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造物者之歌》(6)
写造原文风波1摸索造纸的第一步
出院后的学校生活一如往昔,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简墨上次写造课月测的试卷被当成范本贴在了学校橱窗栏。
那是一个短篇传奇小说,背景是一个刚刚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不到二十年的国家。
生活平静安逸的主角被出身不凡的女友拉去参加上流社会的晚宴,意外见到了王朝最后一位皇太子重回公众视线的场景,这一幕成为了王朝复辟风潮的开始。没有经历过二十年前残酷政治风波的年轻人,正在一味追求王朝时代的浮华,却没想到,在这股追逐时尚刺激的风潮愈刮愈烈的时候,真正的复辟势力也借机在全国各地复苏,引起政局的动荡。理智的主角警告那些被一时迷住心窍的同学冷静克制,反而遭到误解和敌视,甚至得不到女友的理解。而同时,他本人却被最不愿意接触的人找上了门。王朝末代最忠实的几位大臣,终于忍不住出面,来说服这位大隐于市的真正皇族末裔参与复辟。
复辟风潮并没有让主角欣喜。看着同学们并不坚定的复辟信念,女朋友对复辟人士玩笑般地追捧,以及越来越多复辟力量的出现,主角一反常态地答应了老臣子们的要求——揭露假皇子并统领复辟旗帜。他高调宣称要统一全国各路复辟势力,向共和党势力宣战,一雪国仇家恨。然而,当所有复辟势力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时,共和党军队却突然出现,将他们团团包围。老臣子们惊慌地保护主角撤离,主角却出人意料地反目相向,亲手杀死了忠心的老臣,并将残余势力全部交给了与他有灭族夺国之恨的共和党人,最后孑然离开。
此帖一出,围绕简墨的风波骤起。
传统派的写造原文无论在网络还是书店都很难见到。之前写造老师对简墨评价很高的传闻在学生间流传已久,但简墨一直不肯将自己的文稿公开,造成许多学生认为简墨不过是故作神秘、自抬身价,根本名不副实。直到帖子出来,所有质疑的声音都消失了。
就算是只在历史书的写造简史一章看到过传统派介绍,却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其写造手法的师生,在这篇文稿面前,也不得不承认简墨文字的操控能力“确实还不错”。
橱窗里文稿纸的末尾有一段手写评语:“人物个性明晰独特,形象生动丰满,栩栩如跃然纸上,言行描述前后一致,切合情理。虽无很多关于主角个人的细节交代,但回顾全文,音容笑貌,如置左右。重神韵而由内及外,较现代派之良作不遑多让——余玲。”
这样一段褒赞之意洋溢于字里行间的评价,对一篇传统派原文来说极为罕见。但没有一人对此反驳。
与学校写造课老师讨论的重点不一样,学生讨论的焦点更多如下,
“太子这样杀掉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臣是不是太过分了,别人为了他可是连命都不要,他却这样做?”
“是啊,真是不明白,难道他不想做皇帝吗?”
“你们是白痴吗?你没看见谢首在开头交代得很清楚吗,那场政变风波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大家的生活也都平静安逸了下来,所以才闲得蛋疼整天琢磨王朝的服饰啊,建筑啊,民风旧俗啊。但是他们真的有勇气复辟吗?太子不过随口提了一句民主党可能会在升学资格中淘汰支持复辟的学生,就有那么多人开始犹豫退缩,他的女朋友居然还反问太子‘干什么这么严肃,复辟又不一定会死人?’你觉得凭这种心态,真的会成功吗?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没有流血和牺牲为代价,根本不可能成功。”
“就是啊,明明看清普通民众不会放弃本来安逸富足的生活去造反,如果还一意孤行地去复辟,太子的脑袋才是不清醒吧。不过王朝皇族灭绝的时候,还有大量老臣遗留,长久的安逸并没有打消他们的复辟梦。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有一日会把这个已经安宁的国家又拖进内战的泥潭。太子肯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得不大义灭亲的!”
“那个共和党将军就是利用太子的善良故意放任复辟风波愈演愈烈,诱惑王朝遗留下来的老臣露出马脚,最后一锅端——真是太阴险了!”
“不过,他最后还是让太子走了,没有杀掉他,总算有点良心。”
“不是说斩草要除根吗?”
“闭嘴!太子都亲手杀掉了那么多老臣,你以为将来还会有人支持他吗?他现在是‘众叛亲离’。共和党忌惮他,复辟党仇视他。你没看见那将军最后对别人说‘你以为他还活着吗?’”
“我觉得太子殿下真是太可怜了。明明全家被杀已经很惨了,好不容易韬光养晦得以安静的生活下去,最后又被逼得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宁,不得不把对自己最忠诚的人都杀死,落得孤家寡人一个。虽然他明明没有做错,但心里只怕会愧疚得要死。我觉得他活下去也是生不如死。”
“他的女朋友也是蠢货,一点都不配太子。”这是个女声。
“就是。”这也是个女声。
“其实我觉得王朝如果能够延续,太子一定是位好国君,你没见那个共和党将军都在心里说‘如果有酒,真想敬你一杯,我的王’。可见,在他的心里,太子才是真正有资格担当一个国家领袖的人。”
“其实我觉得如果国君好,君主制也没什么不好。”
“哈,你是被小说迷住了吧?那种一人独断决人生死的制度有什么好,太子殿下不过是个特例。若真的坐到了那个位子,你以为有几个人不会被权力冲昏头脑?”
校园里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只是内容逐渐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偏斜,然后演变成无数更小的话题:比如国家和王位之间哪个更重要?君主制与共和制可否共存?太子殿下的女朋友能不能不要那么蠢?将军以后会不会后悔没有杀掉太子?太子和他女朋友将来会不会结婚……
这一篇小说引起的轰动是简墨没有想到的。平常他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不比陌生好多少,所以当齐眉将学校里关于这篇文的讨论八卦给他的时候,简墨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和新奇。
从小到大,他只有一个算不上忠诚的读者——简爸。简爸对他的小说从来都是以一副“你是我儿子,你写的就算是狗屎都是好的”的姿态来夸奖他,所以简墨从没当真过。这几天,尽管他注意到之前对自己敬而远之的同学看他的目光有所不同,却没想到是和这篇文有关系。
简墨回想起自己读到特别喜欢的文时的心情,慢慢对齐眉的说法接受了一点,心底也生出一丝喜悦和骄傲。他不知道在旧纪元那些当红小说家的追逐者有多么火热疯狂,也不知道有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但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甚至能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之中。他对那些粉丝心情的认知,仅仅是代入了对自己的感受——“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居然能够想出这样有趣的故事,写出这样精妙的文字,真是太厉害了”之类的崇拜。
这是很好,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简墨想。
事实上,在新纪元的泛亚,也确实如此。尤其这一段时间,简墨的心思都放在连蔚给他的那本《造纸基础》上。
尽管《造纸基础》对于造纸的流程已经描述得相当细致和清楚了,但是不难发现中间有些内容并没有使用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这说明它们可能只是编写之人多年经验的推论,并非是百分之百得到证实的真理。
简墨考虑的是,既然类似说明书的现代派写造手法,更重情节的传统派写造手法都能够最终实现造纸的成功,那么造纸的真正原理就很值得商榷了。
现代派的手法是由外而内,类似穷举法一般地贴标签,用一个个词汇将一个人的性格、外形、三观、好恶等属性“明示”出来,最终形成一个“圆满个体”的概念。而传统派则由内而外,通过不同时间、环境、情景下一个人的反应,包括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神态表情等,将性格、外形、三观、好恶等属性潜移默化地“暗示”出来。一个是赤裸裸的明示,一个是婉约隐晦的暗示,但造纸原理都可以接受,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存在共通之处。
简墨由此推断,如果能够找到造纸原理的关键点,也许同一篇文稿中,现代派和传统派的手法同时出现,也能够成功写造。
那这个关键点到底是什么呢?
传统派写造的手法现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简墨无从对比,只好去找连蔚。
连蔚听了简墨的想法后,向来严肃的脸上流露出赞赏:“你能在接触造纸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想到这个问题,确实是用心了,可惜这一点上我也给不了你什么帮助。传统派的写造原文现在市面上是看不到了,不过我想市立图书馆里或许还能找到一些。至少纸人之父的文稿,他们应该不敢丢。你拿我的借书证去看看吧。还有一个月就要天赋测试了,虽然我觉得以你现在的水准通过测试没有大问题。但是有一个好的初窥之赏,对你是有很大帮助的。”
“初窥之赏?”简墨好奇地问。
连蔚笑了笑:“去了图书馆,自己查吧。”
简墨走后,连蔚的书房窗帘后转出来一个胖子,看着少年关上门道:“你倒挖出个宝来了。”
胖子赫然就是校长。
连蔚冷哼了一声:“别打他的鬼主意。我知道你跟欧家的关系好。不过这个孩子欧家还用不起。”
胖校长听出他话中有话,眼珠一转,嘴不禁张大了。
连蔚瞟了胖校长一眼,有些不情愿地吐露道:“不会在我之下。”
“那敢情好。”胖校长一下子笑开了花,看着连蔚,试探道,“你现在这样教导这个孩子,是终于想通,准备重新回来搅混这潭水了?”
连蔚叹了一口气,拉开书桌最下面一个抽屉。空荡荡的抽屉里面只有一个相框,照片上一个年轻人穿着学士服,眉目疏朗。
“过去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阿英如果地下有灵,会不会觉得我这个做父亲的自己手上都不干净,有什么资格去向别人复仇。说不定他怨我这个父亲,比怨害他的人更甚。但现在我想明白了,这不是阿英的复仇,是我自己的复仇。为我自己,向那些夺走我儿子的人复仇。那些人如果一直好好地活着,我心头的那根刺一辈子都不会消失。各人做的恶,各人承担。如果我曾经伤害过的人要向我报仇,我接着。但阿英的仇,”他重重地说,“我不能放下不报!”
“其实你复仇,或者不复仇,都好。”胖校长拍拍连蔚的肩膀,“我只是看不下去你这样想放放不下,想复仇又被自己套住。你从前是多么狂放不羁的一个人,如今这样子,唉,你打算怎么做,需要帮忙尽管跟我说。”
连蔚摇摇头:“事情过去太久。我若动手,一出面旁人就知道我要做什么。动静太大,只怕打草惊蛇。”