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心想事成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35章心想事成

在崇祯二年的二月初六,大明的宫廷内洋溢着一股喜悦和庆祝的气氛。这一天,崇祯皇帝迎来了他生命中的一个重大喜事——他的首个皇子朱慈烺的诞生。这位新生的皇子不仅是崇祯皇帝的希望,也是整个大明王朝未来的寄托。

朱慈烺的出生无疑为崇祯带来了父王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作为皇室中的嫡长子,朱慈烺从一出生便承载着非凡的使命与责任。按照中国传统的继承制度,他将成为大明江山的未来统治者,肩负起维护国家稳定、传承皇族血脉的重任。

崇祯皇帝在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子嗣的期许。他知道,随着皇子的到来,大明王朝的根基将更加稳固,朝廷内外也会因此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崇祯皇帝与他的臣子们共同庆祝这个象征新生命与希望的时刻,祈愿朱慈烺能够健康成长,未来能够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继续引领大明王朝走向繁荣昌盛。

罗彦知道,这个时候也是他锦上添花的时候,他等待这个时候已有多时,驿站去年的运行结果早已汇总出来,就在朝臣祝贺皇子诞生的礼仪刚进行结束,罗彦便站了出来,详细说明驿站的收支情况。

“臣自去年开始整顿驿站至年底,历时5个月,共上交库银二万三百六十七两,五个月共收入二十八万四千七百一十三两,官员消耗十四万六千三百四十二两,驿站人员消耗十一万八千四两。臣在掌管驿站时发现,各地士人来往书信多靠捎带,时间不确定,极不利各地士人交流文学,臣准备在今年依靠驿站增加来往书信的传递,印制统一信封,增加驿站收入,给国库在增收入。”

罗彦想把户部下面的刊印坊收到驿站的名下,方便今后印制《燕京时讯》可这种话他不能说,避免引起崇祯的疑心。

崇祯心情正好,现在各地都需要银子,罗彦能在短短时间不但省去诸多费用并按照以前的承诺给国库上交银两,他心情大悦:“张爱卿有功,应于奖励,吏部可有建议?”

|张捷是温体仁的亲信,现任户部郎中,正月二十六,温体仁在皇帝的暖阁中与御史毛九华、任赞化对峙重获皇帝信任后,就安排了张捷在适当时候推荐罗彦挂翰林院头衔,但温体仁对罗彦并不信任他也察觉到罗彦不是一个安分之人,也需要适当打压。

“臣张捷认为罗彦已官至五品,不宜再升迁,但有功不奖也有损朝廷体制,可加翰林院侍读学士。”

张捷的话无疑已给罗彦定下了调,再次升官已不要想了,给你一个翰林院的头衔也算对得住你。

崇祯皇帝现在一直在为钱的事情发愁,边疆军士还欠不少银两,在天启朝已经增加辽响,他也知道增加辽响会加重百姓的生活负担,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增加国库收入,现在有这个可以给朝廷增加收入的官员,崇祯也非常高兴、想重用他,于是道:“准张爱卿所奏加翰林院侍读学士、再加詹士府左春坊大学士”

有了詹士府左春坊大学士的加持,崇祯就可以在遇到财政困难时,让罗彦参与一些增加财政的议程,也名正言顺。

在崇祯的话落定,户部尚书毕自严奏道:“罗彦现在掌驿站已见成效,但驿站刊印票据消耗却出自户部刊印坊,臣请户部刊印坊划拨驿站名下,户部如需刊印,由驿站担负。”

毕自严的奏本是前几日与罗彦商量过的事情,罗彦在得到刊印坊采用活字印刷已取得初步的成功后,就想把刊印坊的匠人收到自己麾下。驿站这个差事现在朝中官员也没人愿意接手,毕竟以前亏空太多,他们现在也摸不清罗彦是如何运转驿站,如果强制接手掌管不能给皇上上交收入,就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罗彦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把刊印坊划到驿站名下,这样才能更有效控制。也就是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他找到了毕自严。毕自严也乐于把刊印坊让出并能获得免费的刊印机会。毕自严的奏本明面上是给罗彦施加压力可他的真实目的也是帮助罗彦达到他的心愿。

崇祯皇上犹豫片刻,就同意了毕自严的请求,刚才罗彦也说了在今年要刊印统一信封,增加财政收入,下面有一个刊印坊也合情合理,况且这也不涉及朝廷体制的变动。

现场大臣也同样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毕自严刚开始也不清楚罗彦要做什么,直到罗彦说出要刊印《燕京时讯》,他才明白罗彦的真正目的。温体仁对毕自严的奏章也是一头迷雾,但他却隐隐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寻常,毕自严对财政算的很精细这一点他知道,但看到罗彦处事不惊的态度,这不能不让他有所怀疑,从他对罗彦的了解,罗彦也不是那种任由人拿捏的人。

罗彦的心事达成,并获得政务处理的权限也是意外之喜,仔细听了李邦华关于京营的治理措施,罗彦也对李邦华有了深刻的认识,结合他曾经跟随父亲在边关的经验,罗彦觉得李邦华也的确是个人才,还能够安分守己做实事,但他的心思还是放在了温体仁身上,皇上现在明显对现任的内阁大臣不满意,也需要增加新的内阁大臣。罗彦认真分析了皇上对内阁大臣不满意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明显都不能够完全按照皇上的心思做事。比如内阁都不愿对阉党扩大打击范围,有的人认为不要分什么党重要的是这些人有能力、务实,可皇上的意思确不是这些,罗彦猜测按照皇上现在的想法是不管你是什么,只要你拉帮结派、蒙蔽圣听就要严厉打击,罗彦还是比较认同内阁的做法,毕竟朝廷现在的状况并不好,如果在天下太平时期,皇上的做法也没有什么,也是非常对的,但在这非常时期,就要有务实的人,去理顺朝中事务,而不是像温体仁那样一味顺从皇上,这也是罗彦不喜欢温体仁的原因,他要在温体仁还没有进入内阁的时候就把他淘汰出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