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战船
茅元仪制作的战船模型约有4尺长,一尺宽,整个船身截面呈v形,前窄后宽,船面上设有桅杆,风帆也结合了红夷人的做法,在尾部设了三角形形软帆。
“茅兄,能给我介绍一下这种船的好处么?”罗彦看到这迥异于其他船型的战船。
“好,战船的截面采用v形,可以让船体吃水较深,非常稳当,利于在海中行驶,可以抗击海浪。这前窄后宽的造型是参照国内做出来的,利于破浪,就如尖刀利于前行,有益提高船速。这船尾的三角帆有利于改变船的航行,整个风帆的设计,能利用各个风向,操纵简便灵活,节省人力”
介绍完战船的整体外观,茅元仪接着开始介绍战船的火力配置及内部结构:
“底部做成水密隔仓,船体不宜沉陷。中间层可供船上军士居住,上层安置火炮,甲板上,船首设巨型火炮,利于战船行驶中攻击敌人,船尾设两门火炮利于防守。上层船舱内设多门火炮,可在与敌人交战中,把船横起来,多门火炮同时进攻。甲板上可配弓箭手、鸟铳手攻击近处敌人”
听到茅元仪说的这么好,罗彦就问起这种战船的价格及人员配置
“这样的战船,至少要8丈长,2丈宽,在第一层船舱内交叉配置火炮,这也是孙元化试制出了后装火炮后,最小的规格。按照这种大小的战船,每艘战船可安置11门火炮。这种战船需用1000两白银,如果要制作更大型的战船就需要更多的费用,每门火炮许配5名士兵,瞭望手1名,操控手1名,撩手3人,舵手2人,船长1名,火炮甲长5名,鸟铳、弓箭手20人共88人。”
听完茅元仪的介绍,罗彦对火炮交叉布置还是不是太满意,这也浪费了船内的空间,减少了火炮的数量。
对于战船的价格,还在他的承受范围内,现在朝廷的漕运船只每艘需要约200两白银,长度也只有5丈,载重300石。按照茅元仪的设计的战船,载重可以达到3000石,增加5倍的价格也可以承受,况且,他还不准备造这种最低标准的,他需要火炮能够并列设置,这就要增加战船的宽度。
“这样,明日我就上奏皇上,由你专管天津造船并训练水军,把战船的宽度增加到3丈,适合火炮并列设置。”
罗彦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如果宽度增加后,每艘战船至少可以配置20门火炮,这样战船的火力就可以大幅增加,就是每艘战船的价格达到2000两白银,也在财政的承受范围。并且,这样的战船也不会太多,一支船队只要10艘就够,200多门火炮的威力足够了,还要造不少其他类型的小船,用来辅助战船。
对于孙元化研制的后装火炮,罗彦也有过了解,据说孙元化直接把佛郎机炮的子统,从炮管后面装填进去,这就造成了整个炮身就像有了一个大的后座,也接近了红夷炮纺锤形的式样,这也让火炮的发射速度及射程有了不少提高,他正在依照这个思路进行改进。
罗彦估计,第一艘战船试航也要三个月以后,这个时间,孙元化的火炮研制也应该定型,这时候就需要加大人力的投入,加快水军的成型,从沿海的情况看,朝廷想要调集造船工匠,还是有足够的人力。而这一切的关键问题还是火炮的铸造进度和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百人宴时,宋应星带给罗彦的消息,已经让罗彦对铸炮材质有了希望,他相信,合格的铸炮材质距离他已经不远。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朝政上,尤其是要稳定地度过这两年,因为崇祯皇帝对他的疑心已经初露端倪。在处理官员俸禄上涨的问题上,罗彦与崇祯已经产生了争执,这让他倍感压力。
更让罗彦头疼的是,周延儒这个老狐狸总是在旁边摇旗呐喊、为虎作伥。他深知周延儒的狡猾和阴险,因此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被其陷害。
罗彦清楚,如今的局势比之前更加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他坚信只要自己能够稳住阵脚,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同时,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政策。
这个政策既要能赢得崇祯的信任,还要给自己赢得更多官员的支持,同时还要变相地打击周延儒的嚣张气焰,更不能损害天下百姓的利益。
有了这几个条件的加持,这就让罗彦开始泛起愁容,沿着京城大街,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回想对漕运的改制,已经触动到官员的利益,自己不仅没有获得崇祯的支持,还让崇祯对自己的疑心更加增重。
找到一个酒馆,要来几碟小菜和一壶水酒,看着京城道路上人来如织的人群,想着自己给定的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相互制约,让罗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考虑过如何平息农民起义,对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提出的招抚、诱降策略,罗彦也抱有肯定态度,可是他却没有适合的策略,来安置这些招抚的百姓,终究这些问题还会爆发,并不是罗彦不想采取措施,而是现在他的处境,处理不好就会遭到他人的诟病,农民起义的问题太复杂,也距离自己太远,自己没有办法及时掌控他们的动态,那里也没有自己信任的官员。
他也考虑了削藩,藩王的支出已经占用了不少朝廷的税收,这也许会获得官员的支持,可依照崇祯的性格,自己同样得不到好处。
他更考虑了增加商业税收、矿业税收,这些同样会触动官员的利益,周延儒更会借机向自己发难。
他还考虑了海防的问题,可是这些现在还不合时宜………
就在罗彦陷入困境之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既能缓解漕运的工价上涨,也能给天下的官绅带来实际利益,还能给朝廷增加收入,更能解决天下百姓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