由于温体仁对钱谦益的检举,枚卜阁臣的事情也就停顿下来。在这件事上、周延儒虽然与温体仁合谋但廷推人选的目标应在温体仁身上,周延儒他们认为那些人都不会是罗彦的指使人。

“会不会是徐光启,罗彦刚与徐光启结了姻亲”光禄寺卿周堪赓道

工部营缮司主事华允诚对罗彦还是有比较好的印象,他认为罗彦与徐光启都是重实事的人,特别是徐光启思想单纯、没有心机,于是道:“徐光启应没有这样的心机,也不是精于算计之人。”

“会不会是毕自严,听说毕自严与罗彦的关系也不错”光禄寺卿周堪赓逐个提出与罗彦走的近之人,大家一起分析。

“毕自严现在掌户部,皇上对户部的现状并不满意,他就是把老夫打压下去,他也进不了内阁,现在我们主要看谁的皇上的信任,也有可能进入内阁的人,才有可能是主使之人”周延儒对他们在这里胡猜提出分析的方向。

一阵短暂的沉默,山西道御史刘令誉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些怀疑,但还是说了出来:“不会是温体仁吧?此人想入阁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此人表面伪善内心阴险,现在有得皇上信任,可他与罗彦素无来往。”

“也不是没有可能,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交易”周延儒也是久经斗争的人,在他认为,人的关系就不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

周延儒他们密谋多时,也没有准确找到罗彦背后的主使之人,只得告诫大家这段时间盯紧罗彦,收罗证据,也不要弹劾罗彦,那样更显出周延儒内心的虚伪,也不利于周延儒重回京城,而他这几天要做的事就是向皇上提出辞呈,试探皇上的反应。

罗彦的做法却让张纯臣整整担忧了一天,他当年跟随在张维贤身边也是肩负着巨大的危险,那也是不得已的做法。他不明白罗彦为什么要如此做,驿站的事情才刚刚又了眉目,勉强能给皇上交差,这才安分了几日,这孩子就又出了这么个幺蛾子,他已憋了一肚子火要在罗彦回来后发作。

罗彦小心地走进后堂,自他接到父亲的传话,他就知道父亲生气了,但他对自己的做法一点也不后悔,他要给家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在这混乱的时代,要想不被吞没就要获取更多的权利,就要有更大的实力,张溥的做法已经给他上了一课,但他并不局限于张溥的做法,张溥虽成立各种社,但这些在当权的手中可以不值一提,如果当权者狠下心来,一切都会飞灰湮灭。

“父亲”

“你说你要干什么,按照你的年龄现在的官职已是少有,好好熬一下资历不行吗?非要这样折腾?”

罗彦早已想好了说辞,几句话就哄的张纯臣偃旗息鼓,皇上的心思他都琢磨的八九不离十,何况自己的父亲。

张纯臣知道罗彦在安慰自己,但孩子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事情已经出来,他也只有与孩子一起承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