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白弯旧事
荆南行省的主动推广,让京城来的农官工作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也不急着赶路,一路游山玩水慢悠悠,到现在才到。
他们自然也听到了关于嘉禾乡君的传言,深知背后原由的他们,是不会主动跳进这种纷争当中的!
只是暗戳戳在一旁看戏,这回四皇子这边要怎么接招?
两位农官原本是要住在白弯的,现在全行省都推广了,那就不必住在这里,山村虽好,哪有县城省城繁华?
两位农官及随从就安排在客栈那边歇息。
果树苗在农场那边,正好来了两个果农,安排他们负责,让大牛配合他们找人种!
秋采萍一心扑在番国种子上面
她一眼就看到装在盆子里的芦荟,被人当花养在里面,这次也顺便送了过来,还有西瓜,辣椒,土豆,西红柿,葡萄,玉米,向日葵,大蒜,草莓,棉花这些,还有一些种子她认不出!
芦荟没有照顾好,长相很不好,秋采萍小心翼翼换了个盆,放在院子角养着,边上还围了个圈,告诉福伯一定不准人靠近这里。
这是唯一的一株种苗,来之不易,要是死了,她会伤心的!
其他的种子,都可以开始种下去,没敢一次全种了,每样取三分之一,只有土豆,怕坏,只能全种了下去!
土豆她小时候种过,切出有芽眼的一块,在草木灰里裹一下,就可以种在土里!
这次她特意把李叔叫来,挑了一些土到院子向阳的地方种了下去,种到外面,她怕被小孩子祸祸了!
忙了一天,这才把这些种子处理了,该种的全种下去,接下来就看能不能发芽出来!
看她闲了下来,华掌柜找到她,把外面那些传闻都说给她听。
“这些乡野村夫,闲得无聊,把这个当故事听,越传越起劲,我们竟是毫无办法!”
华掌柜很苦恼,秋采萍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没事,蛇精就蛇精吧,我又不在乎!”
她是真的不在乎,怎么说她无所谓,只要不来干扰她的生活就好!
“这是二皇子那一伙人弄出来的,乡君不在乎,就怕他们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越到后面越难收拾!”
华掌柜说的没错,还是把小火苗扑灭的好!
不就是玩舆论吗?谁怕谁啊?既然他们挑起了这个战端,那就战吧!保准打得他们牙都找不着!
“别急!我有办法,除了让他们不再瞎传这些,还能让他们以后都听我们的话!让这天下从此只有四爷的声音!”
“当真!”华掌柜嚯地站起身,在屋里连连转圈,乡君果然是得道蛇仙!不不不是,果然是聪明绝顶,竟然能有办法反败为胜!
“这事从白弯开始,那就先叫《白弯旧事》吧!把这传言的事处理完再来改名!”
大越第一份报纸新鲜出炉!
正面的四个大字“白弯旧事”最为醒目,下面是时间,大越元正五年三月初六,正面第一篇文章却不是什么正事,而是一个故事,
《白弯石猴记》
讲的是女娲娘娘补天之后,还剩下一块石头,随手一扔,正好落在白弯后山。
这块补天石受日精月华,慢慢孕育出仙胎,有一天,这仙胎崩开石头,却是一个神猴,这猴餐风饮露,慢慢成为猴群的王,自称美猴王。
因感于生老病死,又听说仙人可以长生不死,他决定去拜师学艺,最后在菩提老祖那里学得七十二变之术,拥有了移山填海的神通,从此逍遥快活。
这天,因为去东海龙宫吃席,借了如意金箍棒,正玩耍间,不想惊动了天上玉皇大帝!
故事到这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后面的文章,又开始介绍白弯的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为什么旱涝保收的原因!
还大大地宣扬了白弯景区,还有白弯的特产,白弯针茶和许仙酒,绝口不提传言的事。
最后一首《月满西楼》完美收官!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华掌柜看着这首词,目瞪口呆,乡君竟然有如此大才?
对亡夫竟然有如此深的感情!
此时秋采萍在他心目中,已是神女一样的人了!
秋采萍之所以选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是有意打造才女的人设,先把虎皮扯起来再说!
公众关注的人物,多少让人有些顾忌,她也讨厌被人搓圆捏扁,随意欺凌!
这首词也很适合她寡妇的身份,把原身的死鬼男人搬出来利用一下,也是可以的!
《白弯旧事》以报纸形式刊发,免费送,四海商行还特意送到各处乡下,花钱请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