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后代的发展
第708章后代的发展
江南之行暴露出来另外一个问题,那便是知府、县令的权利过大。对于草民而言,真的可以做到一言决生死,你还没地方伸冤。
不是说过去的这套制度有问题,过去这套制度继承自明朝,最大的特点就是省钱。
以前地方上没那么多事情,这套官员制度够用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地方上的新事物多了,如果官员被收买,百姓无处伸冤,很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给地方治安来带新的隐患。类似的现象过去也有,活不下去的百姓上山落草为寇。
登车离开之前,贾琏交代前来接任的林平:“两江经济发达,地方上人心多变,不乏铤而走险者,身为总督必须做好维护地方治安的工作。上任以后,建议立刻开展治安整顿行动。”
经济高速发展的野蛮时代,贾琏还真就经历过。当时国内就出现大面积的治安问题,车匪路霸还针对性的打击过。
林平认真的表示记住了,贾琏这才登车。
回到京城,贾琏立刻进宫面见皇帝,当面汇报工作。
提到苏松地方的官员问题时,贾琏不禁加重语气强调:“知府县令的权利过大,由上司进行监督工作量太大,想要起到效果不现实。微臣再三思量,以前县令的工作量不大,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作成倍增加。微臣认为每个县除了一个县令之外,至少要增加两个县丞,分管不同的工作。如此以来,县令想要遮蔽耳目,难度大大的增加。”
李元对于贾琏的观点深感认同,他是从京城各部门的视角看问题。
“以前只需六部即可,如今仅有六部远远不足。以前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工作,如今也变得重要了。京城这些年增加了一些侍郎级的部门,朕心里想着,类似铁路局这些新部门的重要性越发的凸显,完全不必再拘泥于六部。爱卿先回去休息,这件事情回头多与内阁诸卿商议,回头在御前会议上拿出一个方案来。六部方面的阻力一定会很大,朕需要好好想想再定。”
李元不是一个喜欢躺平的皇帝,他放权的目的不是因为权利多了烫手,而是因为揽权过甚会误事。
治理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把资源用到要紧的地方非常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问题,不是无责任的表演。
这大概是东西方最大的区别了,东方即便是最腐败的常凯申政权,丢了济南还是会杀韩复榘的。
当然了,就治理过程中的责任方面而言,常凯申还不如北洋政府。
这一点看看三十年代初长江水患就知道了,国民政府真的就是几乎什么都没做,救济也就是做个样子,本质上是任凭老百姓自生自灭。
宣城双桥百姓抢大米,倒是被军警开枪镇压了。
回到家中,黛玉拉着贾琏,问起父亲和母亲的近况如何。
贾琏告知一切都好,临行之前还特意去林家坐了半天,林如海与贾敏的身体都还行,就是林如海行动不是很方便。
至于金陵王氏呢,这些年两家还是有来往的,毕竟是亲戚。负责来往的还是王熙凤,贾琏因为事情多,很少处理王家的事情。
金陵王家现在主脉在安南,留在金陵的只有一支,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了。至于贾家在金陵的分支,则是非常的低调。出色子弟,往往都是送到京城学习,或去了辽东贾琏的封地,或去了海外。
作为荣国公的继承人,贾荃身为海军,难得回家休假,得知父亲下朝了,立刻前来请安。
贾琏问起他在军中近况时,贾荃倒是兴致勃勃的回答:“天津那边的造船厂正在琢磨,如何往战舰上贴铜皮增加防御。此举本意是好的,奈何对航速的影响太大,只是做了一艘试验舰便作罢了。听他们的意思,要看火轮船的进步才能决定下一步能否继续。从趋势来看,风帆战舰注定要落伍了,动力太不稳定了,还是火轮船靠谱。只要有燃料就一直能跑。那边还搞了一些新的项目,用煤油来做驱动,叫什么内燃动力模式。”
贾琏听的很仔细,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太多了,只要给他们一块合适的土壤,就能搞出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内燃机这个事情,贾琏还真是没想到,这帮技术疯子们真就是敢想敢干。
总的来说研发厅下属的企业,在技术上一直都是大力鼓励,搞出来的新技术,只要好用就一定有重赏。
专利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了,要鼓励民间的科技就必须重视专利。不过这个事情也要慎重,别搞出怀特兄弟的专利护城河耽误了技术发展。
这玩意,有时候就是一把双刃剑。日本人把氢能源的专利注册了一堆,容易搞的都注册了,剩下难啃的骨头让别人去搞,想要一波肥。
结果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中美都不跟它玩了,直接搞电动。
此国的国民性就是毫无自知,一个殖民地也敢冲殖民者龇牙,直接被打断了发展的脊梁骨。
父子二人聊了很多,如今贾荃已经正式成为少将(裨将),指挥一艘新式的巡洋舰,在海军部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有实战经验的新星。
贾琏通过聊天也看出来了,贾荃大概是不愿意从政了。话里话外,都是想带着舰队去纵横四海。
“父亲,海军部有一个想法,组织一支舰队去奥斯曼帝国,到时候挂上奥斯曼的旗帜,给沙俄的海军打残。”
看着儿子小心翼翼的样子,贾琏就知道这厮没安好心,这是海军部的想法么?这是你个人的想法吧?
“沙俄觊觎黑海的制海权不是一天的事情了,海军部的想法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你不要多想,先抓紧训练,等到安西那边有准确的消息回来再决定是否要出兵帮助奥斯曼帝国作战。”
贾琏没有打击贾荃的积极性,海军这玩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战斗力的,必须要多练,多实战。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对手,那就制造对手好了。近代沙俄侵略成性的评价,还真没有半点冤枉。
历史上英法为了斩断沙俄向西的手,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亲自下场,狠狠的收拾了沙俄。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英法肯定不会下场了,肯定更乐意看中国怎么给奥斯曼帮忙。
当然了,这个时空的英法的实力,自然不能与历史上相比,英国人还没打开大清的国门,更没有获得赔款,也没法继续卖鸦片获利。
说到卖鸦片这个事情,真就是很荒唐,英国人从最初往中国倾销鸦片,发展到后来被反倾销,实在荒诞。
“莳大哥那边有想法,又怕大娘不答应,想让父亲帮忙说说话。”贾荃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贾琏下意识的愣住。
“什么想法?”贾琏不动声色的问。贾荃道:“莳大哥说了,在本土发展虽然安稳,但还是太慢了。他想着能不能长期在安西驻军,最近在打报告,自愿去安西戍边。”
贾琏……。这狗东西,去安西的时候不过是一个连长,现在都特么的是团长了,你还想怎么升的更快一些?
也不对,贾荃就是少将了。但海军跟陆军能一样么?
“他这是看上了兵部拟在安西成立一个专门的戍边军区,怎么,还想做军区司令不成?”贾琏也很头疼,这也是亲儿子啊。只是不能明说。
“这个,儿子就不知道了。”贾荃发现贾琏的脸色不对,赶紧收声,免得被牵连了。
贾琏摆摆手:“算了,明天我去东府看看再说。”
次日一早,贾琏醒来之后,正在袭人的伺候下梳洗时,香菱进来道;“老爷,二房兰大爷来了。”
贾琏嗯了一声,脑子里转动起来,贾兰还真的有日子没见过了,这小子还算争气,中了进士之后外放了三年,后选择去京城大学官员进修班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最近在六部轮岗观政,各部门给的评价都很高。这是要正式选派官职了,所以才来找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