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运交华盖又何求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
第127章运交华盖又何求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1)
然而这块名闻遐迩的乐游原现在还是一块寻常的荒地,只是日后被广为赞誉的玫瑰花到处密密层层,此时这些灌木无花带刺,被残阳一染。
唐秋生坐了下来。
太阳一寸一寸地沉了下去。
她摸着脖子,摸到了那根细细的绳子,她在城内找了一天,没找到能用到这个青铜钥匙的地方,包括廷尉府,中书令的府邸,整个皇宫。
张良也说,没有任何人去什么偏僻的地方像是要验证什么东西丢没丢似的,说明这枚钥匙可能很重要,但是并非必不可缺或者致命。
她只能对自己说,别着急。
她做了这一天的事,将头埋进了膝盖里,日光渐渐隐没了,她一动不动地埋着头,早上的时候秦皇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去找张良说好了,现在他没有固定的事情,从前就逐渐把谍报给了他,现在他手上只有监视胡人这件事,若是要做什么,大概有空。
而且仙人和他旧日里相识,也是方便。
秦皇说这些的时候感觉很平静,似乎就像是在说一件普通的任务交接一样,未免太平静了,平静的连声音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起伏。
只能感觉到他每一个字都是顺着吐出来的。
“朕还有事要做。”他说,“等到晚上结束之后,”他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只是出了口气,“出去走走吧。”
于是在黄昏的时候,两个人来到了乐游原上。
唐秋生埋着头,听见坐在旁边的秦皇轻微的换气声。
她没有擡头,她也只感觉自己的眼睛很疼,除了流些眼泪出来,没有别的缓解办法。
于是她哭了出来。
眼泪无休无止地淌着,她很想让它停下来,但是做不到,她对自己说现在哭有什么用处,明明知道宿命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前后之事也许未必有因果,她果然是被那条滚滚长流的河放逐的人,逆果看因的下场她本来已经清楚了。
可是如今又让她品尝了一次。
这样的长生如果真是你所喜欢的,那我祝你被世界放逐也再也找不到任何归途。
她以为除却从前发生的事情,他们又被发现了目的和端倪,再做什么自己都能如徐福那次一样解决。
唐秋生哭的感觉自己有些喘不上气来。
再也看不见了t,她知道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尉缭子尚可以说父死子死孙死,凡人从来皆有一死。
她在朦朦胧胧中听到了秦皇的声音。
“朕认识他算起来也有快三十年了。”他说,“理当与他一份哀荣。”
唐秋生擦了擦眼睛,她点了点头,没有转过去,夜色已经很深了,咸阳的灯火次第亮了起来,暖洋洋的,星罗棋布的,可能是因为生活变好了,所以大家的灯也好起来了,官道两边也上了灯,绵延到看不见的远方。
日子不是在越过越好么,唐秋生想,她抓紧了自己的胳膊。
“咸阳上灯了。”她最终说道。
“是啊,”秦皇说道,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唐秋生听到他微微出了口气,“明明城池也大了,人也多了,灯都通上了,夜里也可以走路了,但是朕怎么觉得,”
“咸阳,”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空了许多呢。”
唐秋生没有回答。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的告别实在不算美好,太仓促也太血腥了。
“丞相和陛下说什么了么?”唐秋生问道。
“说了些以后的事情,”秦皇顺着话题说了下来,“大概十年之内不要动兵之类的。”
“还说做了大不敬的事。”他轻声说,“将朕身后的表文写好备下了。”
唐秋生感觉心脏像是被攥了一下。
“因果无常之苦。”秦皇轻声说,“朕虽然明白。”
但是谁愿意受这样的苦呢。
“仙人会陪朕到最后的吧?”他问道,他伸出了一只手,迟疑了一下,还是抓住了少女的手。
唐秋生愣了一下,她擡起另一只手用手背擦了擦眼睛,然后设法露出了一个笑来,“陛下,别的没法承诺,但是我就是擅长活着。”
她轻轻地回握了一下,“所以这个我可以保证。”
“而且我一定要让那个人。”她轻声说,却想不出来自己应该说什么了。
“不可操之过急,急则生乱,朕年轻的时候这个教训受够了,幸好那时候,”秦皇说,后半句话却吃了下去,并没有说出来,他静默地出了口气,轻轻地握着少女的手,“此事本也不是仙人的错。”
“先把丧事办了,该安抚的人安抚了。”他说,垂下了眼睛,唐秋生点了点头。
回到章台宫的时候,已经午夜了,唐秋生看到了一盏灯还亮着,她敲了敲门,李衍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先生,请进。”
唐秋生推开了门,走了进来,她遣散了所有人,静默地收拾着房间,那把琴已经修好了,挂在了墙上。
“请坐。”她说,拿起茶壶来看了看,“没有水了,请稍等一下。”
“不用了,”唐秋生说,“本来就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