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国士之举 - 国公府吃我绝户,权臣撑腰灭满门 - 满杯小麦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2章国士之举

众人抬眼看去,只看到康郡王手中那块明晃晃的“如朕亲临”令牌。

此刻周承瑾被擒,又有皇帝血谕指认,局势瞬间明朗。

大部分禁军士兵早已心生动摇,此刻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少数周承瑾的死忠还想反抗,但也顷刻间被镇压下来。

太子周承曜终于被解救出来,他面色苍白,但眼神坚定,在众人簇拥下走到场中,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孤奉父皇旨意,即刻监国!传令:封沈聿珩为平叛大将军,总领京城防务及平定瑞王余孽事宜!封振国将军府纳兰宵为征北大将军、先锋元帅,持虎符,即刻点兵,火速驰援北境,迎击蛮族!凡我大周将士子民,当同心戮力,共御外侮,平定内乱!”

“臣等遵旨!”

沈聿珩将瘫软如泥的周承瑾推给亲卫,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单膝跪地:

“臣…领旨!”

动作间,他肩背的伤口因动作再次崩裂,鲜血涌出,染红了地面。

……

太子监国的第一道诏令传遍京城,却无法立刻平息宫门外的混乱和恐慌。

百姓死伤,流言四起,加上北境蛮族入侵的噩耗传来,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混乱。

在这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之际,宋记商行的力量,竟如同定海神针般显现出来。

京城各大城门附近,一夜之间支起了连绵不绝的粥棚,热气腾腾的米粥散发着粮食的香气,上面飘着厚厚的米油和切碎的肉末。

“宋记施粥分文不取共度时艰”的旗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受伤的百姓被迅速抬入宋记药铺和临时征用的货栈,夏冰带领着宋记培养的医徒和招募的郎中,日夜不停地救治伤者。

与此同时,一车车由宋记商行筹集、打包好的粮草、药材、御寒棉衣,通过其庞大高效的车马行网络,星夜兼程,沿着官道向北境疾驰,车辕上均插着“援军纳兰”的旗帜。

密室内。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蛮族大军的黑色小旗正从雁门关向南移动,各地的飞鸽传书如同雪片般汇集而来。

蛮族前锋已至何处,兵力几何,劫掠了哪些村镇,靖王残部在何处裹挟流民作乱,瑞王隐匿的党羽试图在后方煽动民变、破坏粮道…

所有信息经过影卫和商行智囊的筛选整理,通过数条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入太子府和平叛大将军沈聿珩的案头。

……

东宫。

太子周承曜、康郡王、忠勇伯、沈聿珩等人围在巨大的北境舆图前。

“纳兰将军已率前锋三万精骑星夜北上,然军费……缺口巨大!”户部尚书满脸愁容,“国库早已被瑞王掏空大半,北境军需,后续粮草,京城防务……处处需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众人眉头紧锁。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没有钱,再勇猛的将军也难为无米之炊。

就在这时,内侍通传:

“启禀太子殿下,宋记商行东家宋南鸢,宫外求见。”

太子微微一怔:

“宣。”

片刻后,宋南鸢一身素净的月白襦裙,步履沉稳地走进殿内。

她未施粉黛,眉宇间带着疲惫,眼神却清澈坚定。

她无视殿内凝重的气氛和众人各异的目光,朝着太子深深一礼。

“民女宋南鸢,叩见太子殿下。”

“宋东家请起。”太子抬手,语气温和中带着一丝探究,“此时入宫,有何要事?”

宋南鸢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只厚厚的、鼓鼓囊囊的玄色锦袋,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清朗,响彻大殿:

“民女闻北境告急,蛮族犯境,三皇子引狼入室,山河破碎,百姓蒙难!民女虽一介商贾,亦知覆巢之下无完卵!今倾尽宋记商行所有,变卖部分产业,筹集纹银七百八十万两!”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铿锵有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民女愿将此银,尽数献于太子殿下、沈将军!助我王师平定叛乱,驱逐蛮虏,护我大周河山,保我黎民安宁!愿以此微薄之力,助殿下重整乾坤,还天下一个朗朗太平!”

七百八十万两!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一片沉寂,落针可闻,众人都被宋南鸢的举动震得目瞪口呆。

重伤在身、一直沉默着的沈聿珩,此刻也猛地抬起了头,深邃的目光穿过殿内的烛火,紧紧锁在那个捧着锦袋、身姿单薄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女子身上。

太子周承曜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到宋南鸢面前,亲自接过了那沉甸甸的锦袋。

他低头看着锦袋,又抬头看向宋南鸢,这位年少的监国太子眼中,第一次对一个女子,升起了由衷的敬意和动容。

“宋东家……”太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此乃雪中送炭,国士之举!孤代大周将士,代天下黎民,谢过宋东家!”

他对着宋南鸢,郑重地深深一揖。

……

平叛大将军府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