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灵感
仓库的铁门被风吹得“哐当”一响,又缓缓归于沉寂。
赵谦的背影僵硬得像一尊雕塑,许久,他才转过身,一步步走回来。他没有看苏辰,而是径直走到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前,拉上插销。
“咔哒。”
一声轻响,隔绝了外界的光和声音。仓库里顿时暗了下来,只有几缕光从铁皮屋顶的缝隙里漏下,在尘埃中画出几道光柱。
苏辰还瘫在椅子上,他感觉自己的胃在抗议,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赵厂长,那个……食堂还开着吗?”他有气无力地问。
赵谦拉了把椅子,在苏辰对面坐下,动作很慢。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烟,抽出一根,却不点燃,只是夹在手指间转动。
“‘德宏一号’,也就是你说的那个特种工业涂料,第一批次已经用上了。”
苏辰的脑子有点转不动了:“用上就用上呗,好事啊。”
“国家电网,西南超高压输电工程的核心枢纽。”赵谦的语速很平,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初步测试报告,线路损耗降低了百分之七点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苏辰茫然地摇了摇头。他只知道自己错过了晚饭。
“意味着,只这一条线路,一年就能节约出足够一个中型城市使用的电量。”赵谦把那根烟放在桌上,“而且,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应用。”
苏辰的内心毫无波澜。几个亿的电,跟他有一毛钱关系吗?他现在就想要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肉要肥瘦相间,炖得软烂,汤汁要拌在米饭里。
“哦。”他应了一声,敷衍的意味很明显。
赵谦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态度。他继续说:“泛美的人,不会善罢甘休。斯特林这个人我了解,典型的技术偏执狂。今天你让他看到了神迹,他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
“那……下次别让我见他们了。”苏辰缩了缩脖子,“我啥也不会,再多说两句肯定露馅。”
“没有下次了。”赵谦说。
苏辰心里一喜。太好了!终于可以解脱了!
“你和他们,都不会再有交集。”赵谦补充道。
苏辰彻底放下心来,整个人都松弛了。他甚至开始盘算,明天早上能不能吃到食堂的肉包子。
“苏辰。”赵谦突然叫了他的全名。
“嗯?”
“你听说过‘天穹’计划吗?”
苏辰愣住了。这是什么?某个科幻电影的名字?还是新的楼盘?
“没有。”他老实回答。
赵谦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要从他脸上最细微的抽动里,分辨出真假。但苏辰的表情只有纯粹的、毫无伪装的困惑。
这让赵谦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真正的大师,从不关心外界给他的成果冠以何名。
“‘天穹’是我们一项持续了十几年的核心攻关项目。”赵谦的声音压得很低,在昏暗的仓库里,带上了一种回响,“目标是,可控核聚变。”
苏辰的瞳孔缩了一下。
这个词他听过。俗称,人造太阳。但这跟他有什么关系?他连家里的灯泡都不会换。
“项目进展一直很艰难,尤其是在超导约束材料上,我们被卡住了脖子。”赵谦的指尖在桌上那根香烟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苏辰的内心警铃大作。
别!你可千万别往下说了!我不想听!我就是个混日子的废物!求求你放过我!
“一个月前,京城703所,在进行一项衍生课题研究时,意外取得了一项突破。”
赵谦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他们基于你提供的一份……嗯,一份结构式的某个衍生方向,进行材料合成测试。在三千七百多次失败后,成功合成出了一种全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苏辰的大脑一片空白。
结构式?什么结构式?我给过什么结构式?
哦……他想起来了。
是那次,赵谦让他“随便画点什么”,他被逼得没办法,想起大学时打瞌睡翻过的某本高分子物理教材,好像有那么一页画着乱七八糟的分子链。他就凭着模糊的记忆,在纸上胡乱涂鸦了一通。
难道是那个?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玩意儿狗屁不通!他自己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这种材料,”赵谦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在零下112摄氏度的条件下,表现出了……零电阻特性。”
苏辰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人用手攥住了。
零下112度。
虽然远不是室温超导,但这个数字,已经将现有的超导临界温度,硬生生提高了几十度。
这是一个足以让整个物理学界都为之疯狂的数字。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是自己当初为了交差的……一通涂鸦?
“这不可能!”苏辰脱口而出,声音尖锐得他自己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