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丝绸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32章丝绸

崇祯的安排,也让罗彦意识到,自己在朝中的威信已经触及到崇祯的神经,让他对自己产生了忌惮。

可是,罗彦知道,如果按照崇祯的做派,朝廷迟早给他弄的乌烟瘴气,让天下的臣子不敢做事,只要你做事就会有错误,什么时间被小人弹劾,就有丢官卸甲的风险,这也让他去海外建立小国的想法更加强烈。

同时,这也促使罗彦有了与宫中太监秘密联系的想法。

“嘟嘟,给爹笑一个”罗彦在室外逗着自己的儿子。

“老爷,宫中两个宫女如何安置?”尓惠也意识到这两个宫女可能是皇宫派来的奸细。

“按照正常安置,他不是要照顾嘟嘟么,就安排他们每日轮流守护着嘟嘟,老爷也没有做过什么违规的事,只是以后在家中说话要谨慎一下。”

“好的,母亲今儿又给嘟嘟送来了不少衣服,已经够穿了,你回头也给母亲说一声,现在丝绸也一直在涨价,做太多也浪费了。”

“那是母亲的心意,我们也不好过于违背,皇上不是送来了不少丝绸么,回头挑一些,给母亲送过去。”

丝绸价格的上涨,已经在京城官眷中传开,这也间接地影响着朝中大臣。

“大人,现在丝绸价格上涨,已在官员中传开,罗彦整顿漕运的办法恐怕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谢升对周延儒道。

谢升自从失去了温体仁的帮助,就一直想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从周延儒入朝后,他就与周延儒一拍即合,成为又一股势力。

“我们先不要急,自有其他官员向皇上上奏此事,我们只用趁机加一把火,就可以让罗彦在朝中威信大失,罗彦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四月底的朝会,官员围绕着漕运问题再次在朝堂上展开激烈的争论,多数官员都认为,应该恢复漕运以前的做法,稳定京城及周边的物价。

“张爱卿,这漕运的事是你极力推荐实施的,你可有什么意见”崇祯直接把问题推给罗彦,这也算是崇祯的惯性思维,不承担责任。

“回皇上,关于丝绸价格上涨,臣已经知道,追期原因,也确实是漕运价格上涨造成,漕运上涨的主要原因则是装卸的工费增加,可让漕运总督李侍问,根据漕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工价区间,抑制工价过度上涨。”罗彦缓一下后继续说道:

“朝廷官员的俸禄自从太祖开始,到现在已近300年,俸禄也一直没有提高,现在物价上涨,可适当给官员增加一些俸禄,维持官员生活。”

胆大至极,明朝开国以来,还从来没有那个官员敢在朝堂上提出给百官涨工资的事,这就把问题的关键再次推向崇祯。

罗彦这一手弄得崇祯有些下不来台,不给官员涨俸禄吧,这崇祯就成了恶人,给官员涨俸禄吧,这天下的官员都要成罗彦的情,朝中大臣本来想要攻讦罗彦的话,也只有憋在腹中,这时候谁还会提出反对意见,谁提出,谁就会成为大臣们的目标。

周延儒也没有想到,罗彦竟敢在朝堂上提出给官员涨工资的事,这让他准备好的话,也只有藏起来,站出来替崇祯打着圆场道:

“对于给官员涨俸禄的事,臣建议汇合六部,应统筹考虑,既要考虑朝廷的朝政,还要考虑天下物价上涨幅度给官员造成的影响。”

“周爱卿说的对,这事容后再议,退朝”崇祯赶快逃出朝堂。

“这个张罗彦真是大胆,朕是太宠信他了,他现在就敢给朕下不来台,去把周延儒叫来”崇祯回到暖阁后,气愤地对着内侍道。

周延儒知道,崇祯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是什么意思,可是他在这件事上也不敢说太多,他知道,这关系着百官的利益,自己的建议会在朝中传开,弄不好,罗彦没有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反成为百官的敌人。

“周爱卿,你说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臣认为,不如恢复漕运的制度”周延儒的话只能说一半留一半。

漕运改革的制度,确实给国库带来了不少收入,让崇祯收回漕运改革的制度,他还是不情愿,这也不符合他的心意。

看到崇祯既不想放弃漕运带来的收益,也不想给官员涨俸禄,周延儒知道,自己必须要给皇上一个暂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于是,道:

“不如就还让罗彦来解决这个问题,事情都是他做的,如果他处理不好,皇上正好可以就此拿罗彦问罪”

“可以,你要看好了罗彦,要找到他的真实证据,才好问罪与他”崇祯现在急需要给罗彦适当的打击,否则如何彰显自己的威严。

崇祯的计划也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也想好了应对措施。丝绸这类物品都是奢饰品,它们的涨价对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不大,从南方运来的物资也多数属于这类东西。

京杭运河依靠各地的码头和闸口,控制税收,凡是奢侈品就提高税收,百姓急需物资就降低税收,甚至可以给予补贴。

至于官员的俸禄问题,可以给京城官员适当补贴,来平衡官员的生活、还能堵住官员的嘴。这小小的补贴,对于有钱的官员来说不算什么、丝绸的涨价对他们也影响不大,可是对于清廉的官员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少弄些丝绸,把补贴来的俸禄用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

这样的处理,虽然不能让天下官员都涨俸禄,可他们也知道了是罗彦在给他们争取了俸禄。

至于崇祯对自己的猜忌,罗彦也开始做自己的准备,茅元仪的战船模型已经弄好,他也要抽出时间前去观看后,就下令开始在天津大规模制造,如果崇祯最终不能相容与他,他也可以借机在海外,寻找一方之地,为自己提前布置退路。

至于陕西等地出现的农民起义,罗彦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现在还不急于去处理农民起义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