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一根钢轨的诞生
焦炭的成功,让工厂的冶金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蒸汽机的稳定运行,则彻底解放了工人的体力。
现在,工厂里每天都能产出好几吨优质的钢材。仓库里的犁头、角铁、弩箭零件,堆积如山。
新的问题又来了。
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各个车间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每天,工人们都要用独轮车,费力地将沉重的铁矿石、焦炭运到高炉,再把炼好的钢锭运到锻造车间,加工好的零件再运到仓库。
整个工厂,就像一个巨大的蚁巢,工人们推着小车,在各个“巢室”之间,穿梭不息。
“太慢了,效率太低了。”苏辰站在二楼的窗口,俯瞰着底下忙碌的景象,直摇头。
他看到,两个工人合力,才把一块几百斤重的钢锭,用滚木和撬棍,一点一点地挪上独轮车,然后推得摇摇晃晃,汗流浃背。
“必须改变现有的运输方式。”苏辰心里想。
马车?不行,工厂内部空间有限,马车根本施展不开,而且养马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苏辰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地上。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新的蓝图。
两条平行的铁轨,贯穿整个厂区,连接起矿料堆、高炉、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和仓库。铁轨上,跑着一辆辆由人力推动,但因为有轨道而异常省力的平板车。
只要一个人,就能轻松推动上千斤的货物,在厂区内飞驰。
“轨道运输!”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再也遏制不住。
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厂内物流效率,更重要的是,“钢轨”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工业产品。
能造钢轨,意味着工厂的生产能力,已经从制造“零件”,提升到了制造“大型基础工业品”的层次。
当天下午,苏辰就在全厂核心成员会议上,抛出了这个大胆的计划。
“铺……铺铁轨?”老王头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摇头,“苏辰,我知道你点子多,但这回,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铁轨那是什么东西?那得用多好的钢,多大的设备才能造出来?”
“是啊。”赵铁柱也觉得这事不靠谱,“我见过铁轨,那玩意儿,一根就好几丈长,又重又硬。咱们这小锤子小炉子,怎么弄?”
“谁说要造跟火车跑的一样的铁轨了?”苏辰笑了笑。
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图纸,在桌上铺开。
“我们不用标准的工字钢轨,那太复杂了。我们就造这种简易的‘t’字型钢轨。”苏辰指着图纸说,“它的截面,就是一个倒过来的t字。上面是平的轨面,下面是一根加强筋。这种结构,相对简单,对材料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至于设备,我们没有轧钢机,但我们有蒸汽锤!”苏辰的目光,投向了锻造车间那台刚刚被老王头和赵铁柱联手修复好的大家伙。
那是一台小型的蒸汽锻锤,也是从废墟里刨出来的宝贝。经过修复和改造,它现在可以提供比人力大上几十倍的冲击力。
“我们可以先炼出长条形的钢锭,然后用蒸汽锤,把它反复锻打,一步步地,敲出t字型的截面。这叫‘模锻’。”苏辰解释道,“虽然慢了点,笨了点,但绝对可行。”
看着图纸上清晰的截面图,和苏辰那充满自信的眼神,赵铁柱和老王头的疑虑,被打消了一大半。
“模锻……这个我懂。”赵铁柱摸着下巴,思索着,“就是要先做出一套上下两片的模具,形状就是铁轨的截面。然后把烧红的钢锭放进去,用蒸汽锤一砸……嘿,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只要能造出第一根,后面的就好办了!”老王头也兴奋起来,“有了轨道,我们再造几个带轮子的平板车,以后运东西,可就省大力气了!”
计划通过。
整个工厂,再次为了一个全新的目标而动员起来。
最难的,是制造那套用来模锻钢轨的模具。这套模具,必须承受蒸汽锤成百上千次的猛烈冲击,还要耐得住高温。因此,对材料硬度的要求,高到了变态的程度。
苏辰亲自出手,和老杜一起,动用了他们品质最好的焦炭和铁矿,又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铬和钨,专门炼了一炉高强度工具钢。
赵铁柱则把这炉宝贝钢材,当成祖宗一样供着,亲自掌锤,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才锻造出那两块沉重无比,刻着t字型凹槽的模具。
一切准备就绪。
第一根长条形的钢锭,在炉火中被烧得通体透亮,然后被吊车吊起,放到了蒸汽锤的底座上,稳稳地卡进了下半块模具的凹槽里。
赵铁柱亲自操作蒸汽锤。他深吸一口气,拉动了控制阀。
“轰!”
沉重的锤头,带着万钧之势,猛地砸下。
整个车间,都为之一震。
火星四溅。
锤头抬起,那钢锭,已经被砸得矮了一截,t字的雏形,已经隐约可见。
“好!”围观的工人们,发出一阵喝彩。
“轰!”“轰!”“轰!”
蒸汽锤不知疲倦地,一次又一次地砸下。那沉重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像是在宣告一个新工业时代的来临。
经过上百次的锻打,那根长长的钢锭,终于完全变成了图纸上的t字型。
它被拖出来,放在一旁冷却。
当它完全冷却,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金属色泽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这就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第一根钢轨!
它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表面也不够光滑,但它笔直,坚硬,充满了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