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接旨
这一等就等了近半个时辰,等得众人眼花头昏的时候,宣旨官和蒋县令一行才姗姗来到!
前头有一个衙差鸣锣开道,有四个衙差扛着肃静回避牌牌在后面,十来名护送的官兵后面是好几辆马车,马车后面还有护送的官兵。
这排场比蒋县令就带两个人来的场面要大得多,整个白弯早就被轰动,就连白老爷,也被惊动,一溜烟跑过来一起接旨!
这是白老爷继上次来陪酒之后又一次参与村民的集体行动!
到了跟前,衙差官兵围出一个圈子之后,蒋县令从后边一辆马车上下来,一溜小跑到第一辆马车跟前,请出一位男子。
这人面白无须,天生一张笑脸,极有礼貌地冲蒋县令点头感谢,这才踩着车夫的背下得马车来,尖声说道:
“这里就是种出双季稻的陈门秋氏夫人家吗?”
蒋县令连忙暗示在一旁看直眼了的秋采萍上前来:“公公容秉,正是秋氏家!”
第一次看到实物太监正暗暗称奇的秋采萍得了蒋县令暗示,连忙上前行了福礼:“农妇参见圣使大人!”
这宣旨太监姓王,在宫内也算是小有权势,见到秋采萍落落大方,和边上一众畏畏缩缩的村民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暗点头,果然不是一般的村妇!
王太监尖声叫道:“圣旨到,秋氏接旨!”
秋采萍连忙跪了下来,蒋县令等一干人也跪下,后边的永安兄妹带着一众下人也跪下,周边的村民看到,也连忙跪了下来。
林四婆子跪在人群当中,心里美滋滋,这是三房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三房有出息,就是我的功劳,我也算是跟着一起接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野有遗贤,则乾坤之化不孤;农得良法,则社稷之基永固。今有荆南行省春江县民妇秋采萍,茕居守志,躬耕养稚,而能格物穷理,惠泽乡梓——
造打稻之机,以木齿代人力,日获谷百斛,使老弱得飨丰年;
制飏车之风轮,以巧构别秕稗,岁减损粮千钟,令仓廪免生蛀蠹;
开双季稻之先河,寒暑两熟,地力倍增,活民无算,功在秋毫!
昔班昭续史,不过守成之才;道婆传纺,止乎一艺之精。尔采萍以一介布衣,铸铁犁为笔,写黎庶之诗,实乃闺中禹稷!
特封尔为嘉禾乡君,秩同七品,赐:
金花银冠一顶;《钦授农书》十二卷;御田胭脂米十石;
免所属白弯村徭役三载。
呜呼!稻浪匍匐处,即是卿之冠冕;飏车转动时,皆为朕之心旌。尔当教习四方妇孺,使嘉禾之术广播宇内。钦哉!
大越元正四年九月初九日。”
宣旨完毕,蒋县令带头三呼万岁,秋采萍上前双手接过圣旨,周老大等人上前接了赏赐,仪式算是正式完成!
家里没有男人,几位族叔也有些畏缩,秋采萍只得上前招呼:“圣使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入内歇息!”
蒋县令来过几次,也知道她家情况,这时他就是半个主人了,连忙上前招呼王公公进屋。
这边秋采萍叫肖婶子帮忙上茶,安排人开始做饭,家里人手不够,这一伙人加起来怕有近四十人,得央人帮忙才行!
都不用她主动出声,人群中出来十几号妇人,跟着李婶去厨房帮忙,田菜花也在其中。
陈贾信叫男人们去搬些桌凳来,在院子前面地坪里摆上,请衙差官兵坐下休息。
那马也要人喂水吃草,好在陈采萍家里有马,都是大牛二牛照料,添了几人帮大牛二牛,把马都牵到工坊后面的马棚里。
秋采萍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
她需要一个管家来安排分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忙得团团转,把客人晾在那里没办法招呼!
好不容易把事情分派下去,拍拍已经僵硬的脸,拍出笑脸来,这才赶到正房客厅来。
客厅里有三人成三方落坐品茶,王公公坐了上位,蒋县令在陪客,另一边还有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
一进门,秋采萍连忙告罪:“实在大不敬,怠慢了贵人,家里没有管家,下人也不够,还请圣使大人多多恕罪!”
秋采萍家的情况,来的路上蒋县令和他已经说过了,王公公倒不怪罪,“乡君不须多礼,受圣上所托,来此查看稻谷生长情况,要叨扰乡君几天!”
晕头,还要住几天才走!
还以为他们明天就走呢?这么多人在这里头都要大了!
心里疯狂吐槽,口里肯定不敢这么说:“圣使大人到来,家里蓬荜生辉,这是我们白弯陈氏一族的荣幸!”
王公公好奇地问道:“最近很火的一个话本子,讲那个白娘子许仙的,听说书里面写的就是这个地方,这是真的吗?”
秋采萍脸一臊,这书想不到连京城来的贵人都知道了,只是这书名实在是不登大雅之堂!要是让人知道这书是一个寡妇写的,那得怎么骂她?
“正是这里,书中所写的,白弯都有遗迹,改天圣使有兴趣可以看看,就在对面。”
秋采萍的新屋在白弯河的南面,秋采萍嫌吵闹,那些景点全放在北边,这一行人从村口直接奔北边路进来,没看到那些景点。
她这么一说,王公公来了兴趣,坐了一天的马车,屁股都坐麻了,正要走动。
“不如现在就去瞧瞧!”
一伙人坐在这里尴聊,还真不如去看白娘子遗物,秋采萍欣然应诺。
这王公公是有护卫的,见他们要出门,也连忙起身,蒋县令说:“大人不必起身,乡君家的护卫是四海商行盛四公子派来的,这里安全尽可放心!”
一听是盛四公子的人,这护卫明显松了口气,一来他就觉得这四人不对劲,不像普通下人,有盛四公子的人在这里,他大可放心!
一众人等出门,那个中年男子稍稍落后,对秋采萍行了个礼:“小人是京城赵国公府上管事,听盛四公子传信,我家钥儿小姐在府上,请问乡君,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